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的水系与地形特征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是由西、北、东三江汇聚珠江所挟带的泥沙,沿流途经数千年的沉积而在中下游形成40~60米厚度的冲积平原。并陆续在新会、顺德、番禺、东莞和南海的西樵山及广州以南的桂岛等地出现较大的居民点。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由西江、北江两个三角洲构成的古珠江三角洲逐渐连成一片,并与其后成陆的东江三角洲相连从而形成现代的珠江三角洲。而由于珠江三角洲处在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因而农牧渔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之势。

扩展资料:

地理位置: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外地质、地理、水文、水利工程学界便对珠江口是否存在三角洲的问题众说纷纭,后来,否定说一度占了上风,其主张者不乏重量级的中外学者。

如瑞典水利专家柯维廉只承认广州至澳门一带有沙堆积的小规模三角洲,称为“广州三角洲”,而当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瑞士教授德罗菲斯和哈安姆则干脆宣称没有珠三角,后来成为著名地质学家的陈国达也是当时“否定说”的支持者。

百度百科——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