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不了了》值得看吗?

终于看完了70分钟版的《不幸》,一个* * *,有30集,也就是2100分钟。不是很长,但经历了风风雨雨,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像过了一辈子,有点累,有点累。

我已经很久没有明白电视和电影的真正区别了,但是我不喜欢花一个多小时看一部电影,我更喜欢花几十个小时看一部电视剧。直到现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电视很多,电影很少。我认为有一种关于电视和好电视的情结。

“我受不了了”听了很久了。我年轻的时候不喜欢看这种电视。我还记得我当时对电视的分类是:武侠第一,枪战第二,动漫另当别论,还是电影好一点,生活片最讨厌。

但现在不同了。好电视第一,坏电视最后。至于武功枪战还是其他的,没什么区别。这两年,看到很多我个人认为很垃圾的电视,我感到非常遗憾。同时,有自己见解的人也会有自己的不屑,但我们欢迎经典或最新的好电视,并为之感动。

与电影相比,电视就是生活。相对来说,它不需要承载太多的艺术价值,却有很多生活的真谛。电影的世界是超脱的,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活不进去,肯定会崩溃。电视不一样,很多都是我们原生态的生活。这可能是我们现在更容易接受好电视的原因,因为我们都想活着,所以我们了解别人的生活和行为。这就像书一样。

义是经典。就像很多tvb的电视和中国大陆的很多电视不一样,因为演技和风格,我在剧中看到的人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我现在只能赞美他们的演技,因为坏人太坏了,让人恨不得躲开他们,干掉他们,而好人太好了,让人忍不住跟着他,帮他。这种效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有一种吸引力让你进入他们的世界,这和一本好书是一样的。我在看金庸小说和看其他经典电视作品的时候,都有过这种感觉。

这些东西看完不会马上忘记,总会留下一些东西。做人,做事,成长,成熟,我们学到了很多无形中可以利用的品质。这就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

关于人性。人是会变的,会变质的,关键是要迈出第一步。往往是别人碰了一下,走出一步,接着是第二步,第三步,一直到罪的彼岸。大家都讨厌这个结局。关键是我们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可能看到了眼前的诱惑,却假装没看到脚下的泥。有一天,我们拔不出脚了,就露出乞求怜悯的眼神。一个人说太晚了。当我们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没有选择,但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我们认为还有其他的选择。本性难移,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做的是小事,有的人做的是大恶。

关于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吗?我不这么认为。没有性格好坏,只有命运好坏。每一个后果都有前因,一个人的性格最多只是一种影响。决定作用的是人性,人性的坏根或仁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坏人做了很多错事,会上吊自杀。你不能责怪命运。

关于人的情绪。情感相对于利益吗?“生死富贵,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突然发现这份爱有多深。把利益放在另一个尺度上,权衡情绪的举动是多么低级,甚至那些倾向于另一方的人有点像动物,或者更糟。人世间,义就是宽容。面对禽兽不如的人渣,友谊从何说起?

先说主角,丁有健,一个非常经典的正面电视角色,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人,甚至到了善良到自残的地步。这也应该是黄日华扮演的比较成功的角色之一。他扮演的角色对长辈的孝顺,对亲友的无私关爱,对女友的真挚爱,对弟弟的关心和失望甚至绝望,淋漓尽致。也可以说法律上几乎没有错误,而且相当准确。在《不幸》的众多角色中,丁有健虽然是男主角,但他表演出彩的原因显然不是剧情,而黄日华的表演才是这个角色成功的关键。在、、周润发、和的共同衬托下,黄的表演无可挑剔。从一开始的赌徒父亲(丁有健的父亲嗜赌,我不喜欢这个不太重要的角色),到努力工作养家糊口的出租车司机,再到惩教署的学生,监狱里的犯人,最后到商界的骄傲,每一次身份的转变,神一般的行为,言行举止都很到位。尤其是和储君(刘嘉玲)的交流更有功夫和自然。喜欢简,从不表白,但仍视她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甚至去租的房子里见他的女朋友温习英语。全剧来看,这一段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虽然储君的心情很难受,呵呵。

“不幸”好像挺重的,最累的应该是剑。虽然他积极乐观豁达,最终拥有上亿财富,但其实他似乎是最不幸的。需要用钱的时候没钱,所以小学毕业就要打工养家。甚至在我生日那天,因为要为死去的母亲讨回一些公道,我丢掉了两份工作。这些都不算什么,中间多少波折都不算什么。最后结婚生子,坐拥丰厚的家产,还是免不了的。我答应过我妈要好好照顾我弟弟,但最后却是我一次次允许的弟弟,最后我不得不亲自送他上绞架。25岁生日,刚刚失业的尤健坐在镜头前,说了一句感慨命运的话。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些人是孤独的。几年后,坐在同样的位置上,尤健说他现在有钱了,但他比以前更不开心,因为他最爱的人离开了他。电视最后一部分的处理就像《神雕侠侣》里小龙女和杨过16年的约会。储君不得不等了她十年。十年后,尤坚等来了一个红衣女子留下的纸条,上面只有六个字:“你死了,健康,体重。”穿红衣服的女人是谁?尤坚没看见,我们也没看见。

