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褪的老道外旧迹——昔日的新闻电影院,后来的地方戏院

不知不觉间,竟有两三年没光顾道外地界了。若不是远在山东的三姨急需某种当年用过的老字号膏药,而我又担心网购上当专程前往,我还以为那群极具年代特色的老建筑早就拆掉了呢!

说起哈尔滨的过往,就不得不提及老道外。而说起老道外,谁都避不开“新闻电影院(哈尔滨地方戏院)”。

网上某度百科的主题介绍太过简短,没头没尾。下面的延展又太碎,太没章法,我更懒得梳理。

不如试着用两句话概括。

1.新闻电影院是老哈尔滨人难以磨灭的时代印记。

2.新闻电影院的二人转演出,一度是外地游客赏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窗口和缩影。

第一句话不难理解,年代久远自然记忆特殊。建成之初,这里放电影兼演戏,所以它叫中央大戏院,也称平安茶园。1932年,它改建成平安电影院。这是哈尔滨最早放映有声电影的电影院,其风格、规模、档次、服务项目均堪称一流。1947年,影院由道外区工作队接收,后划归市总工会管理,改名工人俱乐部。1949年更名为水都电影院,1956年改称新闻电影院。可见,不管几经变迁,几易名头,新闻电影院永远是老哈尔滨人无限美好的文娱影像当中,不可抹杀的闪耀片断。

第二句话不大好懂,容我细细道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我国的电影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崛起而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影院(包括各大企业和高校可用于放映的礼堂、俱乐部)逐渐成为人们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理想去处。

后来,随着大众观影体验和商业现代化影城(厅)相得益彰地提档升级,像新闻电影院、亚细亚电影院、兆麟电影院、哈尔滨电影院等这类名字听起来就经典古老的单体影院,就毫无悬念地被边缘并淘汰了。其中,转型较为成功的如哈尔滨电影院,由于位置得天独厚,先是被打造成当年最火的“的士高舞厅”,后增辟过名气不小的餐厅(酒吧),现在仍是本地某知名“通讯航母”主打的旗舰店。而新闻和亚细亚两家电影院,则借着那时东北二人转的鹊起,改设为蹭热度、贴地气的演艺剧场。

关于二人转作为民间艺术的是非纷扰,我于此不做评价,不予展开。单说那个时候的剧场演出,可谓老少云集,场场爆满,趁着哈尔滨凭借“赏冰玩雪、消夏避暑”稳居热门文旅盛地前列的大好契机,这些二人转舞台更是名声大噪,一票难求。

利欲熏心之际,难免泥沙俱下。既然有“X老根大舞台”的雅俗***赏,就会有新闻电影院“荤俗”演出的辣眼秽耳。然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允许“大舞台”票价炒至几百上千,令人望而却步,就允许小剧场票价几十块,演绎市井民俗。时至今日,若有人说起新闻电影院当年二人转演出的尺度,许多老哈尔滨人以及光顾过的游客仍不免“津津乐道”。尽管名望有些“浑”和“恶”,但也真实反映了二十多年来东北民间演艺文化的浮沉兴衰。

如今,东北二人转和东北风情的小品早已不再像鼎盛时期那样雄霸天下,四夷咸服。可是,关于东北民间艺术的回顾和展望,依然耐人寻味,经久不息。

术业有专攻,见识有长短。我不清楚列入“市级三类保护建筑”会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或敞开说,新闻电影院会以“什么方式、什么样貌”继续留存下去。可我清楚的是,这一帧留影,那一抹旧忆,将会长存胸中,永筑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