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山深处
2022年春节放假期间,走完亲戚闲来无事,便想去大山里看看冰瀑。在城市里呆久了便想去山里看看,尤其是有山有水的地方。
上午10点吃过早饭,便收拾东西驾车出发。天气晴朗,有稍许的白云。在阳光的照耀下,待在车里一点也不冷。一路上车不多,高速路两旁的群山尽收眼底,显得苍茫俊秀。山的阴面,还有尚未化尽的白雪散落在枯草树枝丛里,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画。
下了高速,便开始转入山间的柏油路。记得前几年,这条路一点也不好走。如今,不仅前半程的路被高速取代,而且后半程的柏油路也修得极好,崭新的柏油路依着河道蜿蜒向前伸展。柏油路的一边是紧挨着山石,另一边是护栏,护栏下面便是河道。河里的水不多,跟夏天相比约为四分之一。
河水欢快地流淌,时隐时现。有时河水全被冰雪罩住,忽而又从另一处蹦出来,冲击石头,形成哗哗的流水声。河道里石头很多,大大小小,多是圆滑的形状。河两旁有时是田地,用石头砌成一层一层的,也算不上是梯田,一般有上两三层便没了。在平原呆惯了,都是一望无际平整的农田。如今看着这山里的田地,怎么也看不到眼里去,对着这样的田地能长出庄稼来表示深深的怀疑,肯定长不好,也无法机械化耕种,只能靠人工种植。不过正是这些山地把山里的人民养大的。听山里村民讲过,山里耕地的好坏是根据土壤厚度来衡量的,浇灌是靠山上囤好的水渠,就是一个小蓄水池,大点的可以叫个小水库。
行驶在柏油路上,时不时看到有身穿橘黄色的马甲,马甲上印有“森林防火”字样的村民,有的在路旁靠着大山,晒着冬日的太阳,呆坐在那里看着来往的车辆,或是低头看着手机,偶尔也有放羊的牧人也穿着这样的马甲。
不久后,路前方出现一道护栏,一根长铁管横在马路上拦住过往的车辆,铁管一头吊着砖石,跟杠杆似的可以起落,看护的人一直在检查盘问过往的车辆,需要下车登记。这就是在进行新冠疫情检查,一般每个山村应该有这样一个检查站。登记完后便继续向前行驶,行驶到一个小山村时,这个小山村就在柏油路的两旁,柏油路左右两个车道停满了小 汽车 ,中间只留一个车道通行,导致进出两个方向的车无法错车,只能是堵在路上不能动了。我不禁感叹,没想到一个小山村竟然有如此多的 汽车 ,还出现了堵车的情况。在缓慢行驶过程中,询问这里的村民得知,原来有一个溜冰场,在这个山沟里,大家都是附近开车过来滑冰玩的。好不容易通过了堵车路段,我把车停在比较靠前的柏油路一旁,下了车,沿着滑冰场的方向走去。山沟的进口处有好多卖小吃的,卖水果的。山沟两旁的树上,还挂着条幅,写着“喜迎冬奥”的字样。其中一个条幅还写着“俺们村的娃也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了”。应该在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个节目是这里的孩子参与了表演。不一会儿便走到了溜冰场,溜冰场就在河道边上,应该是人为把河水引到高一点的坡上,在一块比较开阔的地面上弄成的厚厚的冰,还有专门租赁滑冰座椅的。大家都玩得很嗨!我仔细看了看溜冰场,很是一般,跟前几天我在另一个地方看到的水库的冰面无法相比。也许大家来这里滑冰是图个安全吧,毕竟敢在水库上滑冰的人少之又少。不过以大山里冬天的这个温度,在上面可以尽情玩耍,一般冰是不会碎的。但是没人敢冒这个险,现在人们的安全意识都太高了。我逛了一圈便又回到柏油路上继续行驶,朝有冰瀑的地点继续前进。
继续观察窗外的美丽景色,一栋栋现代化气息的多层高楼映入眼帘,很是壮观和气派,在大山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漂亮。在山村里能有这样的房子算是很难得了。这些新盖的楼房应该是政府出资建成的新民居,大大改善了山里人民的生活。能在深山里看到这种变化,真是很难想象。
快要到冰瀑的地点时,柏油路上出现了厚厚的一层被碾压的雪,再往里走的话估计前面的路上都是积雪。前面有好几辆车在这里停住了,我也把车停在路边,下了车。刚下车就顿时感觉这里比别的地方冷不少,我忽然想到,也许是因为海拔高了所以更冷,这里应该是一条温度分界线,之前走过的路上的雪基本都化了,而这里却化不了。除了冷,这里的空气也是很特别,弥漫着冰雪和大山的味道。我走过去同其他车的人闲聊一会儿,大家都认为继续前行危险太大。路滑天又冷,开车出点啥事真是个大问题。虽然快到冰瀑的地方了,但我没有任何在山路上的雪地驾车经验,还是不情愿地放弃了继续前行,便独自观赏这山里的景色。