《不幸》虽然涉及的人很多,但真正的坏人自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温兆伦饰演的丁友康。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个角色的出色表演,温兆伦才开始走红。据说《不幸》播出的时候,有个老太太观众气得受不了丁有康的所作所为。温兆伦在这台电视上的表现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我在剧中恨死他了,恨不得找个没人在身边的时候,亲手杀了他。其实这种事在剧里已经做过了。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周志文受不了他杀了养母的事实,就在他的办公室里捅了他一刀,让人很舒服,因为我也想这么做。但在台下,我不得不称赞温兆伦的精彩表演,把一个自私、阴险、冷血的丁有康演活了。因为丁有康表面上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这给了温兆伦很多表演的机会,也摆脱了坏人凶狠不露脸的套路。同时对丁有康在剧中受女性欢迎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其实很多时候坏人——剧中的反派——是对的,丁有康也有很多理由和解释。坏人和坏人有点不同。坏人虽然经常做和坏人一样的事,但基本上心理压力很大。所以可以说坏人很聪明,杀人不眨眼。坏人可能要吃很多苦。但坏人比坏人想得多,做坏事之前就计划好了,所以危害往往更大。佑康先是误杀了的弟弟(这件事本来不应该算在他头上),然后亲手把女友推下飞驰的火车,再掐死了养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云姨。丑闻曝光后,他跟踪殴打妻子致死,设计绑架儿子,最后毒死了包括尤建子在内的7人。基本上是从一个无心的错误开始,然后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直到再也掩盖不了。温兆伦的表现不仅在于杀人后惊慌失措的样子,还在于事情败露后,由于证据不足,别人对他毫无办法。

很少看到刘嘉玲的电视剧。其实她曾经是tvb最红的花旦。刘嘉玲在《不幸》中的人物形象丰富,个性鲜明,令人赏心悦目。可以说是一个本性善良,无所事事的富家女的成长故事。她的可爱在于她的友善活泼,在于她的无私真诚。说得更深刻些,储君可能是“不幸”中最有人情味的。她比尤健更懂得把握自己的感情。要不是心智健康,她本该和心爱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现在却生死未卜。

凯西·周的阿花有淡淡的周芷若的影子,可能是时间上颠倒了,也可能两个角色都有凯西·周自己的特点。爱荷华的结局让我觉得这个角色是剧中最悲剧的角色之一。当我喜欢的人的婚礼举行时,她一个人在家,苦于做不到人生中最常见的动作——摔倒再爬起来——用一块碎玻璃结束自己在空难中捡来的生命。戏剧性的处理不禁让人想起林黛玉。除了和尤坚恋爱的日子,阿华从来没有开心过,甚至和尤坚结婚的时候,还因为尤坚的逃婚而尴尬羞辱(这一段简直就是《屠龙记》)。尤坚拒绝带父母回马来西亚时遭遇空难,父母遇难。最后活下来的华,残废了。我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这么残忍。其实这个角色是可以分开处理的,比如避免一次空难,长期在马来西亚生活。也许是为了增加电视的悲剧效果。其实整个电视没几个人最后有好结果的,这个后面再说。由饰演的赵认为遇到真爱的被佑康推下火车,并怀上了健康的孩子。邵美琪很早就开始玩电视剧,一直玩到现在。最近看了帝王花和刑警侦探档案4。邵的演技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可喜可贺。然而,外人想起伊拉克的过去,不禁感叹两次。邵美琪和温兆伦在许多戏剧中合作过。我见过第三种法庭,我记得好像是温兆伦被邵美琪推下飞机,掉到海里,成了一个白痴。就是这一刻,在那个时候,是温兆伦把邵美琪推下了火车,这让贾敏成为电视上最不幸的角色之一。贾敏的不幸和爱荷华的不幸是有区别的。相比较而言,贾敏更无辜,更像受害者。在整个故事中,贾敏是完全无助的,可能正是由于他自身的积极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爱荷华的不幸是偶然的。如果当初肯没有意外发现那封信,没有逃离婚姻,悲剧本来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如果没有小概率的空难,艾奥瓦和父母生活在马来西亚。虽然很遗憾他们没有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时间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最终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贾敏是不幸的。当时遇到佑康,她就死了。她不是被佑康杀了,就是自杀了(其实她也有这个打算,还写了遗书)。阿华运气不好。发生了很多不吉利的事情,结果他陷入了悲剧,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