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影衍生品卖不好?是丑还是贵?
国内现状
如果你是喜欢电影衍生品的消费者,你会发现很多家电平台的产品栏目很久都不会更新了,因为真的没什么好更新的。事实上,魔兽三大山脉、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一直占据着这些平台的首页推荐,但只有零星的用户评论,甚至一些高价商品也从未卖出。
对于这样的消费,我们需要探究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目前,中国电影衍生链条上的所有从业者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设计师需要争夺一些黄金版权,制作公司需要退单,卖家需要演出佣金,最上游的版权人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和摇摆。
从上图可以看出,相比华北地区稳健的衍生品产业链,处处受制:大量的国民IP分散在各个公司手中,藏于雪中;设计生产者担心风险,不愿意接触国货;除了手机壳和马克杯,消费者很难接受更贵但更好的衍生品,只剩下不敢公开销售产品的电商和挤满人叹息的影院商品区。
但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还是会有那么几颗“希望的火花”,不断挑起行业观察家对中国电影衍生品崛起的憧憬。
就像这两年发生的那样,国产动画电影的每一次爆款都会引发业内对衍生品的讨论,但一两次爆款真的不能让市场看好,因为只要“赶一波”的概念还占据主流,我们就不可能有一个全局的、长远的产业规划。衍生品的繁荣仍然遥不可及。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电影产业带来了太多惊喜,但为什么没有让电影衍生品走向成熟?
互联网产品,如团购、在线选座,让越来越多的人看电影,也间接为衍生品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红利,如易购的电商平台、聚集粉丝的社交平台。
但仍然无法解决盗版问题和上游内容的缺乏,即使大量海外优质衍生品进入国内市场,消费环境依然冷淡。
市面上最畅销的电影衍生品主要来自两种电影:奇幻电影(科幻、奇幻、魔幻、奇幻)和动画电影。而中国受限于电脑特效,在奇幻电影中并不占优。截至2065438+2007年7月,中国票房超过5000万的动画电影有85部,其中国产动画只有32部。
拨乱反正
“根据NPD报告,美国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业总收入的70%。仅2015一年,好莱坞电影衍生的玩具收入就达57亿美元,是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的83%。反观中国,内地电影收入的90%至95%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电影市场收入结构很不均衡,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极低。”
如上图所示,立马年报中的授权商品包括企业品牌、卡通造型、电影娱乐、运动品牌、休闲品牌、艺术品六大类,而我们所关心的电影商品则是横跨在卡通造型和电影娱乐之间。卡通造型不仅包括动画电影造型,还包括卡通造型和漫画造型。电影娱乐类不仅指院线电影,还包括美剧。
在中国市场,实体CD(蓝光、DVD、原声)的租赁和销售市场几乎消失了。从此,中国电影衍生品70%的负担似乎只能交给玩具行业了。
但是每部电影的类型和受众都不一样。即使是票房差不多的好莱坞电影,也会导致其他收入差异。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文字著称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销量达到77亿,略高于其总票房,而《星球大战》中玩具的销量则超过其总票房50亿。区别很明显。事实上,对于很多好莱坞电影来说,衍生品的收入仅仅局限于后续的流媒体和DVD销售,作品并没有很长的生命周期,所以所谓的70%也无从谈起。
虽然国内很多报道都提到了中国电影衍生品的产业规模,但几乎都是推算出来的结果。就连全球授权协会也没能划分出电影衍生品的单品数据。
上图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对于《美国队长》来说,可以认为是电影衍生品,不是漫画衍生品,也不是游戏衍生品。但是,有些商品不清楚。比如《熊出没》的院线电影上映后,这一年《熊出没》的玩具销售额有多少算电影衍生品销售额,多少算动漫衍生品销售额?电影衍生品的销售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这是不清楚的。
电影衍生品和动漫衍生品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在国内的一些报道中,提到日本动漫《海贼王》和《火影忍者》随处可见,而中国的动画片《熊出没》、《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有可观的衍生品销量,都是业内人士学习的榜样。但是概念混淆了。动漫衍生品和电影衍生品其实是两回事。
漫画火起来之后是动漫,动漫火起来之后是衍生品,如此日积月累的大量粉丝,给了动漫衍生品行业足够的发展时间,并且清楚的知道受众有多少,能接触到哪里。即使动画不再更新,人气下降,衍生品依然会出售,忠实粉丝会在10周年、20周年等纪念日限量购买珍贵衍生品。
这近千集的动画片,对孩子反复“洗脑”,陪伴了十几年,是电影无法比拟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电影完成之前,衍生品的开发就已经开始了。从许可方到制片方和销售方,没有人知道这部电影是否会成功。如果一炮而红,那就是商机的丧失。但是,如果货做好了,发现影片冷门,对制片方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可以看到,大部分衍生品销售曲线都是随着电影的火爆而来,一旦放映,库存就再也不会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