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爱的对象

那么爱的对象有很多,那么爱的对象有什么?

1、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替他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2.说话的方式则取决于话发自内心的深度,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

3.博爱是同等人之间的爱,心底无私,天地宽。

4.在爱自己的同时,他也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爱那些虚弱和惶恐不安的生命。

1.母爱是对儿童的生活和需求做出的毫无保留的肯定。对幼儿生命包括两个方面:以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使孩子热爱生活

2.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都具有传染性。乳汁:物质 蜂蜜:精神

3.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是两个不平等人之间的关系。母爱一直被看作是爱情的最高形式和最神圣的感情联系。

4.最自然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母亲对自己创造物的关怀和爱。

5.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6.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

7.博爱是同等人之间的爱,母爱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的爱。

1.爱别人和自爱是相互排斥的。

2.爱他人如同爱己: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爱自己,理解自己同尊重、爱和谅解别人是不可分割的。爱我同爱另一个生命是紧密相连的。

3.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尊重、关怀、责任心和了解诸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4.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是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爱就是学会爱自己

5.我爱你的目的是让你感到舒服。

自私:一味索取,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自爱:奉献

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

6.忘我(牺牲)的人一无所求

7.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你就无法真正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爱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 ? ——爱克哈特

1.爱的基础是平等,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2.神不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势力,人自己就体现了爱和正义的原则并同神合二为一——创造性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