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励的案件启示
心智缺陷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基本事实是:一、程春明教授曾与某陈姓女大学生有过一段感情生活,并致陈女大学生失贞。
二、 这段感情生活在一年之后因为陈女大学生“不爱他”而终结。
三、 之后,陈女大学生读研究生并与杀人者付成励建立恋爱关系。陈女没有向新男友隐瞒自己曾经与程春明教授的感情生活和自己失贞的事实。
四、 再后来,陈女认为自己与新男友付成励不合适,于是,拒绝与他继续维持恋爱关系。
五、 付成励将女友断绝与自己恋爱关系的责任完全归于程春明教授。
六、 付成励无法接受被女友抛弃的事实,选择以杀死程春明教授来平衡自己所遭受的损害。从他归案后的理直气壮(为民除害、杀一儆百)可以见出他找到了心理平衡。
这就是基本事实: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从这个基本事实中,人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杀人者付成励严重的心智缺陷:他没有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按照他的逻辑来说,那程春明教授早就应该选择把他给杀了:付成励染指了自己的“前女友”,给自己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是需要补偿的,而最有效益的补偿就是拿命来。
年轻灵魂陨落呼吁关注青年心理
22岁的付成励,是政法大学政管学院2005级的学生,如果没有2008年10月28日那一幕,他本应该顺利的度过在大学校园中的最后一个年头。在同学眼中,付成励并不是一个孤僻的人,相反他的朋友评价他性格开朗,也比较活跃。据他的同学说,付成励曾经在某中央媒体实习过,还表示自己很喜欢记者的职业。可如今的付成励却在冰冷的铁窗内,等待着法律的裁判。
引马怀德对付成励感到遗憾:“毕竟是我们的学生,不论出于何种动机,最终都要接受法律的惩处,不仅要失去学业和自由,还将对其家庭产生重大的影响。”马怀德说,校园是个特殊的场所,本身是个教育培养人才的地方。发生如此悲剧值得人们认真反思。他希望与社会各界一起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关注现代青年的思想和心理,更加关爱生命,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再次出现。
大学生应补生命教育课
针对付成励杀死老师案,中国著名青少年犯罪专家屈教授表示,目前中国的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和世界观的培养,重教书轻育人,造成了一些学生在人格、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犯罪。此外,屈教授还认为,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也应恪守身教重于言教的治学理念,真正让学生从心里佩服老师、尊敬老师。屈教授还建议,大学应为学生设立释放、消解不良情绪的场所或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氛围。
弑师案背后倒下不只是教师
当学生的屠刀挥向教师时,教育失败的血腥一览无余。当然,社会也有过反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负责人王定华的表态是其一,意在维护教师“恰如其分的惩戒”权利;山东某专家建议学生向老师下跪是其二,意在维护教师被“感恩”的权利。但这两者都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而不是法官式的惩戒和慈善者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