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的相关考试
壮语文水平考试是我国少数民族语文标准化考试的首次探索和尝试,是广大壮族地区和人民语言生活、教育、文字推行、文化保存与传承的大事,对推动壮族地区精神文明和文化创新发展乃至国内各兄弟民族规范发展本民族语言、促进民汉双语和谐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考试对象:具有南宁、百色两市户籍或在南宁、百色两市辖区内工作、学习的自愿参加壮语文水平考试人员。报考人员不受职业、学历、年龄等限制,可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报考相应的等级。
考试内容:包括壮语文基础知识、组词造句、阅读理解、翻译(壮译汉、汉译壮)以及作文等方面,以测试壮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测试壮语文基础知识为辅。
考试等级划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考试方式: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及格标准、统一信息管理和统一等级证书。各等级考试均采用书面语(笔试)形式进行。 鉴于蒙、藏、维、哈等多个民族均拥有一个或多个民族语卫视,许多壮族人也希望能开通壮语卫视,以满足广大壮族人的母语需求,许多网民甚至在网络上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政府部门能开办壮语频道,但中国无壮语频道。
广西卫视(汉语台)有短短的《壮语新闻》节目,但也是掺杂了大量汉语的播读汉语稿件,不少人士担忧长此以往壮语的发展情况。
一些县级电视台有壮语节目 如田阳电视台有《壮语新闻》,但事实上使用的是汉壮混合语,甚至是用壮文拼读的汉语 文山电视台综合频道《文山壮语新闻节目》则在招聘壮语节目的主持、播音及翻译时就写明“限文山州世居壮族,男女各1人” 广南电视台正在筹备 2007年10月,香港语言学会出版发行了《壮语教程:中国西南语言文化的田野记录及复兴》一书,引起了海内外语言学界和民族学界的反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壮语文教材在香港公开出版发行。
该教材在香港大学试用了3年,普遍反映良好。参加选修“壮语与壮族文化”课程的学生,有大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还有教师以及博士生导师,除了语言学系的师生外,还有化学系、社会学系、艺术系、商学院以及医学院的学生,香港科技大学也有一些教师参加学习。有关专家认为,该书不仅对语言学、民族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编辑学、社会学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启发意义,是语言学家、翻译工作者、学校师生研究和了解壮族语言文化难得的工具书或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