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 读《挪威的森林》随笔
生是可知的疆域
死是不可知的王国
生是死的偶然
死是生的必然
生是灵魂与肉体的并行
死是灵魂与肉体的绝别
活着就应该
不以死惧生
不以生害死
人们越是惧怕死亡,就活的越怯懦。人们因为孤独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独,在冥冥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因果,正如《挪威的森林》里所说的:“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不同年纪、不同境遇读同一本书,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触,就如一千个人心里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所理解的渡边彻。人们要靠记忆来慰藉、靠倾诉来释然、靠平静来概括、靠回首来彻悟,一旦真实得活着,那不真实也变的真实了。生活中总是悲喜交加,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这就是人生必然中的偶然,它总是让一个人经历些许的生离死别,尔后彻悟人生。
村上春树的书里总会有些隐喻的事物,正如《挪威的森林》里“井”的存在,它其实就是一个连接生和死的中转站,失去了相爱的人,人们就会无望的坠落于可怕的死亡之井。作者赋予“井”某种引力,让那些心中存在着“井”的人们都产生了关联, 在小说中,叔叔17岁自杀,而姐姐也是在17岁开始出现反常,木月死了,直子的姐姐也死了,最后直子也自杀了,但直子的死是作为完美的牺牲品,是具有其巨大的存在价值的。“井”对她来说就是死亡的一种征象,她出现的地方总是阴暗诡秘,“他们在死一般寂静的杂树林里行走,是为了寻找那口从没人能找到的井,不小心掉下去就会没命”,所以最终,直子觉悟了自己的不可调和性,坦然走向死亡。而初美的井却是永泽掘开的,宿命般的爱情。初美独自处在井底一端,而永泽给予的又太过稀少,所以她在知晓无法逃脱之后选择了死亡。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绿子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挖开了渡边心中的井,使他得到了救赎。“井”隐喻的是:人们内心的黑暗以及对待生活没有希望的一面,是希望之光照不到的地方。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井,但是我们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而当我们失足落进去的时候,一切都已来不及,只有死路一条。落到这口井里的人,有的一下子摔死没有什么痛苦,痛苦的是那些没有摔死的人,看着死亡一点点临近而没有一点办法。这又何尝不是比喻了两种迷失自我的的人?一种人不幸“落井”对生活彻底的绝望,而另外一种“落井”的人心里清楚自己落了井,又没有一点办法,眼睁睁的看着希望远离自己,死亡渐渐临近,对生活充满绝望的同时又充满希望的人是最受折磨的。
直子所代表的是“死的本能”;绿子是“生的本能”;主人公渡边徘徊在“生”和“死”之间,最终回归到“生”所代表的现实世界。他经历了那么多,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他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价值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生活中孤独培养了抑郁,抑郁衍生了死亡。每个人都有着病态的一面,有着他人无法理解的痛苦。而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状况是,有人藐视痛苦,更多的人却是被痛苦紧紧的束缚,此时死亡就是一种另类的解脱,而活着则是一种等待,一种漫长的等待。书中,生命在不断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变得异常诡异,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测的成分也就越来越大,死去的人其实一直活在回忆里,从不曾消失,生活流逝的时光里人们有意无意地将它隐藏。原以为,那份感觉会一直鲜活不变地伴随以后的人生,但它着实经不起岁月的磨蚀。唯有在某一个瞬间,一个类似的场景唤醒了你的记忆。如同,渡边在时隔十八个春秋后,因一首《挪威的森林》乐曲而想起了记忆中那些模糊的故人,回首往事总有一份新的领悟以及淡然的释怀,猜不透的,在回忆里找到了答案。
村上春树的死亡观是纯粹干净的,他描述的所有死亡都绝对不拖泥带水,并且平平淡淡,甚少有大幅情绪的变化,死亡就是死亡,没有什么特殊的。《挪威的森林》里极其细腻的人物和场景描写恰恰表现的是活着的困惑,成长的迷茫,在书里死亡已经不再是生的对立面了,它已经与生浑然一体了。书中充满了对生的迷茫和死的思考,认为生死同根,死是生的一部分,二者不是对立的,甚至生与死的中心更倾向于死。死亡是如此简单,不过是一时之苦,转瞬间就能跨越这道门槛,迈入另一重世界。那里不再有伤痛,不再有忧愁,是永恒的平静, 生命如此寂寞,死亡才是他们温暖的归宿。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对于亲者,明明渴望且知道需要给予他们体贴、美好和爱护,可到头来反倒经常容易伤害到他们。反而对于一些陌生的人,往往施之以惠,柔情似水。在各种场景中人们无不显示出很幸福,至于他们是真的幸福还是仅仅表面看上去如此,就无从得知了。想要告诉你的是:“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人们总是在撕扯中挣扎着前行,也许我们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也许当我们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我们会很痛苦,会觉得那是一道道过不去得坎。但当我们回首过去,看到当时那些天大的事就那么过去了,就觉得没有过不去得坎,也没有解决不了得事情,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努力的去解决问题,一切都会过去,活着就是在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死亡面前,人只能被动接受,死亡来了,本人无法抗拒,外人没法改变,除了悲痛,只有接受事实。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在生的正中央,一切事物都以死为中心,不停地旋转着,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苏醒的过程。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生中困惑与不安,或许是因为他们把人生复杂化了,活着,其实就是最简单化的人生,也是人生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对人这种群居动物来说,比较几乎是所有不幸和幸福的源泉。从生到死,我们永远活在比较中,比成绩、比学历、比升迁、比车房,比谁的关系更硬……我们常常对未来产生莫名的恐惧,生怕成为吃灰的落伍者,生怕成为被嘲讽或者被怜悯的弱者。我们总在试图被别人尊重,不断用成就来刷屏,向周围的人提示自己的存在。真实的生活是阳光之下,或多或少,人们都在表演,往往美好而幸福;阴影之中,不为人所见的,才是真实,往往丑陋而不堪。生与死这两种本能的对立中,死的本能最能体现本能一般属性,回复到原生状态,因为人的原生状态便是生命尚待开始的状态,即生命开始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死的本能实际上表示生的初始,是生命周而复始,是这个循环链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死亡和生命是相互连接的,死亡是生命的开始而不是它的结束。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生与死,是每个生命都需要面对的,勇敢的人不是没有害怕,而是愿意面对恐惧,死亡是必然的结局,我们不必恐惧。死亡关联着一些不定性的原则,它是最终的,是未知的,也是自然的,不是我们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示并做为一种经历去亲自面对的事。人最大的痛苦便在于不能接受,无力改变,活得比死更加艰难。表面上人们畏惧死亡,其实真正害怕的是独自面对一个全然未知的领域所带来的无边无际的虚无与孤独。人在真正明了了生与死的关系之后,便不会再恐惧在任何时候来临的死亡。用心去感受生活,生活就会给予回报。最终,我们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地去生存、生活,并能意识到我可以积极的认识到生命的美丽,并且感激剩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