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人物简介
朱大可
朱大可,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武平,汉族。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新世纪》周刊、财新网专栏作家。
朱大可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他思想前卫、睿智,话语闪耀着理性、激情和启事的光辉。他用独特的话语方式——“朱语”对中国文化现状和社会弊端制造了许多激烈的、尖锐的批评;他学识渊博,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守望文化现状的理性和深刻,对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茅盾文学家得主麦加曾这样评价朱大可:“他让有些人害怕,因为他拒绝媚俗;他让害怕他的人依然对他心怀敬意。”“他就是安徒生笔下那个喊出‘他什么也没有穿’的孩子!”
2006年9月号《凤凰生活》杂志,推出“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朱大可入选,被誉为“中国文化守望者”。
2014年6月,朱大可推出20余年学术研究成果《华夏上古神系》。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多种学科工具,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中文名:朱大可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7
职业:、学者教师、批评家
毕业院校:悉尼科技大学
主要成就:发现并证明全球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中国文化守望者”
代表作品:《华夏上古神系》《流氓的盛宴》《燃烧的迷津》《孤独的大多数》“朱大可守望系列”(5卷)
个人履历
1983年7月,朱大可从华东师大毕业,被分配至上海财经大学汉语教研室工作,讲授“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与所学专业和研究领域不符,加上失去了大学时代的人文环境,他的心境转向压抑,“失去了方向,心灰意懒,无所事事。”此间,除了一篇《电影系统论》,他几乎中止了所有的写作,蛰伏了近两年之久。
转机出现在两年后。1985年,朱大可受邀参加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文艺批评新方法研讨会,“这改变了我的未来。”这次盛会几乎云集了中国当时最优秀和最走红的人才。而朱大可则是“无名鼠辈”。回去后不久,他的第一篇诗歌评论《焦灼的一代和城市梦》问世,并于1986年发表在著名的前卫杂志《当代文艺思潮》上。
“这篇文章完全背离了批评的一般准则,很幼稚,但有杀气,充满奇思怪想,与其说是在阐释他人作品,不如说是在自我卖弄。”对于这篇当年引起文学界普遍关注的文章,朱大可自己并不以为然。
1986年,他发表《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该文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钟惦斐撰文指出:“朱大可的文章很有闪光处,除了作为理论的概括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把电影作为文化现象,表现了对整个社会和文艺的责任感。”
之后,凭借一系列文学研究和批评文章,朱大可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并且奠定了自己的先锋批评家地位。“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啊,狂得要死。”他说,在很高规格的学术会上,也可以藐视与会者,自己随性说一通,然后当场退会,“得罪了很多人,因为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
“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我是独生子,精神上极度渴望自由和独立,打小就自己跟自己玩,孤独惯了。”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单上,评语里总有“骄傲自满”这几个字,“老师总希望我‘戒骄戒躁’。”如今,朱大可很少与人争论,他觉得“那个没意义,浪费时间而已。”他说这个的时候,还是露出了被小心藏起来的傲气。
朱大可今年50岁(2007年时)。“其实我40岁就知天命了。”他端起茶,嘬一口。“我是很有争议的人,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他低头又抬头,“其实,争议是最好的状态。没有争议才是不正常的。我为下个世纪写作,因为历史是最好的评判者。”(摘自《怀尧访谈录》)
主要著作
朱大可代表性著作包括:《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记忆的红皮书》《神话》等。主编有《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大型文化年鉴,中文版八卷,日文版名为《中国文化总览》)《文化批评》(为中国学术界首部文化批评教材)等书。
1《记忆的红皮书》
朱大可的话语,被许多人称作“朱语”,是一种感性和理性交织的隐喻式书写,多年来受到许多青年读者的喜爱和模仿。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诗歌、散文、随笔和小说的大部分精华的集成,其中一些篇章堪称现代汉语的杰作。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邃见解,被编织在绚丽而坚硬的语体里,形成独特的叙事一阐释风格。书中图片亦是隐喻式书写的延伸,不仅能够满足读图时代的视觉需要,而且暗含耐人寻味的文化密码。在文化垃圾泛滥和阅读焦虑日益严重的时代,本书具有不可忽略的典藏价值。
2《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
