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未来会陷入一片黑暗可认吗
宇宙的未来将会是一片黑暗,寒冷的恒星残骸墓地。
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里面告诉我们:宇宙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一个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和空间从此开始,物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不断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那宇宙的未来会在膨胀中消失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给出的宇宙终结史。5亿年后,太阳开始膨胀,此时的太阳燃料耗尽,核心开始崩塌,产生的热量导致体积开始膨胀,,亮度开始增强,地球上的植物停止光合作用,全部死亡,温度开始上升,海洋慢慢蒸发,消失,生物灭绝,水星、金星相继被吞噬消失。70亿年后,太阳成为红巨星,此时的太阳已经吞噬地球,变成巨型红巨星,这是所有的恒星都会经历的短暂的不稳定阶段-老年期的初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恒星的体积非常大,表面的温度很低但极为明亮且为红色。这个温度低是相对成年期的恒星来说,也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承受的温度。100亿年后,太阳变成白矮星,成为红巨星的太阳外部残骸开始冷却,而内部受引力的作用开始坍塌,所有的物质在不停地被压缩、摩擦,进而产生热量,最终形成内核温度超过一亿度的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白矮星。一颗与地球同体积的白矮星,地表压力会是地球的18万倍,地表温度可以达到10000度,这样的星球,任何物体都不复存在,连院子都会被压碎。300万亿年后,天空中的星星将彻底消失,由于缺少燃料,白矮星会逐渐暗淡,这是它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点余热,如果这时地球还存在,从我们现在的位置可以看到,它的亮度跟晴朗夜空的月亮差不多,这是布满死星和黑洞的宇宙中唯一的光亮。白矮星经过亿万光年的岁月最终会慢慢演化成3种天体。当白矮星的质量进一步增大时,会演化为密度更高的中子星或黑洞。偶尔会有中子星相撞,在黑暗的宇宙中发出超新星般的短暂光芒,最终形成黑洞或更大的中子星或尘归尘,土归土,就此消失。黑洞会吞噬零星的恒星残骸,在外围留下一道辉光,这可能会是外星文明唯一的能量来源。而没有进一步增长的白矮星会演化成比钻石还硬的巨大晶体-黑矮星,密度是太阳的百万倍,却再无一点光亮。随着时间的流逝,白矮星逐个消失,最终,天空中再也看不到星星了。宇宙将变成墓地,散落着死去恒星的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