停车之处,正是河流的转弯处,我登着河边的石头向河道里走,想近距离看看。石头上面全是雪,有些湿滑,地势属于坡度下行。一不小心,我脚下一滑,竟向下连续滑了好几米,一下子到了河流里。幸好我踩住停下的地方结成了厚厚的冰,才没能掉进水里。手不自觉地按在石头上,石头上全是雪,整个手掌顿时冰冷冰冷的,赶紧把手上的冰雪甩了甩。再往下看去,是比较湍急的流水从厚厚的冰层下面流出来。这里的坡度稍微有点大,上游都是厚厚的冰,把这个河道都冻满了。河道一边的一处地方也覆盖上了厚厚的冰层。河道里的冰凝结得非常特殊,特别晶莹剔透,仔细一看,竟是一层一层的冰晶叠加起来,编织成网状,像是把一个个雪花放大了又重新凝结冻在一起。用力一踩,还能踩破。我倒是不太敢用力,生怕踩破了冰层掉进河水里。因为坡度的原因,我极有可能继续向下滑,再一滑可能真就掉进水里了。我顾不得石头上的冰雪,手指直接扶在石头上面,踩着冰晶向上游走。冰晶也是十分光滑,我又不敢用力踩,脚底下还不由自主地打滑。一时间我还真有点慌了神。幸好我看到冰层上露出来的稀疏的芦苇,用手抓了抓还是很有劲,就这样我拽着芦苇才又慢慢走了上来。
虽然身在华北,也终于体会到了一种山川冰雪融化的感觉。冰和水,还有雪,***同交织在河道里。河道又是经过上千年的冲刷,成为一条自然形成的水渠,蜿蜒曲折向下游流去。落差大的地方形成一潭幽深的泉水,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后又在平缓的河道里捡了几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用木头敲了敲冻住的冰块。看着小孩子们在河道里玩耍的情景,不禁想起自己儿时的情景,想把所有的冰都给敲碎了。
玩耍完后,望着前面满是积雪的路,便不再前行,放弃了探寻冰瀑的念头,掉头开始往回走。向下走了一会儿,又发现一条通往深山的岔口,是水泥路,也是挨着河道曲折伸向里面,刚容下一个车道通行,便沿着这个小河道向深山里进发。这个河道的水最后也是汇到大河道里。走了没多远,又被一个穿“森林防火”字样服装的村民拦住,登记完又继续前进。深山里的景色变化感觉比大路上的景色又递进一层,有一种清凉、寂静、不被打扰的室外桃源般的感受。河道里的冰雪也是千变万化,形成各种姿态,展现在眼前。时不时还有山坡上流下来的泉水形成的冰柱,甚是感觉新奇。走到一个拦住河水的堤坝处停下车来,我被冻住的厚厚的冰层吸引住了。堤坝上矗立着很多块石头,坝的上游积蓄了很多水,但都结了冰,冰层非常厚,约有二十多公分。中间的冰塌方了,从两边露出断裂的冰层来,大约有二十多公分厚。中间塌方掉下去后又开始结冰,还掺杂着水,显得深不可测。冰层一处泛白,一处泛青,青的下面是冰水,白的下面还是冰,错综复杂地形成了好多条裂纹。坝的下游是流下去的厚厚的冰。从底部涌出深山里流出来的泉水。见到此景,脑海里不禁呈现“瀚海阑干百丈冰”的诗句。虽然这里并不是沙漠。
沿着路继续前行,过了一座小桥,见到一个空空的村落,没有一个人影,房子也被拆得差不多了,一个“拆迁保留村”的牌子醒目地树立在路边。估计所有村民都搬去大道旁的新楼房去住了。再继续往里走,突然一片漂亮的新房子出现在眼前,都是统一建造好的崭新的平房,浅黄色的,还有一个小院落,房顶是人字形的,铺着瓦片。整片房子前面还盖了两个二层楼房,一个是玻璃材质建造的,一个是土木材质的,都非常漂亮。村里路边的小广场上停着几辆车,估计也是来这里面玩的。小河的两边搭了一个吊桥,几个小孩子不停地在上面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我站在吊桥上看着河里的冰水,望着远处的群山,不禁感觉心旷神怡。在吊桥上呆了一会儿,我又去村子里面转转。那个土木建造的二层楼中间贴着“青澜水涧”和一个楷书字体的“宿”字,让人联想这是给游客住宿的吗?整个村也就二三十户人家,好多都锁着门。转了一圈后我又回到村里的广场上,见到几个貌似当地的村民,几乎都是很大岁数了,坐在那里歇着,晒着太阳,都穿着黄色的“森林防火”字样的马甲。我也过去找一块石头坐下来,和他们聊起天来。