本书深入探讨了盛行于当代中国的流氓话语现象。当代中国分为两个社会,一个是国家社会,另一个则是无秩序、无信仰、无权威和无道德的流氓社会,它以离开土地的两亿流民为基础,成为当代中国的隐形属性。本书以身份理论为逻辑前提,以流氓话语为对象,以酷语、色语和秽语等为分析元素,对渗透在各种文化样式(小说、诗歌、美术、音乐及大众文化等)之中的流氓叙事模式,展开了全面深入和独特新颖的阐释,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流氓话语的基本特征。读罢令人耳目一新。是流氓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近年来中国思想界话语研究的罕见收获。
3《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八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同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该系列文化年鉴日文译本为《中国文化总览》,由日本好亚出版社出版。)
在与当下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打交道的过程中,编者试图真正有效地突入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立立场和批叛精神作为这张“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批评文选”刻录着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标高;“关键词”的纬线标识出公***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文化事件”的经线,则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由此描摹出来的年度文化的全息图像,应该全貌或局部,并通过它确认文化个体的“自我”方位,从而得以以更清澈的目光洞察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位及其走向。在这张虚拟的文化“地图”上行走,人们将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相遇,在观察和打量中,呼吸到这个时代的精神气息。
4《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刀锋文丛》
本书收录了著名批评家朱大可1999-2004年这五年间的大部分较有影响的文学、文化和时政批评文章。所有文章均曾公开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等著名媒体上,其中一些作品曾经引发广泛争议。作为中国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之一,朱大可迄今仍然保持着犀利而深刻的风格,与他的神学、神话和文化阐释学研究相比,他的文化批评更具“杀伤力”,并因此而有“一剑封喉”的美誉。朱大可的批评方式和话语风格,对90年代以来的“愤青主义批评”产生了微妙影响。
5《话语的闪电》
作为当代中国最有知名度的文化学者之一,朱大可的文字数量并不多,但他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有重要的创见。《话语的闪电》收录了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最有代表性的13篇论文,包括《空心的文学》、《燃烧的迷津》、《甜蜜的行旅》等,这些文字充分显示出了作者锐利的思想和开阔的视野。朱大可的言说方式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也许是不合时宜的,但他独特的话语风格,确如“闪电”,能以劈开精神的难题,照亮时代的苍白。
6《逃亡者档案》
在“文化批评”的领域,朱大可始终以标新和立异的风格成为文坛的异数。在这本书中,他试图以尖锐的语言揭破文化的迷津,以激越的智慧拷问历史的神话。面对种种文化现象,他自信地走到台前,指指点点,揭秘纠偏,宣称事实背后的真相,宣称:“我要审判。”
7《十作家批判书》
这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把获取了不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
8《孤独的大多数》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话题兼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朱先生以公***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倾情讲述了在时代变动下个体与时代的精神孤独:信仰与信义沦丧的“世态孤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话语孤独”,浮华盛世下寻找灵魂皈依的“文化孤独”他在行文间不时流露出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关切之情,并由此创造了文化的孤独意象:孤独,也是向文明攀登的一道阶梯。
9《文化批评》
本书是中国学界首部文化批评原理,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现状,全书涉及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文化符号生成与读释,神话与文化意识形态,身份、权力和文化认同,身体与性别,器物文化与生活方式,空间政治和文化地理,时间与记忆,感官文化等论题,全面阐述西方和本土文化批评的主要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分析工具。
10朱大可守望者书系《神话》《审判》《乌托邦》《先知》《时光》
《神话》《审判》《时光》《乌托邦》和《先知》等5部文集,其素材选自两个方面,其一为朱大可已经出版过的旧作,如《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记忆的红皮书》等,其二是一些从未结集出版的文章,分为建筑、器物和历史传奇等三种母题。它可能会面对更为广泛的读者群落。
相关言论
