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派尔大教堂的历史沿革
施派尔大教堂,也称作凯撒-玛丽亚大教堂,由德国皇帝康拉德二世斥资建造,建筑过程自1030年至1061年历时30多年。此教堂曾于1689年被毁,大厅部分于1758至1778年间修复,西侧建筑于1854至1858年间重建。1981年,该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134米进深的主教教堂在德国乃至全世界罗马式建筑中最宏伟并最具代表性。
这座教堂同时也是皇室的最终归属地。唱诗班席位的下面,是保存完好的未经改动的地宫,那里埋藏着8位德国皇帝和国王,4位王后及几位大主教。
然而1689年的施派尔城火灾几乎摧毁了整个教堂,其中大厅主体建筑在1758至1778年间方使修复原状。室内壁画于1846年-1853年完成,而西侧建筑在修复过程中则采用了新罗马风格。在教堂正门前,矗立着容积为1560升的主教圣杯,那曾经是城市与主教权力范围的界标。在教堂南侧的花园里,有一座被称为橄榄山的雕塑,它所在的位置曾经是教堂十字型基础的中心。 法兰克尼亚王朝(萨利安王朝)的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在1030年下令建造施派尔大教堂,目标是建立一座欧洲最大的教堂,但是他甚至是他的儿子亨利三世都没能亲眼目睹大教堂的完工,直到他的孙子亨利四世时的1061年大教堂才得以交付使用。传说康拉德二世先是为BadDurkheim的Limburg修道院奠基,然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骑马来到施派尔为大教堂和圣约翰教堂奠基,为了将建造大教堂所需的石料和木材运送到施派尔,还特意挖凿了一条从普法尔茨森林通往莱茵河的运河。
大教堂动工将近20年后,亨利四世下令推倒了其中一半的建筑,为的是能够实现比原先设计更大的规模,教堂的西楼楼顶被拆除,建筑增高了5米,并根据当时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将木质平顶换成了浅色的十字形穹窿。教堂的东楼则被完全拆除,重新铺设了8米深的地基,东楼的钟楼穹窿是当时典型的罗马样式。在亨利四世去世的1106年新教堂终于竣工,大教堂长444罗马尺(1罗马尺约合31厘米至34厘米),宽111罗马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
施派尔在当时仅有500个居民,为什么亨利四世会在这么小的一个城市建造那么大的教堂,这是有着他特别的政治原因: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仅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也认为是宗教世界的领袖,由此导致了他与教宗圣额我略七世在继位权纷争中激烈的政治矛盾,施派尔大教堂的规模和气势就是为了彰显皇帝宏大的政治权力抱负。 1689年,施派尔在大同盟战争中遭受法国军队的进攻,市民们将他们的家具搬到大教堂中,希望这样能够免于被法国军队烧毁。几米高的家具堆在大教堂内,但并没有因此而幸免,法国军队依旧焚烧了家具,浓烈的火焰高温使得教堂西楼穹窿倒塌,而东楼在火灾中得以屹立未倒,教堂内的一部分皇室墓冢被法国军队破坏并洗劫一空。18世纪后半叶,施派尔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重修大教堂的西楼,新楼被建造成巴洛克风格,但它仅仅安稳了约60年时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施派尔大教堂再次成为人们政治攻击的目标,暴动的人们损毁了教堂内的所有圣坛,1806年人们又打算将大教堂完全拆除,所幸得到美因茨主教JosephLudwigColmar的阻止。拿破仑的法国军队还曾将大教堂作为他们的牲畜圈、粮食和物资仓库。
拿破仑溃败后,大教堂得到重新整修,1818年起成为主教府,1846年至1853年德国画家Johannvon Schraudolph受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委托,为大教堂绘制了一组Nazarene风格的湿壁画作品,而保存至今的教堂内西侧的作品则是1854年至1858年间完成的,它们被认为是19世纪的大型作品,路德维希一世甚至相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施派尔大教堂内的绘画作品是最大的。 20世纪中叶,施派尔大教堂经过了一次全面整修,按照当初的罗马样式,但又与当时的罗马样式不同。在1960年代的这次整修中采用了一项新技术,保存完好的湿壁画被取下,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特殊织布上保存,仅有主窗上的19平方米大的湿壁画被保留在原处,整修中还将摇摇欲坠的砂石柱被注入水泥加固。在当今的建筑学文献中,施派尔大教堂被作为“以现代古迹保护标准来进行复原整修”的范例。1996年起大教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修,预计将持续到2015年,耗资也将达到2600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