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2016年恐怖电影《关灯以后》Lights Out

《关灯后》这部电影是以2013年同名三分钟短片为核心概念加以拓展,由该新晋瑞士籍导演David F. Sandberg导演,温子仁等人监制而成的。由于是新人导演,所以各种海报和宣传上都打着温子仁的名号进行宣传,有些朋友直接把这部电影划归为温子仁作品,虽说影片中的确存在一些温子仁作品的痕迹(如布景小道具),但这样的做法还是挺不好的,温子仁他只是制作人之一而已,请尊重一下导演David的努力成果吧。

先来说说这位新人导演David吧。David年仅35岁,在被挖掘出来之前从事于商业广告与短片制作,工作听起来光鲜其实却收入微博入不敷出,在被发掘前曾一度身背债款,甚至在洛杉矶会见温子仁等人时住Airbnb的钱都是借的。他拥有一个自己的YouTube频道ponysmasher,在2013年他出于兴趣以他的妻子Lotta Losten为主角拍摄了几支包括《关灯后》在内的恐怖短片(Cam Closer, Light Out, Pictured, Not So Fast, Coffer, Attic Panic, Closet Space)。这些短片短小精悍脑洞大开,都是十分有趣新颖的桥段。在电影中,David将短片中的元素运用得十分灵活自如,与各式道具场景结合产生了非常有意思的化学作用。在拍摄完《关灯后》之后,David将担任《招魂》分支《安娜贝拉》续作的导演,在第一部《安娜贝拉》口碑崩坏的情况下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导演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拭目以待吧。

再说到《关灯后》这部电影本身。

本片由三分钟同名短片扩展而摄,讲述了不堪受灵影响精神不稳定的母亲影响年少离家的女主力图拯救母亲阴翳下同母异父弟弟的故事。剧情安排很简单:引子 - 起因 - 探究 - 真相,影片只有八十一分钟的时间,但做到全片基本无尿点,紧凑无拖沓,开场即高能,几分钟之内必有惊吓点。但过短与简单的剧情则可能让喜爱复杂曲折剧情的观众大失所望,感觉索然无味。

影片当中的几个主演表现中规中矩。其中饰演长女Rebacca的Teresa Palmer在影片中相对于其在《温暖的尸体》Warm Bodies中面瘫神似暮光女的表演要进步了许多,punk tattoo girl的叛逆造型让我非常心水。饰演母亲的Maria Bello有着尚可的表演,把一个身受恶灵威胁的神经质母亲的形象诠释得十分不错,但可能受电影篇幅影响,在亲情表现上略显薄弱;在对抑郁症的表演在我看来更像是精神分裂。

电影中十分难得的一点是除了警察以外电影中角色智商基本在线。其中女主的男朋友机智得不行,不管是在灯灭时的举起手机还是被鬼怪举起时的打开车灯,承担了吓中偷乐的主要戏份。他的角色设定真的可以用来回答有没有哪部恐怖片是主角们冷静理智不作死的?这个问题了。而且这位演员Alexander DiPersia还特别帅,脸盲的我还以为是《权力的游戏》里面次子军团团长,查了下资料才发现并不是同一个人。

这部电影的惊吓点主要由jump-scares构成:阴影笼罩的怪物随着灯的开启与关闭忽隐忽现,谁也不知道当下一次灯光熄灭时到底会发生什么可怖的事——这种观众明明知道会有jump-scare但怪物始终犹抱琵琶全遮面半遮面的情况就像做不可描述之事时另一方始终回避那个点一样...... 咳咳咳怎么变色了;这样的jump-scare在跳出时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而Jump-scares的出彩并不代表影片的其他惊吓手段的缺失。贴近生活的场景安排:咯吱作响的老旧木地板,半透明的玻璃门,充满未知性的床底与柜橱,虽然充斥着cliché但不可否认这对氛围的营造以及调动观众联想情绪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当中对光线的运用。不管是在惨淡的白炽灯下,在渗人的红色霓虹灯下,在微弱摇曳的烛光下还是在诡异的紫外线灯光下,分镜下房间布局的明与暗和人物的面部表情在明暗的映衬与凸显中被无限放大,加深了剧中人物布景对观众的情绪影响和代入感。

