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的发展历程
京都地区的开放,通州可谓得风气之先。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立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就在通州,始称八境神学院,后即改称潞河书院,潞河中学,以“师资优良,环境优美”著称。潞河中学内有“协和湖”,水面开阔,夏可游泳,冬可滑冰,也构成京都的特殊风景。
潞河通航持续影响着现代京都生活。开设在通县东大街的清真糕点店大顺斋,就是晚明崇祯年间,从南京随漕运北上的回民刘大顺创设的,现在仍以老店名店驰誉京津。通州大顺斋明清初创时,不过是烘制糖火烧等小吃的小店。到现在,这种火烧仍是名品,年上市量竟达20万斤以上。
现代一些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师和专家认为,对大首都周围的水系,不但应注意防治水害,还应关注水利;因此,疏通潞河,给首都北京开一个出海口,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如今,潞河基本上是指北京潞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