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如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幼时的我们在父母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明白一定要善良,要做个好人。

直到长大以后,直到看见了某些幼时未曾得见的阴暗一角后,我们才慢慢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公平,也没有那么绝对,善恶或许根本不存在报应之说。

因果轮回,在某些时候总是会一些负面消息直接证伪,此时深信不疑的庙宇也在瞬间倾塌,庙宇中供奉的心中的“神明”也变得黯淡无光。

而那些屡见不鲜的负面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做好人,不敢做好事,好人好像真的不长命,“祸害”好像真的会遗千年。

进化心理学:人类天性即“向善”,这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将做好事的行为以及善良从心理学视角来定义,即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行为也叫利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无明显好处的情况下,自愿做出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些行为。

心理学界将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根据行为的目的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完全的利他行为,即我付出的一切,都是自愿的,不奢求任何回报,这一切都只是纯粹的助人。

另一类是带有目的性的亲社会行为,如热心公益可以让自己的名声与形象在别人眼中更加正面,以博得他人喜欢,同时也会涉及到助人行为会带来的某些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嘉奖。

不管是以各种原因为出发的亲社会行为都是一种需要对他人施加援助的行为。如果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来看,亲社会行为与善良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重要条件,孤立无援的人更容易命丧危机四伏的原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