个人最欣赏的是影片对“着魔人”的反常规的设定——受到鬼怪侵扰的不是儿童,而是更为强大,在以往恐怖片中充当保护者、怀疑者的大人。从以前《驱魔人》到现在的《险恶》、《招魂》,大多数影片的儿童都充当着直接受害者,即被鬼怪附身侵扰的角色。儿童是纯洁/善良的化身,在以往的恐怖片中,被附身的小孩不仅能以反差的形式凸显邪恶,还能充分以“恐怖谷理论”刺激观众的感官。在《关灯后》中,无助柔弱的正太在影片初段只身面对精神不稳定、受到恶灵侵扰的母亲,在母亲口中的“好朋友”影响下辗转难眠,陷入更加孤立无援的处境,直到有姐姐的帮助观众才得以松一口气。而在我最喜欢的一幕中,小男孩为了陪伴母亲而选择信任母亲离开姐姐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母子二人的movie night中,被势若癫狂的母亲扳着双肩强行介绍给她的“朋友”暗影怪物。在异形怪物与疯狂的母亲之间,这种表现手法让小男孩的处境更加令观众揪心。

影片尽可能在表达着“面对自己恐惧不要逃避的主旨”的鸡汤,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样的一句台词应该能成为这部电影的中心句:Sometimes the strongest thing is to face the fear. 以及对亲人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温子仁的这种以家庭为舞台展开并在结尾灌以鸡汤的套路喂饱了近几年的商业恐怖电影观众,从票房上来看欧美观众对此是挺买账的,本片也不能免俗走了这么一趟cliché,就我看来已经有略微的审美疲劳了,走个略微邪典的结局可能会更好,如《克朗普斯》的结局。我再从我的想法中(过度)解读一下这部电影,看罢这部电影,染上抑郁症的母亲形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总觉得《关灯后》在隐喻抑郁症对一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如《它在身后》It Follows中的不明怪人之于STD一样,这个只存在于宿主母亲Sophie阴影当中的“鬼魂”Diana是否暗指抑郁症所带来的阴翳呢?她害怕光亮,只存在于黑暗,在女儿Rebacca幼年时逼走前夫,女儿稍大后也不堪影响搬了出去,在后来甚至荼毒年幼的儿子。Diana在宿主脆弱的时候尤为强大,只有在亲人不抛弃不放弃、宿主直面恐惧的时候才略有消退。

尽管影片还有诸多缺点,例如逻辑不严谨:一个可以用其能力明灭光源的鬼怪何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用物理攻击来解决目标。不过既然是电影,不能用太现实的眼光去看待,从三次元中找现实存在感的还是有点太钻牛角尖了;人物刻画略微薄弱:较少的刻画篇幅使得观众对角色不能产生特别大的***鸣与代入感,尽管饰演母亲的Maria Bello表演卖力,但看上去像是精神分裂实为抑郁症的她实在是让我有些跳戏,母亲与姐弟三人的情谊也并没有十分好的展现出来;还有些较为含糊的交代:Rebacca父亲的死有些无厘头。

总的来说《关灯后》是一部较为优秀的小成本恐怖片,融合了家庭、灵异、jump-scares等时下大热的恐怖元素,其开关灯之间的特色jump-scares可从众多恐影中鹤立鸡群使人眼前一亮,虽总体并未跳脱出常规套路另辟蹊径,但还是十分值得一看的。

又及:预告及片头出现的萌萌哒微胖女士是导演David的妻子Lotta Losten,她目前为止出演了所有David拍摄的电影及短片。是的吃下这狗粮吧,不客气汪汪汪。

以上,Enjoy and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