1关于文物市场的言论
2011年6月,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撰文称,眼下文物市场的博彩化,是古器物及其文明传承的最大悲哀。赌场效应制造出一大堆超级赌徒,而无法培育器物文化的热爱者、鉴赏者与保护者,更不能转换为推动中国文化复兴的良性动力。朱大可认为,一方面是文物价格的惊天哄抬,另一方面是总体文化价值的崩盘,这种对比形成了尖锐的讽喻。文物市场和紫禁城的故事向我们证实,残剩的历史文化资源,已经被肆意侵吞、炒作、瓜分、消耗、贬损和荼毒。
2关于鲁迅的言论
在《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中,朱大可写到:“鲁迅死前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并在该文原稿上立下了著名‘遗言’。这一‘遗言’全部以否定句式写就,与其说是向家人作告别演说,不如说是他的最高宣言。鲁迅利用这个言说时机进行了最后的审判--判处这个肮脏的殖民地乌托邦和自己一起死亡。由于这份‘遗言’的出现,一种我称之为‘仇恨政治学’的意识形态诞生了,并对中国的二十世纪政治运动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看来,鲁迅提前公布他的‘遗言’,是企图将‘个人事务’或‘家族事务’公***化,也就是试图将其转换成一个重大的政治纲领。它表明,在经历了长期的摇摆之后,鲁迅终于置弃了已经残剩无几的爱语(这种充满绝望的爱语在‘野草时代’曾是鲁迅的基本话语姿态),也就是彻底置弃了爱的情感及其伦理,成为一个纯粹的仇恨主义者。耐人寻味的是,由于利用‘个人遗言’的话语策略,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文献中,鲁迅巧妙地规避了他过去一直赞同的***产主义运动(许多鲁迅研究者都在竭力回避这一事实)。显然,任何对以爱恨交织并饱含着人本主义色彩的马克思学说的爱戴,都将令鲁迅从这种极端和无爱的仇恨立场后退,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朱大可在访谈《我就是鲁迅的孩子》中说:"反思鲁迅,是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整体反思的一部分。我一直坚持要把早期的北京鲁迅和晚期的上海鲁迅分开。北京鲁迅无疑是现代中国最杰出的作家,他的《呐喊》《彷徨》《野草》《坟》和《故事新编》,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但上海鲁迅却是需要反思的。他在晚年失去了爱,只剩下仇恨,他的晚期仇恨政治学被人利用,成为历史暴力的话语源泉。这是鲁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鲁迅本是复杂的人性组合体,他的单一造型误导了民众。应当把鲁迅还原成人,而不是一尊完美的金刚神像。这方面我有深切的教训。我不是完人,我惟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自我调试——一方面保持文化批判的力度,一方面避免人身攻击。这是一种平衡游戏。我时常感觉自己像一个体操运动员,艰难地行走在话语的钢丝上。鲁迅和胡适都是杰出的原创者,而不是守望者。还原和重新认识鲁迅,就是要正确地清理他的话语遗产,过滤掉不健康的部分,复兴他所发动的文学事业。
3朱大可的器物研究言论
关于宝剑:这真是英雄辈出、光芒四射的年代。大批剑客在江湖中诞生和死亡,他们的鲜血谱写了古典剑学的瑰丽篇章。最不可思议的暴力,与爱情、友谊、勇气和终极关怀一同生长。眉间赤,那株身影弱小而孤独的小树,却成为一座坚实的纪念碑,向我们昭示生命扩展的全部可能性。最坚硬的事物与最柔弱的生命,结成了神圣同盟。(摘自《宝剑:站在利刃上的精灵》)
关于铜鼎:王室对民间和大自然的狂征暴敛,加剧了社会冲突,一种叫做“铜鼎综合症”的政治疾病,在商代开始蔓延,又随着“九鼎”传染给周人,并且在周幽王那里再次恶性发作,导致西周帝国的败亡。沉重的铜鼎改变了汤人的广阔战地,使之被迫彻底放弃游牧的习俗。经过数百年的农业驯化,彪悍的猎人变得无限温存起来,它甚至不能抵抗犬戎这样的小型游牧部落的袭击。铜鼎与其说是社稷稳定和谐的象征,不如说是国家灾难和病变的征兆。但随着铁器时代的成熟,皇帝跟民众的分歧日益严重。就在武帝统治的时代,规模巨大的民用铁器托拉斯已经形成,少数铁器制造商垄断了整个远东地区的生产和销售,而铁器成了农业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用以生火的立体支架再度出现,鼎的支足沦为画蛇添足的累赘。八千年前的锅子获得了重生,但它的材质已由陶土变成了生铁。铁锅彻底取代铜鼎,成为百姓灶台上的主体。在历经近千年的“铜鼎综合症”苦难之后,鼎器黯然退出了华夏民族的历史空间。锅就此回到了它的原初形貌。它本来就是人民的器皿,从属于柴米油盐之类的平凡事物。由于锅的起死回生,美食不再为统治者和贵族所专有,而是成为人民餐桌上的日用品,重新散发出美妙的世俗气息。而鼎则变成一种美妙的帝国记忆,它时常闪现在皇帝的梦里,展示着昔日政治筵席的浮华场景。(摘自《南方周末》2007年2月15日)
关于灵玉:玉的道德化完成于春秋儒家集团。在周王朝日益衰微的背景中,儒家学者形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学家团队,他们的赞美惊天动地,把玉推举到道德象征的高度。他们描述玉的质地坚硬慎密,色泽皎洁冰莹,性情温泽细润、声音清越舒远。这是罕见的誉辞,儒学和玉学就此结成了坚固的联盟。他们的作为,为玉学在历史中的延展,提供了卓越的样本。玉所承载的世俗伦理语义是如此宏大,令先秦的道德哲人感到了无限惊喜。我们被告知,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恭敬谨慎地拿着玉圭,好像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仿佛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这不是出自对王权的敬畏,而是一种不同寻常的道德表演,旨在宣谕儒家和玉的生命联系。孔子是卓越的演员,他要藉此向世人演示人与器物的崭新关系。玉不是神器,而是君子灵魂的凝结物,散发着士人知识分子德行的浓郁香气。越过玉的形态和气质,儒生看见了自身的端庄面影。玉就是士人精神投射在矿物上的伟大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