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6个月孕妇心脏骤停 全国首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保住胎儿

29岁的小美(化名)患有重度心脏主动脉瓣狭窄,本不宜怀孕,但一心想当妈妈的她不顾医生提醒和家人反对,坚持做了孕妈妈。

然而,怀孕24周时,小美的心脏出现“罢工”迹象,危及生命,必须马上手术。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但医生表示术中需让小美心脏暂时停跳,这样就会威胁到胎儿的生命。一时间小美及其家人,面临到底是保孕妇还是保孩子的难题。

近日,沈阳一家医院完成了这场“生死考验”的罕见手术,创造了生命奇迹。

最痛抉择:孕妇心脏骤停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医生曾经告诉小美怀孕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绝对禁忌,也就是说,她的心脏状况无法承担怀孕的“重任”。

小美不顾医生提醒怀孕后,随着月龄增加,心脏负荷也不断增大,先后出现了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得已紧急入院救治。

在医院,经心血管外科、妇产科联合会诊,专家们明确诊断小美为主动脉瓣狭窄,并且认为病情再发展很快会出现心衰,孕妇和胎儿都有可能因此失去生命,必须尽快做心脏手术。

但是,要进行心脏手术,小美和家人就将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是先放弃腹中的胎儿,再进行心脏手术;第二是选择保住胎儿,同时进行心脏手术,但手术难度高,胎儿也要面临保不住的风险。

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尹宗涛介绍,心脏手术本就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手术,像小美这样胎龄达到24周的更是极为少见,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人造泵代替心脏泵血功能)下进行,手术时需要心脏停跳、降低体温,减轻全身氧耗,以达到保护患者各脏器功能的目的。

这种情况下,手术中任何操作都要慎之又慎,稍有不当,均会危及患者和胎儿的生命。无疑,这场特殊的手术对孕妇和胎儿都是一场生死考验。

全国首例:孕妈闯过生死关 创造医学奇迹

手术前,该院心胸外科、妇产科、麻醉科、先心病内科等学科为小美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并与患者家人充分沟通了围手术期孕妇和胎儿的巨大风险。

为保全两条生命,专家团队对麻醉用药的选择、手术期间胎心监测、心脏停搏液及灌注方法的选择等诸多细节均做了周密的计划。

3月8日上午,由尹宗涛主刀,麻醉科主任刁玉刚带队督战,妇产科副主任曲冬颖术中监测胎心,加上手术室护理团队和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团队全力配合,所有人***同度过了从心脏停跳到复跳惊心动魄的时刻,最终化险为夷,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当天,小美就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后第8天复查,患者心脏彩超和胎儿彩超均正常。

尹宗涛介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高孕产妇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这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特别是实施保住胎儿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胎儿及孕妇都 健康 恢复的病例在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可以说,该手术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技术空白,堪称全国首例。

同时,医生提醒广大育龄妇女,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在准备怀孕之前应向心血管专科医生及妇产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怀孕。怀孕后,一定要做好各项产前检查,以防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