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为什么改名字

品牌知名度:“诸葛亮”与“襄阳”旗鼓相当

襄阳之名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熟知。如诸葛亮在襄阳城外古隆中寓居10年,“三顾茅庐”、“隆中对”就产生于此,《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1回发生在襄阳。

解放后的襄樊因诸葛亮而更加出名,但襄樊却不需要在“诸葛亮”身上吊死。

襄阳市(襄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早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阳市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樊城始于西周,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筑城于汉初,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阳市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至今保存完好。自古就是商贾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先后演绎过卞和献玉、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等重大历史事件。

从汉朝开始,襄阳便在中国的历史和文人的辞章里显山露水。宋玉、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历代文人名士留下诗篇书画,也使襄阳之名闻名遐迩,最为著名的当属杜甫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01年金秋时节,央视主持人周涛在襄樊主持诸葛亮文化节时,频频将“襄樊”说成“襄阳”,足见“襄阳”的影响力之深,由此在《人民日报》上引出一场更名论战。

城市定位决定了“诸葛亮”不如“襄阳”?

襄阳市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1952年,取两城“首字”设襄樊市。

改革开放前,襄樊便被湖北省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为与“苏锡常”齐名的国内重要工业城市。“苏锡常”即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苏锡常”是江苏最大的“优势板块”,也是最快的增长极。苏锡常总面积占全国的0.3%,人口占1.7%,进出口额却占17%,GDP排名全国第4。三个地方仅占江苏省17%左右的面积、人口,却创造了占全省40%的GDP和财政收入。博客

从襄樊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目标是“活力高效的汽车新城,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安全生态的园林城市,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并在网站上赫然打出了“今日襄樊:中国大陆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的广告。

可见,解放后襄樊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改变过“工业城市”的定位,二汽很大一部分车间在襄樊即是明证,襄樊市改名“襄阳市”,依托二汽东风带动汽车产业发展,并可借助襄阳古城、诸葛亮的名气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但如果更名为“诸葛亮市”,就有可能本末倒置,使原本清晰的城市定位与城市名称显得极不吻合。

GDP更青睐“襄阳”

城市改名,最大的原动力来自于GDP。

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中国所有二三线城市市政府最关心的问题。

2003年,“古隆中”景区所在的襄樊市泥嘴镇,更名为卧龙镇。当地官员认为,“泥嘴”之名文化品位较低,给人一种贫穷落后、卫生状况差且交通不便的小集镇印象,影响了该镇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

1986年襄樊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襄阳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个好地名,就是一个绝好的城市品牌,是谋划城市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襄阳”作为城市品牌,比“诸葛亮”作为城市品牌的外延更宽广,更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因为“襄阳”承载了2000多年的历史,而“诸葛亮”只承载了三国文化。抓“三国文化”而弃“襄阳文史”是此前襄樊在发展旅游产业时的一大问题,在改名襄阳后必须正视这一点,做到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多点开花。

当然GDP的发展得落在实处,有戏言因改名而衍生出单位印章、牌匾、信笺字头、身份证、房产证等一系列变更而创造出GDP,这个就不是招商引资之列了,顶多是左口袋的钱挪到右口袋。比如借鉴平遥谷城、杭州宋城步行街的成功经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上面是来自腾讯新闻,以上可以看出襄樊更名为襄阳的好处了!!!!而南阳在这次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襄樊在此做的就有些不光彩,不顾南阳的反对就私自改名。 但对于尽快解决名人位置问题可以说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