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影评
“伊犁河谷”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1951年,新疆解放,17万士兵放下枪,拿起锄头,加入生产建设的行列。“没有老婆就不能安定下来,没有孩子就不能扎根。”在王镇将军的考虑下,20世纪50年代初,数万名女兵陆续进入新疆,与男兵结成革命伙伴,终生留在新疆。
影片以此为背景,描述了我们的女兵融入骑兵团这个曾经只有男性的大家庭,找到自己另一半的过程。五个女兵的爱情,各有特色,没有血与火,没有苏王秀兰,却令人回味无穷。
鲁花、王熙凤和许祖雄三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三角恋。凤姐善良有领导力,是女兵们心中的大姐姐。她和徐增住在山东,都经历了丧亲之痛。凤姐来新疆不久就表达了心中的喜爱和仰慕。
鲁花是最年轻的女兵,圆而不胖的脸上带着一点稚气。她是徐亡妻的妹妹。除了我对许的爱,她还有为死去的姐姐照顾他的想法。许深爱着,但当她最终被抓阄时,她读到了王熙凤的名字。
对于放弃鲁花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团长是担心年龄差距会不会给对方带来快乐。有些人认为团长有道德负担,因为鲁花是他的嫂子。鲁花自己的猜测是,团长担心与最年轻的女兵结婚而受到批评。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很难接受这种行为。本来是两情相悦,却败给了太多的关心,让人唏嘘。他在战场上勇敢无畏,但在感情问题上却畏首畏尾,这确实玷污了团长的形象,但这样的矛盾也让这个人物更加鲜活真实。
郑原本是一名地下党员,但由于在网上失去联系,她被改造成了一名舞蹈演员。她加入新疆解放军是为了找未婚夫。她被自己最初的经历所歧视。就算被抓阄,她也会凑在一起扔回去,宁愿弃权也不要。但她很幸运地遇到了邱可发,一个真正爱她的人,一个不在乎自己出身,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
最终,她遇到了未婚夫,却决心坚守伊犁,与坚持回上海的未婚夫分道扬镳,与邱可发开启了真正属于她的新恋情。新婚之夜,她用家乡习俗“女儿柴”——围着篝火裸奔100圈,表达与爱人百年好合的心愿。可以说,这份爱情是整部电影中最令人欣慰的。
如果要问片中最有趣的情侣,那一定是肖迎春和张大力。张仪与萧一见如故,之后多次示爱。但萧的回应却很犀利:“就算世界上只剩下两个男人,我也绝不嫁给你。”当我们都以为张注定以热脸冷屁股收场的时候,打脸的故事出现了:张抓阄抓到了另一个女兵,肖当场泪流满面,痛斥张为什么不抓自己,然后求战友把老公给他,我们终于看清了真相!
也许这就是心理逆转机制?很多时候,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个否定的说法。这在爱情中并不少见,但发生在粗心的东北姑娘身上,却是意料之外,这也是它更加可爱的原因。
还有一对把喜剧和悲剧推向高潮的情侣。他们是整个小组中仅有的两副眼镜——吴文化的和解是平静的。吴文化不仅口才好,对音乐的悟性也非常高,很快就学会了当地的民歌和冬不拉;谢静温柔又有才华,有着进步青年的开放和理解,有追求爱情的勇气。
他们的爱情发展的很快很顺利,以至于在牧民的蒙古包里住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他们安静的怀孕了。凤姐只好帮着他们玩抓阄,让吴把纸条藏在袖子里上台。谁知程响手一抖,溜进了包厢,他和凤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电影院也一下子寂静无声。
吴战战兢兢的拿了一个来,递给凤姐,凤姐也战战兢兢的打开。还好,命中注定。“谢悄悄”四个字一揭,凤姐大声宣布,悄悄激动地向前跑去。吴文化立刻抱起她,电影院里的气氛轻松起来。许多观众忍不住为他们鼓掌。
但命运的玩笑有时是痛苦的。在抢救哈萨克族朋友阿依古丽的过程中,这位怀孕的女孩因为剧烈运动,悄悄倒在了营地门口。因为流产过早,她失血过多而死。当她最后一次醒来时,吴文化和他的战友们尽力装出一副幸福的表情,骗她说孩子已经出生了,然后醒来抱住了她。悄悄的,我一定猜到了战友为了让她开心而撒谎,所以我拒绝了,只是告诉爱人我想听他唱一首快乐的歌。
在爱人和战友的歌声中,她安详地闭上眼睛,永远离开了所有人,离开了她生活和战斗过的土地。语文课,总有一个套路:用悲伤的场景设置悲伤的情绪,让它更悲伤。然而在这一幕中,欢乐的场面和悲伤的感情所造成的对比,使悲伤更加深入人心;如果说有什么能让悲伤走得更远,那就是用喜剧为悲剧铺路。
说普通,是因为整部电影几乎都是生活爱情之类的普通东西;但要伟大,就要结合历史来看。当影片中出现很多解放军和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劳动、玩耍、互相学习的画面时,我所了解到的历史浮现在脑海中。
新疆之所以若即若离,是因为“春风不足以过玉门关”的恶劣气候使得长期定居的汉族人并不多,古老的军营也不能长久,民族文化没有交融,汉族与新疆之间长期存在隔阂。
兵团人民深入不毛之地,席地而睡,面对土匪野兽,忍受冰与火,世世代代在那里扎根,与少数民族同胞打成一片。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把戈壁滩变成了良田,融雪灌溉农田。于是,新疆人民和内地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个各民族交汇的地方,再也分不开了。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中国民族团结史上不可或缺的画面。
