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说小篆不是李斯创造的?
都说秦篆是李斯所作。秦篆是否为李斯所造?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问题。笔者以为,秦篆应是赵高所作。
到目前为止,关于“秦篆”的作者,最流行的记载是,“丞相李斯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既然三人均有名,凭什么只单指“李斯”呢?
据了解,李斯比较“忠心”,又遭到赵高的迫害。后人憎恨赵高,同情李斯,故讲秦篆是李斯所作,从而增加秦篆的“同情分”,转移人们对秦篆的注意力。
李斯之《苍颉篇》,内容似以“字书”为主,但所用文字并非秦篆,而是“古字”。其内容,据唐人玄应《一切经音义》等文献多有引载,这里抄录几段:
“用,以也。”《一切经音义.七》引《苍颉篇》。
“格,施架也。”(“施”加“木”旁)《一切经音义.十三》引《苍颉篇》。
“示,现也。”《华严经音义.上》引《苍颉篇》。
“革,戒也。”《文选.三国名臣序赞》李善注引《苍颉篇》。
可见,《苍颉篇》的内容与制作秦篆无关,这如同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与造字无关,是同一道理。据《汉书?艺文志》记称:“《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东汉中期,汉王朝正在策划恢复对秦篆的使用。连“俗师”都不认识的“古字”,显然不是指秦篆了。而《文心雕龙?练字》记称:“《苍颉》者,李斯之所辑,而鸟籀之遗体也。”这些均说明,《苍颉》一书与制作秦篆并无直接关系;《苍颉》一书虽是李斯之所辑,却不是“李斯作篆”的证据。
秦篆的标准字,见于传世的《秦诏版》,颁布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即秦王朝建立第一年。可见制作秦篆,时当在秦王朝建立前夕。其时李斯的身份、职位,是所谓“客卿”、“廷尉”,主掌刑狱,其“丞相”职位要延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后才获得。在制作秦篆的问题上,时任丞相之职的王绾、御史大夫(副相)劫等,仿佛更有资格作为项目主持人。由此可见,作为项目主持人,“丞相李斯作篆”的提法是不成立的。也即是说,“李斯作篆”的提法,不仅时间上不相符,而且职位上也不相符。
从李斯的人品上看,也不是亲手制作秦篆的合适人选。李斯其人,既生性贪婪、自私,又胆少怕事,明哲自保,但言行直率,少掩盖。如《史记?李斯传》记称“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这是胆小怕事,明哲自保的写照。叛楚投秦,为虎作伥,甚至诬害同学韩非,是自私、贪婪;明知向秦始皇建议“焚书坑儒”等,将遭后世唾骂,罪在永恒,他竟赤裸裸地做了,这是直率,少掩盖。此外,据《汉书?萧何曹参传》载,“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可见,尽管李斯的言行对后世思想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罪责难逃,但从其处事作风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综合上看,显然不是制作秦篆的“高手”。尢其秦王朝建立之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之时,作为主掌刑狱司法的廷尉,面对案件堆积如山,李斯即使有意参与“作篆”,恐怕也分不开身的。
不难看出,时间上、职位上和个人因素上,李斯其人都不是制作秦篆的首选人物。说“李斯作篆”,这显然有诈。
了解秦篆的人们也许认识到,秦篆字形的“邪曲”、“诡诈”、“扩张”和“妄自尊大”等特征,只有相应人品、背景、专业技巧和相关知识者,可以制作出来。而这人,非赵高莫属。
说赵高是秦篆的直接制作者,并非骇人听闻。从身份、职业、专业、人品和背景等方面说,其依据比李斯要充分得多。其一,赵高是“刀笔吏”出身,在“秦宫管事二十余年”。中国历史上,大凡“刀笔吏”出身者,不仅写得一手好文,而且写得一手好字,还熟谙律法、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算得上一个“通才”。正因为这些优势,赵高深得秦始皇的赏识和信任。从获罪、获赦,到领诏担任胡亥(即后来之秦二世)的专职老师,教授篆字、律法等,到任职中车府令,掌管皇帝印玺、文书等,可谓一路升腾,红极一时,都足以说明其所得到的宠爱,远在李斯之上。而所有这些背景、技巧、知识、职位、时间和受信任程度等有利因素,无疑为领诏制作秦篆,提供了可能性。其二,赵高的人品低下,心术不正,性格扭曲,用心险恶,手段卑劣,与秦篆的基本特征相一致。譬如说,赵高“矫诏”废太子扶苏,偷梁换柱,是心术不正;赵高“指鹿为马”,是性格扭曲。“杀大臣而远骨肉”之计,出自赵高;诬杀李斯父子,计出赵高;谋杀秦二世胡亥,也是计出赵高。如此不择手段斩尽杀绝,用心险恶,赵高还有什么事情不敢作为?而所有这些象征“邪曲”、“诡诈”、“扩张”和“妄自尊大”的人格特点,完全与秦篆特征相一致。其三,据旧本《说文解字?叙》记称:“赵高作《爰历篇》,所谓小篆。”(《康熙字典?止部》)这更从文献记载上传递了相关信息, 值得关注。换言之,尽管自唐朝以来,流行说法千篇一律一个基调,即“秦丞相李斯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所谓小篆也。”或者“李斯作篆”。但编写《康熙字典》者都是学识渊博的清朝大儒,编写过程虽难免发生错误之处,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地犯下 “断章取句”,以致造成歧义的征引错误,而将主流说法拒于字典之外的。这说明,其所据当属《说文解字》的其他旧版本。这一记载如果属实,那么赵高《爰历篇》即是作篆者自我介绍“作篆”渊源、理据和经过的一篇专文,且其问世时间上比李斯《苍颉篇》等要早得多。
由此可见,赵高作篆的因素、条件和机会等,比李斯要大得多。而后世只说“李斯作篆”,其目的,无非试图转移人们对秦篆的注意力,增加人们对秦篆的同情分,为“书法”的产生和发展,编造“正统”、“合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