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牛“钉子户”郭解是怎样搬迁的?

郭解是汉武帝时期的“游侠”,他个子矮小,精明强悍,年轻时是个纯粹的暴力主义者,心狠手辣,动不动就掏刀子跟人玩命。此外,他还造假币、盗古墓、贩私盐,净干些见不得光的不法活动。尽管郭解干过的不法活动数不胜数,但每次都能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为打击各地的游侠与豪强,中央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郡县中财产超过三百万的大款统一拆迁,一律搬到离长安不远的茂陵去守坟。按说郭解的家庭财产不符合标准,可是鉴于郭解在当地实际社会势力非常庞大,这位潜在危险分子很让当地政府头疼,因此拆迁名单上也出现了郭解的大名。郭解不想“被搬家”,于是他成了“钉子户”。

他没有采取静坐、告状、上访等常规手段,也没找负责拆迁的基层部门说情,而是积极打通上层关节。要说这郭解还真是手眼通天,居然被他疏通到了汉武帝的小舅子、大将军卫青那里。卫青跟汉武帝说:“郭解家里很穷,不符合迁移的标准。就不要搬了吧?”汉武帝顿觉狐疑:“一个平头百姓,连你卫大将军都出面为他讲情,他这脸可真够大的,朕觉得他不穷。”不查能行吗?!这可倒好,郭解成了皇帝重点关注的最牛“钉子户”了。

在西汉帝国一把手的亲自“关照”下,家产不足三百万、穷得惊动了最高层的郭解,胳膊拧不过大腿,成为强迁政策下的牺牲品。拆迁的最后期限很快就到了,郭解不得不搬家,当地百姓都去给他送行,光送的盘缠就多达一千万钱。

胳膊拧不过大腿,历史上最牛“钉子户”了就这样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