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中学的历史沿革

澄海中学创建于1915年9月,是粤东地区最早的县级中学之一。1914 4月,澄海县开始设立现代化小学,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然而,当时澄海没有中学,大多数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在时任澄海县县长陆的支持下,说服主任李士铎报请省政府批准在澄海老教工部(现澄海区公共剧院)设立一所中学。学校于2005年9月竣工,并由县长陆题写澄海中学竣工。第一任校长是李景廉。未来十年,教学楼、礼堂、图书馆、宿舍和操场将逐步增加。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学校于5月成立学生会,领导学生抵制日货、反对卖国条约、宣传新文化。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师生召开报告会,组织宣传队下乡动员农民成立农民协会,11年杜任校长,澄海中学被命名为澄海县中学。学校聘请了进步教师并开始招收女生,开创了男女同校的先例。1926年春,王接任校长,决心改革,建造更多的操场,并筹集资金扩建校舍和图书馆。1927年4月,国与国的合作第一次破裂。国民党军队包围了澄海中学,逮捕了党员中* * *生产和倾向于* * *生产党派的师生,学校关闭,师生四散。1930年秋,澄海中学逐步复课,后创办两年制师范学校,第二年改为三年制师范学校。1935年,澄海中学改为四年制师范学校,附小。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于1939年登陆潮汕地区。澄海县于6月沦陷,澄海中学的校舍被夷为平地,教室和教具被毁。学校搬到饶平福山设立办公室,尽快复课。1940年,澄海中学迁回澄海,由校长朱主持,并选择庙、广智小学旧址(今澄海区苏北中学旧址)开学复课。1942,澄海中学创办的第一所高中。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张琳和东丽,澄海中学停课。1944年,澄海中学再次搬迁至饶平浮山,借用东关乡十余间祠堂和两间私房,临时转为教室,艰难地继续办学。1945抗日战争胜利,澄海光复。俞模拟校长回到澄城探索学校旧址,发现已是一片废墟,于是临时借用边生医院(现澄海中医院)作为临时校址。但由于空间狭小,不足以容纳全校师生。为此,成立了新校舍设计委员会,选择澄海龚雪旧址(即现校址)作为新校址,并委托建筑公司派工程师谢先生对校舍进行勘察和设计。6月6日,1946澄海中学奠基开工。但由于资金短缺,直到1949才建成校门、12平房教室和一个礼堂,学校才勉强继续办学。1951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继续修建校舍,并将县政府旧址及与其相邻的十余间平房划拨给澄海中学,并将金城巷的几间华侨房借给城中作为学生宿舍。随后几年,解放前修建的教室、礼堂和学校办公室相继落成,田径场、科学馆、图书馆、食堂、医疗室和学生宿舍相继建成。1953,澄海县中学更名为澄海县第一中学。1966,文革开始,澄海一中更名为澄海红旗中学。随后,澄海中学被叛军打砸,师生被赶出校门,城中停课。此后,学校大楼一直闲置。1969 65438+10月,红旗中学撤销并入澄海延安中学,学生回到城中学校教学楼上课。1969年8月,澄海延安中学更名为澄海中学。1978,澄海中学被定为县重点中学。65438年至0979年,由于澄海中学实验室条件差、设备不全,科学楼由政府出资、泰国校友出资兴建。但由于资金不足,只建了三层就停止了施工。1984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金城巷的华侨住宅归还给华侨业主,学校没有学生宿舍,学校建了一栋五层宿舍。从65438到0989,政府投入资金继续建设科学大楼。同年,由城中香港校友会捐赠的退休员工活动室“序乐园”也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1994 65438+2月,澄海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流学校。1992以来,由于城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使用近50年的老平房校舍已破旧不堪。在政府的支持下,城中区重新规划了校舍布局,并邀请建筑专家、原校舍设计者谢先生和林生建先生对校舍改造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开始实施城中区校舍改造工程。政府拨款作为启动资金,泰国、香港、深圳、广州等等。到1997,项目一期和二期工程全部完工。除校门外,大部分旧建筑被拆除,并相继建成了瀛南图书馆、春晖楼、长海楼、泽芳楼、三乐楼、食堂和餐厅综合楼、第二和第三学生宿舍、景兴楼和凤栖楼。之后,三期扩建工程启动。1998 9月,澄海中学停止招生。2000年7月,澄海中学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毕业。2000年9月,澄海中学停办并转型为高级中学。2008年4月,澄海中学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和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确认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