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长春是怎样用道情演唱皮影?
诞生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在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和曲牌,逐渐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
影子戏最早诞生在2000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腔”,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1843年出生在甘肃庆阳环县的解长春,9岁进入私塾读书,10岁便跟随堂兄学习道情演唱。他禀赋聪慧,刻苦好学,从师不久就能担任主角。
他不仅要通晓剧中生旦净丑、善恶忠奸的演唱道白和后台乐队的吹拉弹等,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还要瞻前顾后和总揽全局。
解长春13岁时,他离开师傅另组戏班,开始独立的艺术生涯。在领班初期,他就以一丝不苟的演唱态度和娴熟活泼的演出技巧、浑厚清晰的道情唱腔,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好评。
1862年,解长春在陕西定边进入当地的戏班,演唱皮影戏,并创新了将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戏演唱。解长春在陕西从艺期间,他接触过不少大的当地民间戏班和演员,艺术造诣大为提高。他广交艺友,留心汲取当地一切艺术营养。
同时,解长春还将环县皮影戏的不少优秀表演手法传入当地,使两地的皮影艺术在不少方面得到融合。加之他高超的技艺及唱功,不久便被艺人们奉为宗师。
只要有空闲时间,解长春便给陕北艺人哼唱陇东道情皮影戏,希望环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陕北安家落户,但因为多种原因,他当时未能如愿。
解长春晚年的时候,因为思乡心切,他便回归环县故里。当时,他虽然年近花甲,仍然喜欢唱陇东道情,并乐此不疲。他联合旧时的艺友,重建了解家班,为乡亲们演唱道情皮影戏,并常常带领戏班到陕北、内蒙古等地演出。
陇东道情皮影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用皮影的形式演唱道情剧目,形成了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相统一、有形有声、可视可听的完整演唱艺术。
特别是道情,它要与新的演唱需要和当地群众的接受习惯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充实与完善,最后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陇东道情。
特别是明清以来在道教音乐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二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
解长春对陇东道情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刻研究,同时结合长期的艺术积累,他萌发了对旧道情皮影的唱腔及伴奏乐器进行改革的念头。他综合前人的唱法,吸取了其他地方戏曲及民歌的养分,创造了一些新板路和唱法。
同时,解长春又受蒙古族乐器的启发,将原演奏使用的二弦改为四弦,四弦成为陇东道情的主奏乐器,且增加了笛子、唢呐、水梆等。
后来经过演唱实践,这些改革获得了成功,它使陇东道情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彩,乡音更浓,备受观众欢迎。
在这期间,解长春还根据历史故事和其他剧目改编、移植了不少剧目,留传下来的有《忠孝图》、《苦节图》、《日影塔》、《善恶图》、《蛟龙驹》、《九华山》等,成为陇东道情皮影戏的保留剧目。
解长春在60岁后,为使道情皮影后继有人,他非常重视艺徒的培养。当时甘肃环县一带有不少青年拜解长春为师。
解长春满腔热忱,精心传艺,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艺徒的培养。他的艺徒中较知名者如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4人,被群众称为解长春的“四大弟子”。
解长春毕生致力于道情皮影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新,在群众和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被推崇为环县道情皮影大师和奠基人。
在解长春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进入了兴盛时期。此后道情唱腔又发展为东、南、西、北四路,其中许元章、耿颢贤、史学杰、敬廷玺等人,便是各路唱腔的著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