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如何教会孩子乐观比勤奋更重要?
“做人要乐观“,”一切都会好的!” 港剧金句也说:做人,最重要就是开心。“乐观”在今天似乎已被滥用。
既然乐观人人想要,可为什么悲观的乌云一直飘在头顶?乐观是先天的吗?还是后天可以学习的?
带着这些疑问,小编阅读了《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并整理了读书笔记。这本书260页,***21.5万字,读完以下内容精华分享大约需要8分钟。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建人。
1998年塞利格曼以最高票数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在就职致辞上,塞利格曼发出了令整个心理学界为之震动的倡议:“心理学自弗洛伊德以来始终关注的是人类病态阴郁的探究,心理学家们热衷把-8提高到-2,而我的目标是把+2提升到+6。”
数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将塞利格曼的致辞演讲作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塞利格曼在新作《持续的幸福》中说:“我期待在2051年,全世界的成人中,有51%的人可以实现蓬勃人生,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登月计划”。”
1
什么是悲观,什么是乐观?
你要想在困难的处境中改变具有破坏性的想法,就先要了解悲观和乐观各自是什么。
在遇到挫折或者暂时失败时,你是无助放弃还是斗志昂扬,关键在于你的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
解释风格就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会散播习得性无助,你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三组狗相继放进箱子,接受轻微电击。
之前被教会用鼻子控制电击按钮的狗进入箱子后,几秒钟之内就发现可以跳过矮闸逃避电击;
未受过任何训练的狗进入箱子后,也在几秒中之内跳过了矮闸;
而之前另一组经历过无论怎么做电击都不会停的狗,进入箱子之后一直都停留在有电击的一边忍受电击,什么也没做。
这种无论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想法成为习惯之后,就会形成习惯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放弃反应。
悲观的核心是无助感,这种无助感让你觉得不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现状。悲观思维让人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持续很久。
反观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失败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把不是自己的错误也揽到自己身上。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乐观的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普遍性和永久性是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它们控制着你的行为,你的无助感的持久性以及无助感涉及的层面。
人格化控制着你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悲观的人全都怪罪自己,乐观的人会从环境或旁人身上分析原因。当好的事情发生时,悲观的人归功于环境或旁人,而乐观的人会肯定自己。
积极心理学长期研究表明,不论是习得性悲观,还是习得性乐观,都是在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养成的,而孩子的解释风格会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
● 孩子每天从父母身上学到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如果父母是乐观的,孩子也会是乐观的。(例如“老爸老妈数学细胞少,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
● 孩子听到的批评方式也会影响他的解释风格,如果这些批评是永久的、普遍的、内在的,那么他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转向悲观。(例如“真是笨到家了啊!你是马尾豆腐提不得呀!”)
● 孩子早期生活经验中的巨大变故。如果这些事件好转了,他会比较乐观,如果这个变故是永久和普遍的,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悲观的种子。
本节小结
每个生命降临于世都是从无助开始,但人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人为选择和控制的,例如选择你的思维模式。
悲观和乐观都是思维方式,都是我们可以了解并做主的。
习得性乐观这种思维方式不论孩子或成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且小的时候学会了,终其一生,都对无助具有免疫力,所以教孩子乐观,与教孩子勤奋和诚实一样重要!
2
乐观的人生为什么精彩?
1988年美国游泳名将Matt Biondi参加汉城奥运会时各大报纸以预测Biondi可以拿多少块金牌大作文章,他参加了7项比赛,而媒体的大肆渲染让人们都觉得Biondi可以饱览7块金牌。
Biondi的第一项比赛是200米自由泳,他得了第三名,让人们失望。
第二项比赛是100米蝶泳,又以一臂之差获得银牌。
记者在采访时毫不留情开始抨击Biondi,并对接下来的5项比赛大表怀疑。
而4个月前Biondi和队友一起做归因风格实验,他的分数就属于乐观的前25%,同时教练在训练中也模拟挫折情境,例如Biondi的100米蝶泳游了50.2秒,教练却告诉他51.7秒,Biondi露出非常吃惊和失望的表情,因为他很少游这么慢。教练让他休息几分钟后再游,这一次他游得更快, 50.0秒!他的解释风格是非常乐观的。所以虽然前两项比赛没拿第一,但教练对他拿金牌很有信心。
Biondi果真在后来的5项比赛中拿到了5块金牌。
乐观的解释风格让人在压力之下表现得更好,更努力地去尝试,使人们从挫折中快速恢复。
乐观者可以发挥出已有的甚至是超出潜能的表现,而悲观者的表现则在其潜能之下。
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能力或才能是学业或事业成功的关键,但一位作曲家就算是有莫扎特的天分和强烈的成功动机,如果他认为自己并不擅长作曲,他还是不会成功。他的悲观想法会让他很容易放弃。
精彩的人生需要坚持,一种遇到挫折也不放弃的坚持,而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坚持的灵魂!
