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可以分成养生体育项目(五禽戏、八段锦之类)、实用体育项目(礼乐射御之类)和娱乐体育项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对运动的重视。儒风小编为广大国学爱好者搜集整理了古代十大娱乐体育项目。其实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人类似现代曲棍球和保留球等活动。只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体育项目不为现代人所知。以下主要以几个代表性的娱乐方式为例子。

1、风筝

风筝古称飞鸢、风鸢,是一种历史悠久、十分普及的传统民间娱乐体育活动,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2、泛舟游玩

对于古人来说,乘船旅游去浏览风光要比陆地行走舒适多了,而且自我荡桨,伴随清风绿水,欣赏湖光山色,更有无可比拟的愉悦之感。因此,泛舟成为古代人游玩赏景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先秦时期,泛舟作为一种娱乐手段已经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诗经·邶风·二子乘舟》有云:“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水上风光的妩媚早已开始招唤游人了。汉代人凿池引水,其目的也常在于为自己提供泛舟娱乐的条件。《汉书·元后传》曾记载:“成都侯商……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棹越歌。”豪富之家为了增加娱乐项目,把平时在陆地上的游戏移到了舟船之上。到南朝时,泛舟还被公众约定为节令活动。宗懔《荆楚岁时记》就说每年元日到月终,各地均有“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的习俗,参与之人,不分男女。王籍《人若耶溪》诗所云:“艅膣何泛泛,空水***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反映的便是当时泛舟赏景的行为。

3、秋千

秋千是中国标志性的女子体育活动,古代贵族妇女们常在庭院内荡秋千。同时,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秋千是一种在高架上系绳板摇荡的运动。秋千在中国产生很早。史载其原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娱乐活动,先秦时传入中原。在汉代秋千是皇宫中嫔妃们的游戏。魏晋南北朝时逐渐盛行于民间。组织专门由女性选手参加的秋千比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

4、蹴鞠

蹴鞠

蹴鞠又称蹋鞠,宋明时期也称圆鞠、筑球等,是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竞赛性蹴鞠分为两队进行比赛。东汉人李尤在其《鞠城铭》中描写了比赛的情况:“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以阿私;”

5、象棋围棋等棋类

象棋的前身是六博,也叫做陆博。两人相博,每个人有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6、牌类游戏

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四十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种花色。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他下庄,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纸牌游戏“斗地主”的打法。

7、流觞曲水

“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觞就是杯,即投杯于水的上游,任其流下,停止在哪里,那么正坐在旁边的人就要端起酒来喝光,同时赋诗一首。觞一般是由角质或木质等轻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浮于水上;另有一种陶制的杯,两边有耳,称为“羽觞”,“羽觞”比木杯重,玩时则需要放在荷叶或木托盘上。

8、斗鸡

早在春秋时就相当流行,传承至唐代,风靡一时,并形成了主要于清明时斗鸡的习俗。斗鸡,又称咬鸡、打鸡和军鸡,属玩赏型鸡种。斗鸡是中国古老的珍稀鸡种,其外貌威武雄健,生性好斗,是历代贵族观赏之物。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