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还能活多久?
上周,成都电影院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电影院宣布推出午休服务,平日开放时间为12-14,广告语写着:找对地方,中午睡个好觉。
同日,珠海李富华店、上海瑞虹天地店等7家英皇UA电影城宣布终止营业,宣布从165438+10月22日起终止营业。
这两则看似毫无关联的新闻,再次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同一个话题上:电影院的生存状态。
灯塔专业影院商业版图最新数据显示,10月30日全国影院只有4377家,165438,全年最低。
由于特殊的市场状况和各种原因的影响,当前行业产能下降,影片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了作为行业下游的影院的经营。这种情况下,影院如何应对?看似新鲜的午睡服务,以及近年来众多影院推出的剧本杀、演出活动等新业态,能否为苦苦挣扎的影院闯出一条新路,或者至少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这是业界和关心中国电影产业的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个标准电影院的投资大多在654.38+00万元左右。在正常市场中,通常需要五年才能收回成本。近年来,影院行业竞争激烈,受疫情影响,收回成本的周期可能更长。这位经理说,电影院的成本要素包括放映设备、租金、影楼装修、座位等。一个标准的电影院至少有6个厅,大约有65,438+0,000个座位。“基准投资成本1,000元每座,高档的可以2万元每座,低档的可以几千元每座。”如果影院有IMAX等特效厅,成本会更高,一个IMAX厅的成本高达654.38+00万元。电影院开业后,后期的运营成本和设备维护更换都需要钱,有的电影院一年租金上百万。65438+10万个座位,深圳深业上城店有9家电影院,1814个座位,投资成本达到2000万左右,以目前的票房收入来看,确实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