全片分了很多主线,没有明显的核心人物,有年轻的娃娃兵,有老干部,有知识分子,有口无遮拦的东北姑娘,有在歧视中挣扎融入的改革妓女。她们的故事拼接在一起,就是第一批军垦母亲的情感历程。无论哪种,都是女中豪杰,为巩固团结和民族团结,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同样伟大可爱,创作者对他们都给予了同等的致敬。
诚然《伊犁河谷》有些地方的衔接有点生硬(后面会说),但我觉得它的剧情设计还是相当可圈可点的。比如为了迎接女兵,官兵在河里洗澡,却撞见了女兵。场面一度尴尬,但关键时刻,一名男兵唱起了《掀起你的盖头》,其他男兵跟着唱,然后女兵们一起唱。欢愉的歌声在山谷中飘荡,尴尬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快。
最后无声落泪的一幕,众人在吴文化的带领下再次唱起了这首歌,回忆他们最初的相遇,自始至终回荡,用音乐衬托悲伤,让这种悲伤久久不散。再比如,凤姐在许祖雄后面快马加鞭,怎么也追不上。鲁花在她面前停下来,但他直接抱起了她。后面紧追不舍的凤姐只得勒住马,默默流泪。
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徐的爱情一目了然。这种心态的处理,在其他很多影视作品中,可能是公开宣布“我的真爱是xxx”,或者干脆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表白,但在《伊犁河谷》中,却通过场景展现了文学的含蓄美。
一部经典的电影,总会留下很多经典的台词和对白。在伊犁河谷,从领袖对女兵的教导:“没有战争的时候,英雄都是普通人”,到凤姐的“如果她真的爱那个人胜过爱我,我愿意成全他们的爱情”,还有鲁花和许祖雄在发现抽签真相后的最后一段对话,“你有权拒绝我的爱情,但你无权安排我的爱情!”,不深刻,不精彩。
这些鲜明的线条透露出作家对当时时代精神和爱情的理解,不得不佩服作家的写作功力。
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很给力。摄影师对光影的把握很好,壮丽的河谷风光,马奔腾骑兵团的气势,爱情的甜蜜与惬意,都体现得淋漓尽致;音乐配合现场,有的浑厚,有的欢快,有的悠长,有的沉重,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气氛,还隐约带有地域风情。这些营造出代入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感染力。
有人指责影片表现了当时的分配婚姻,但我觉得这不是污点,而是亮点。首先,这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当时动员女兵进新疆,真的是为了让士兵扎根。而且,虽然当初的政策是“组织介绍,双方交流,自愿合法手续”,但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影片中确实存在强制发行和抽签的现象。
然后,对于这些事实,创作团队并没有为了歌颂而回避,而是大胆地展现了这些不人道的现象。这难道不是难能可贵的吗?因为有些事件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所以都被篡改和抹去了。整部电影只有简单的宏大和虚幻的浪漫,背离了一个人致敬的历史。这是艺术家的历史情怀吗,这样的作品还是良心作品吗?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缺陷。首先,可能是因为时控剪辑的原因,有些地方显得有些生硬。比如鲁花从一开始对团长的愤怒到敬佩之心,瞬间成为搭档,又悄悄和吴文化成为搭档,没有任何铺垫和解释,有点突兀。
其次,在原著和剧本中都提到:“这次抽奖是友谊。如果接触后发现不合适,不要勉强。”我觉得这一点如果体现在影片中,会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也符合当时政策的初衷(但也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情节,比如鲁花最后对团长的质问。或者导演有意批评执行中的过激行为)。
另外,还有细节。比如从1944年到50年代初,团长一直是团长,这对于一个战争英雄,留在苏联的高材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原著中,他在整个二战期间都在苏联留学并参战,在解放战争中回国,从连长到上校,而一起读书的前妻却在苏德战争中死去。我觉得这个设定比较合适。
对了,他留学的伏龙芝是高级军校,所以他在国内要当营长,所以学校也要改成基层军校。但却深深触动了我,把我带入了剧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因此,这部作品无疑是成功的。如果将来有人能在翻拍或者借鉴的时候填补这些漏洞,或许会让人回忆起革命年代军垦的往事,就像《青春》一样。
就像西南的文工团承载了刘峰、小平、穗子的青春一样,伊犁河谷和建设兵团也承载了这群人的青春。他们献身新疆,为当地经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这部电影,陶金先生和刘帆先生想向最可爱的人和他们遥远的青春致敬。诚然,电影中的一些行为和观念并不适合今天的人,但请永远记住他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