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卿说:《琅琊榜》中有哪些跟真实历史相关常识
赤焰案的原型
《琅琊榜》故事的根由,是赤焰逆案,而这个故事的原型,最大的可能就是西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
而一代贤王萧景禹,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子,皇后卫子夫的儿子,素有贤明之称的废太子刘据。萧景禹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和历史上的这个人,几乎完全相似,都是心怀理想主义力图改革,同时也是和父皇产生了很多冲突,最后被小人陷害,被冤杀的皇子。
历史上由于刘据和小人江充有仇隙,遂陷害太子,而《琅琊榜》剧中是因为萧景禹一心想要裁撤悬镜司,和夏江结仇,遂被陷害。
而刘据的舅舅(卫青),也跟林帅一般,都是当时汉朝军方的灵魂人物,功勋彪炳的同时也被皇帝所忌惮。而且,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而卫青也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这个在《琅琊榜》中的情节类似。林燮娶了皇帝的妹妹晋阳长公主,皇帝娶了林燮的妹妹林乐瑶为宸贵妃。
而在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自杀,皇后卫子夫也是死于自杀,这场滔天大案中,皇长子刘据的几位子女均被杀害,只剩下一个孙子,曾在官狱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是成了一代明君汉宣帝,这个情节在《琅琊榜》中也有相似描述,那就是庭生的经历,只不过后来的庭生没有当皇帝,而是成为了功高震主的长林王而已。
巫蛊之祸,逼死了一个贤明在外的太子和卫皇后,株连数万人。
而赤焰一案,死了一代贤王皇长子和生母宸妃,金陵城血流成河,大肆株连。
而且,虽然历史上没有类似梅长苏这样的为巫蛊之祸翻案,可是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历史上的汉武帝最后下了轮台罪己诏,建了思子宫,主动认了错,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君王级的反省罪过的诏书。
而《琅琊榜》中,由于梅长苏的筹谋,逼迫梁帝最后也下了诏书,重审赤焰案。
最终的结果都是,冤情大白天下。
三司会审
在《琅琊榜》大概出现过两次三司明堂会审。
第一次是靖王滨州侵地案,刑部,大理寺,廷尉司三司协理。
第二次是私炮房一案,蔡荃要求三司明堂会审,以证实朱越清白,结果被皇帝压下去了。
三司会审,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
但是在《琅琊榜》里,这三司有明显错误。
三司,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又称三法司。到了汉代,演变成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然后唐代时,又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
到了明清,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而《琅琊榜》里,廷尉司改为都察院,更为合理一些。
朝堂辩礼
《琅琊榜》第11集中,谢玉刷了一个小手段,令礼部尚书陈元直就范,因此以礼字出发,想要使得越贵妃复位,结果被誉王手下御史弹劾,最后引出朝堂辩礼。
朝堂辩礼,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不少次,从董仲舒罢黜百家以后,儒学成为学子的正统学科,由于儒家的经典太多,大儒们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交流又少,因此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学派。
而朝廷为消除分歧,就会举行朝堂辩礼,这样的辩礼在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不少次,其中比较著名有西汉石渠阁会议、东汉白虎观会议等。
三省六部制
《琅琊榜》的朝堂,基本上是走的三省六部制这样的一个路子,在历史上,在隋唐时期完善,一直到清末,都是在这样的一个制度框架下。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每部又各辖四司(蔡荃,刑部主司),***为二十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