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邓小平请贺龙出任体委主任,贺龙:毛主席让我干我就干
贺龙元帅有一句口头禅: “毛主席要我干,党中央要我干,我就干!” 他和毛主席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对于党也保持着无限忠诚。
1952年,他从西南军区调任回到中央,担任体委主任。 让一个从战场上走出来的将军 , 不去管士兵反而去搞 体育 ,到底是为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南地区还有很多土匪作乱,贺龙同志带领队伍进入四川歼灭10万多敌人。
西南各省解放之后,他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司令员,对于大西南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52年9月份,他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中央的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邓小平,当时他正在中央辅助周总理,他表示给贺老总找了个好差事,希望他能够出马。贺龙询问: 什么事?
邓小平表示:中央政务院决定组建 体育 运动委员会,当时中央领导希望能够挑选一位将军来担任体委主任。
后来有人提名了贺龙, 周总理也表示贺龙非常合适,希望让他来担任体委主任。
让一个打仗的西南军区司令员去担任体委主任,分管 体育 工作,工作内容的转变还是比较大的,贺龙听了之后并没有急于反对,反而又问了一个问题: 那毛主席的意见呢?
邓小平深知贺龙对主席的看重,早早就经过了主席的同意,他回答: 毛主席也觉得你最合适!贺龙听了之后,当即表示:中央叫我干,毛主席要我干,我就干!
11月15日周恩来在中央第十九次会议上宣布任命贺龙为体委主任。
1953年4月,贺龙离开西南来到中央主持了第1次全国 体育 工作会议。
这样一位有才能的大将军,当然也不可能单单只让他去管 体育 ,到了9月份在第1届全国人大时, 贺龙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副主席 。对于国家的国防建设经济建设,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曾协助周恩来多次出访欧亚各国。
贺龙虽然身兼数职,工作忙碌,但对于体委依然非常上心,走马上任之后他也立马开始做实事,不辜负主席对他的期望。
要说为何主席希望他来出任体委主任,也和他曾经的一段经历有关。
贺龙出生于1896年,家庭贫困,很小时候读了几年书,后来辍学跟着爷爷习武练功,小小年纪的他却嫉恶如仇,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
1914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军,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曾先后三次被抓入狱,但始终坚贞不屈。
1916年,他靠着两把菜刀在家乡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两支步枪,并渐渐发展壮大,组织起了一支农民武装,在周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毛主席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之后,辗转过程中,士兵内部充满着消极情绪,感觉前路一片黯淡,毛主席就提到了贺龙的故事。
他表示:敌人有两只手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手两只脚, 贺龙同志靠着两把菜刀就能拉起一只队伍,反抗敌人,如今我们不仅有菜刀,我们有武器也有几百人的队伍,还怕什么失败和挫折。
士兵们听了毛主席的话,再想想靠着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同志,也受到了激励,队伍军心稳固,大家有了继续战斗,反抗到底的决心。
1936年冬天,毛主席和贺龙在陕北第一次见面,两位湖南老乡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毛主席对于贺龙评价极高。
贺龙领导指挥的贵州乌蒙山回旋作战非常绝妙,通过左突右转,利用狭小缝隙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打破了敌人的计划, 走出来的时候士兵并没有多少折损,还是1万多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贺龙对于毛主席也非常崇敬,1929年,他被困在茫茫大山中, 就听说了毛主席在井冈山领导游击战的16字诀,当时就决定到井冈山寻找党组织。
1936年,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之后,贺龙就一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主席对他也十分信任,多次委以重任。
贺龙早年习武,他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也非常看重, 在反围剿战争中他经常鼓励战士,下了战场也不要忘记锻炼身体,还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武术,进行射击投弹等军体项目的训练。
他坚定地认为打游击就是在和敌人赛跑,想要超越敌人,就必须拥有强悍的体魄,想要拥有强悍的体魄就依赖于平时的训练。
毛主席曾在延安提出 “锻炼体魄,好打日本” 的号召, 贺龙在晋绥抗日根据地组建了战斗篮球队,以此响应。
贺龙认为打篮球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如果一个士兵可以打三个小时的篮球,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战士;如果能够打六个小时,那绝对是个好苗子!
当时根据地条件艰苦,根本没有像样的篮球场, 当时篮球架球框全部都是自己做的 ,好不容易搞来的篮球因为打的人太多,很快就出现了破损, 战士们只能缝缝补补继续打。
后来还有战士直接用破布棉花捆在一起做成篮球, 这种篮球根本不具有拍打运球的功能,只能互相传递、投篮,但即使如此,战士们也玩的很开心。
当时,战士们还组成了一支篮球队,取名为“战斗篮球队”。在背心外面用布条缝上了“战斗”两个字。
这支篮球队伍还与当地一所师范学校举行了篮球友谊赛,通过这场友谊赛也改善了大家对于***产党的印象,从那时起,贺龙就与 体育 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前期,大家对于 体育 并不是非常看重。体委这个部门也不是什么重视的政府部门。
贺龙到此任职之后就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一定要练好排球,篮球足球三大球,给中国摘下东亚病夫的帽子,否则自己死不瞑目!
当时因为连年战乱,北京城内连一所像样的 体育 馆都找不到,贺龙派人找场地又和技术人员联系, 终于在1955年4月在城内修建了北京 体育 馆。
在他的带领下全国先后建立了38个 体育 馆,国内 体育 事业初具雏形。
当时国内也缺乏 体育 人才 ,他不拘一格寻找 体育 运动员教练员,很多流落海外的 体育 人才也在他的感召下回国效力。
1952年, 傅其芳 曾代表香港夺得了乒乓球亚洲冠军,当时他就有了回国效力的打算,贺龙得知之后亲自邀请,并帮其解决了各种手续问题。
1953年春天, 傅其芳 加入了中国乒乓球队,1957年3月,他代表中国拿到了乒乓球锦标赛的铜牌。
1958年起, 他被贺龙元帅亲自任命为乒乓球队总教练,开发出一套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
1961年,北京拿到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主办资格, 中国乒乓球队此次也替国家拿到了三个冠军、4个亚军以及8个季军,成绩斐然。
在贺龙担任体委主任14年的时间里,中国 体育 事业渐渐发展,也为将来的 体育 强国打下了基础,他对于我国 体育 运动事业作出的贡献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