开始时能力、动机跟坚持一样重要,但时间一久,被拒绝地越来越多时,坚持就变得比前两项更重要了,而乐观会造就你的坚持。
本节小结
乐观虽不是万灵药,但它可以保护你不受抑郁的侵害,免疫系统功能会更好,身体更强健,它可以提升你的潜能表现水平,它是一个令人愉悦的精神状态。
3
如何习得乐观?
第一种是转移注意力,第二种方式是去反驳悲观的解释。从长远来看,反驳更有效。
就像无助感会被习得一样,通过不断练习,乐观也是可以学会的,并且一旦学会了就会一直伴随你。
方式一:转移注意力
1、开始悲观乱想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试试这个方法:拿起一个小物件,仔细研究它几秒钟,把玩它,尝一尝,闻一闻,用手指弹它,听听它的声音。
2、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安排一个时间去想它。比如,一个念头翻来覆去时可以对自己说:停住,我不要现在想它,我要等到今晚六点再想。
3、当消极想法一出现,立刻把它写下来。消极想法利用反复思虑的特性提醒你它们的存在,写下来,它们就失去了萦绕在你心目中的目的。没有目的的东西是没有威力的。
方式二:开创乐观的ABCDE
A:Adversity 不好的事
B:Belief 你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
C:Consequence 你的感觉以及依照这些感觉所作出的行为。
D:Disputation 反驳
E:Energization 激发
以现在生活中常见的节食举例,凯蒂已经节食两星期了,今天下班后和同事出去喝一杯,吃了薯条和炸鸡。吃完以后,凯蒂认为自己破坏了节食计划,前功尽弃。
凯蒂对自己说:“今晚你的节食努力都报销了,你真是没毅力。只要和朋友聚会就受不了诱惑胡吃海喝,他们也一定认为你是个一事无成,不能坚持的人。哎,既然过去的节食都毁了,干脆把冰箱中的冰淇淋蛋糕拿出来,痛快大吃一顿算了。”
然后等凯蒂真把蛋糕吃个精光时,节食计划真的前功尽弃了!
其实最开始吃了些炸鸡薯条(Adversity 不好的事)和后来的大吃(Consequence后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的是凯蒂对自己为什么吃炸鸡薯条的解释(Belief 想法、解释)— “真是没毅力,一事无成、不能坚持的人”—非常悲观的解释风格,凯蒂的结论也很悲观“节食努力都报销了”。事实上节食并没有前功尽弃,但是永久性、普遍性及人格化的解释使凯蒂放弃了。
而改变心理反应(Belief)最好的工具就是反驳(Disputation)。我们在遭受挫折时对自己说的话可能和不怀好意的人说的话一样毫无根据,我们的自我解释常常是扭曲的,它们是过往不愉快的经验,例如童年的冲突,严厉的长辈,苛刻的教练或者老师,同伴的妒忌等造成的不合理的思维习惯。
我们不要因为这些声音来自我们自己,就认为它们一定是对的。它们不过是想法、念头而已。你相信某个想法并不代表这个想法是真实的。
所以很重要就是退后一步,让你与你头脑中悲观的解释保持距离。反驳最大的作用就是检查自己的反射性想法是否正确。
还是回到节食的场景,如果凯蒂反驳自己的自动化解释,这件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等一下,我在酒吧没有大吃大喝,吃了点炸鸡薯条,但我没吃晚餐,所以平均起来,我可能只超过了一点点热量而已(非灾难性的暗示)。只有一个晚上多吃一点并不代表我意志薄弱,想想看,我都坚持两个星期了(证据),这证明我很坚强。此外,也没人会计算我吃了多少热量的食物,事实上,好几个朋友看到我都说我瘦了。
最重要的是,即使我吃了我不应该吃的东西,我也不应该继续破坏我的解释计划,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方式是不再去想这次犯的错,继续努力节食(激发)。
对一件不好的事情的悲观反应往往是过度反应,你要以一个侦探的姿态去搜寻证据证明了你扭曲了事实,一般你都能很容易找到,因为真相就在你身边。
通常一件事情的发生不会只有一个原因,而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既然有很多原因,为什么偏要挑最永久、最普遍、最人格化,杀伤力最强的原因呢?
你的任务是要打破这种杀伤力很强的习惯思维,训练自己去找各种原因,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特定的、非人格化的原因上。
此外,有些时候,你的消极想法是对的,例如节食计划中要避免高油高脂肪食物,但这种情况也可以使用“Decatastrophizing 非灾难法”的暗示问问自己,会有多坏的影响?一个晚上多吃了炸鸡薯条就是前功尽弃了吗?
本节小结
好消息!
习得性乐观不像节食,很容易坚持下去。
一旦你发现自己心情不好,焦虑生气时,听听你对你自己说了些什么,在心里走一遍ABCDE,如果有时间写下来最棒,反驳悲观思维,把它踩扁,不让它再露头!
▼由此得到▼
悲观反应是过度反应,虽然这种反应很普遍,但这并不表示它是可以接受或者生活必须是这个样子。
如果你知道有不同的解释风格可以选择,你在挫折来临时会准备得更好。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