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因不正当竞争被罚30万
电商龙头阿里巴巴被罚182亿,竞争死敌京东只被罚30万,不知道一年赚7458亿的刘强东作何感想?
大家平时在网上购物的时候除了选择淘宝,再就是京东、拼多多了,这三家国内数一数二的电商平台近段时间却接连翻车。
先是阿里被罚了182亿,又是京东被罚了30万,然而刘强东的京东一年就赚7458亿,这样的罚单甚至连零头都够不上。
罚款金额的差异不禁让人们猜测,京东这个平台怎么样?
其实罚款数额的大小还是在于违反规则条例的严重性,在国内电商平台中,京东和淘宝各自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放言,要于五年内将京东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然而经过2016年的营收增速下跌后,京东的发展步伐明显慢了下来。
眼下这一张罚单再次让京东置身舆论之中。
号称全平台商品保真率百分之百的京东,竟然也开始卖假货了!
据相关部门公示,京东涉嫌虚假宣传,被处罚金30万。涉事商品是京东平台中的一款食品,在包装和价格方面存在欺骗行为,因此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众人议论。
然而这已经不是京东第一次被揪住小辫子了,早在2020年的年底,京东就因为虚假宣传和恶意涨价等行为触犯了竞争条例,被部门罚了50万人民币。
京东也曾为此致歉,并声称会严加审核平台商家,并认真整改。
此次类似事件的曝光表明,刘强东并没有把几十万的罚单放在眼里,其实金额大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京东一直以来标榜自己是杜绝假货的平台。
刘强东甚至拍着胸脯保证,从创建京东开始,他就没卖过一次假冒伪劣产品。
可是现实并不允许刘强东这么自信了,在京东平台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事件陆续被消费者曝光,并且据调查,京东多次违反了产品质量的法规,掺假卖假,也曾多次受罚。业内人士表示,假货的存在是各大商家所头疼的问题,
不管什么时候都难以杜绝假货的出现,因此出现问题一定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和整改措施,而不是一味简单地致歉说空话。
不过当年京东打出不卖假货的企业招牌着实有效,为其积累了一大批重视消费用户,而且那时候京东属于初创阶段,产品类别不多,因此人为控制商家和商品的能力很强,杜绝假货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但是如今的京东日益壮大,员工多,产品和商家也多,想要彻底切断假货的流通,实在是困难。
随着第三方供货商进军京东后,杜绝假货的口号再也喊不出来了。
但是即便如此,三五十万的罚款京东几秒钟可能就挣出来了, 要知道2020年,京东总营收7458亿人民币,净利润494亿,股价涨幅比起2018年,累计暴增了300%。
对于这样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来说,三五十万的罚款简直不值一提。
如今京东步入2021年的发展依旧向好,网友表示三十万的罚单不仅没有给京东造成损失,还间接给他打响了一波知名度,对于此后的商业营销还具有推动作用。
的确,身为盈利水平极高的电商企业,这点罚单对京东来说不算什么,然而电商一哥阿里巴巴就没那么幸运了。
一次罚款就高达182亿。同为电商巨头,为什么淘宝就要比京东多交钱呢?
原来,阿里巴巴在经营淘宝的过程中,逼迫商家在进驻的过程中实行了二选一竞争策略,严重影响了商家的平台利益。
京东卖假货是自家管理不严出现的错误,而阿里巴巴则是恶意扰乱市场秩序,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性质更为恶劣。
因此市场监管机构开出了182亿这个史上最大的反垄断罚单。
企业的发展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应对,就是对消费群体和市场的不尊重,因此希望京东和阿里能够正视自己的行为,做出符合企业形象的正确选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