通过聊天得知,他们这里的这条河常年都有水,不曾断流过。现在住的新房子不全是自己出的钱,自己只出了一部分。这里将来好像是也要打造 旅游 风景区的。他们这里以前是扶贫村,现在是脱贫村。村里的人平常也没什么事干,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山外面做事了,只剩下一些老年人了。他们就是负责森林防火的任务,每年有八千块钱的工资。新房子取暖是用电,每个小时约两块钱。我问他们是吃河里的水吗,他们说不是,现在又打了井,吃地下水,老以前是吃河里的水,水费两块五一吨。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开始说话,她算得上是这里的年轻人了。她说,他们都不会上网,都是他们把钱给我,我给他们交水费,我用手机给他们交。我问,你们这里有网络吗,电视什么台都有吗?她说都有,家里有网络,有电视,出了家门就用手机上自带的网络。她还说自己经常在网上买东西,基本不怎么出大山。我说你们很少去城里吗,他们都说很少去,一年去不了几回。那个中年妇女又说,不用去城里,网上什么都能买,快递都给送到家门口,米面油和酱油醋都能买,说着眼神里还流露出十分得意的表情。我顿时愣住了,“啊,中国的快递真是发展到极致了,这么偏远的深山都给送到家门口”,心里简直不敢相信。另一个老年人说,我们买东西提前打电话,有人过来卖,不打电话人家不过来。我又和他们聊起一些年轻时的往事。他们说一直在这大山里生活,年轻的时候上山打柴,步行去山西,就从这儿一直往山里面走,再翻过那座大山就到了山西的地界了。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就剩下我们几个老年人了,地也不种了,平常就是在这歇着。一般没人敢在山上放火,被发现是要判刑的。见到着了火我们会马上汇报,不过也一直没出现过山上着火的情况。谈到现在国家的扶持政策,老人们都说,老了还有人管,已经很知足了。我问再往前走,里面还有村子吗?他们说还有一个村,大家都已经搬迁到大路边上新盖的楼房那里了,只有两户还没有搬迁,有一户是现在还养着羊呢,另一户的情况不太清楚。现在种玉米不行了,有野猪出来吃,一般种不成。山里现在还有豹子跟狍子,大山里的生态又开始恢复了。
寒暄了一阵子后,我又驾车往山里走,想看看最深处的那个村是啥样子。越往里走,山路更加蜿蜒曲折。半路上,我看到了那个牧羊人,一个人看着一群山羊在山坡上吃草。路边搭了几个简易的棚子,还养着一条狗。还有一个棚子里面像是养的蜜蜂。再继续往前走几里路,一个原始的村落呈现眼前。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山村,山村,真正的小山村。真是太原始,太破旧了。土色的矮房屋,灰色的瓦,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的墙,纯木头搭成的棚子,杂乱的枯草和树木点缀在其中,显然近一年已经没有人住了。我还从未在任何地方见过这样的小山村,新的房子几乎没有,房屋都是用石头和土砌成的,还属于很多年前的那种小土房。大约有二十多户房子分散坐落在这个小山坡上,有几处房子已经破了洞,显然很久就不住人了。所有这些都经历过很多年岁月的洗礼。那个木棚是放柴火用的,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得富有阅历,木头已经开始泛黑。村子中央还能看到有一个电线杆,上面还有几个大喇叭。唯一一个现代化气息的标志是一杆白色的太阳能灯,矗立在村子十分显眼的位置上。路边上也有一个告示牌——拆迁保留村。这个村也许用不了一两年就会消失不见了。再往前走,就没有水泥路了,是纯粹的土石路,要想再进去只能步行。这也已经到了尽头,不会再有村庄了。
我在村里驻留了一会儿,找到一条似曾走过无数次的下河的路,走到河边,拿着车上带来的空桶,在一潭清澈的河水前,灌满了山泉水。河里的水依然是那么的清澈见底,不过以后可能不会有人再来光顾这里了。
我调转车头开始往回走,看着这条走过刚才走过的路,我算是只走了一次。想到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的人们,肯定走过无数次。山村里的景色固然很美,但是谁又肯长期住在这里呢?如今,已经几乎没有了人烟,肯直到最后还坚守在这里的是对这片大山深深的眷恋吗!估计在不久后,这个小山村也许会被拆掉,接下来等待它的是新建还是从此消失,只能看这个时代给它怎样的机会吧!
出了深山,再次踏上柏油大道,看着新盖好的居民楼,不禁感觉这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小区的大门口,有好多位上年纪的老人,既没有下棋,也没有打牌,只是坐在板凳上谈论着什么。柏油路挨着山的一旁,时不时见到一个“森林防火”的人,或坐在一个破沙发上,或坐在石头上,默默对着一直养育自己的大山,深思着什么……。偶尔见到一个年纪不很大的人,可能拿着手机,观察着另外一个世界。虽然我未曾在这片土地生活过,但见到此情此景,我心里想说的话是有太多太多……
写于2022年2月8日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