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材有哪些?
在笔者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有海外教材《铃木教程》、《信崎小提琴教程》、《霍曼》,以及国内教材《小提琴初学者和初级小提琴教程100天》。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教师充分了解这些教材的特点是非常有益的。
①铃木教程
铃木教程作为知名的小提琴教学体系,是初学者进入小提琴殿堂的一扇温暖而贴心的大门。在铃木的家乡日本国内,定期举行大型音乐会,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聚在一起演奏教科书中的曲目。场面相当感人。教程目前在东南亚还是很受欢迎的,笔者在使用中也发现了很多优点。
1.对于基本功的教学,课程突出了耳训练的学习,这也是学习音乐和器乐的关键。同时要求在听视听资料和演奏中反复强调良好的发音练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音乐行进中不断训练学生的听音、和弦转换、节奏对比、节拍长短交替、呼吸放松等,让孩子在自己的演奏中一次又一次地体验音乐欣赏。
2.从教学内容上,课程使用大量短小优美、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小品作为教材。比如小星星,难忘往事,巴赫的小步舞曲等。学生熟悉这些作品,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能很快掌握旋律并演奏出来。独奏和合奏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也是比较适合团体课的优点之一。
3.完整的钢琴伴奏。再短的曲子,都有完美的钢琴伴奏,这对培养孩子的乐感和合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在良好的伴奏下演奏。当他们顺利完成作业的时候,就好像表演了一场简短的表演,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这对于学音乐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作者在使用铃木教程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只有大量的音乐,没有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曲来支撑和加强训练,而且难度的安排是跳跃式的,有些地方不合理。
1,除了练耳朵,缺乏系统的左右手弹奏基本功训练。教材把所有指法都一一标出,妨碍初学者记忆五线谱和指法。他们往往严重依赖有标记的指法,而不用心记住钢琴上的音符、卷名、音的指法,给他们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带来困难,比如换把后的指法、指法、指法。其次,弓的练习不够系统。即使第一册用的是高难度的弓,初学者也不可能直接学会这么高难度的弓。
2.教学内容不够完整。第一,没有系统的研究音阶琶音,音阶琶音对音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音高是弦乐器的基本性能。没有对音高的良好把握,就不可能演奏出好的音乐旋律。二是没有相应的练习曲素材,一些节奏或知识点的教学不够细致,也缺乏强化的过程。
(2)筱崎小提琴课程
另一个日本小提琴课程Shinozaki小提琴课程在香港、韩国等东南亚地区也很受欢迎。这是一门相当不错的初级课程,与铃木课程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1,有更详细的基础训练。它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左手指法,右手拉弓的教学比较系统,适合初学者一个一个的学习。本课程对握琴、握弓、各部分组合的良好动作进行提示和规范,并在教材的每一页逐一画出各部分的正确图解。左手的指法训练也用图解说明,强调日常手指练习,包括手型、手指起伏、手指分离和收敛等,都有系统的加强。
2.有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包括音阶和练习曲。同时更加注重节奏的训练和乐感的培养,重视音乐旋律唱法的训练和耳朵训练。教程里要求的?听音程?等等都得到了提示和规范。教材采用丰富的内容和悦耳的旋律,注重合作。单声部音乐伴奏,大量音乐采用双声部形式,是小组课和排练的良好辅助教材。
3.合理使用教材《凯赛》。这是小提琴学习的传统必修课。通过凯赛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指法和弓法技巧。在集体教学中,冗长枯燥的练习曲教学让初学者很难掌握,老师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所以会很难学。在Shinozaki的小提琴课程中,编者通过缩短凯赛,要求初学者练习一个短声部,选择合适的音乐来复习和强化技巧,为初学者提供了各种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增加学习乐趣。这本教材没有在国内出版,对作者来说是一个遗憾。事实上,与铃木教程相比,筱崎小提琴教程更合理和实用。它的缺点是:
1.在基础训练中,由于小提琴左手指法的手型变化较多,从现代教学和手指的生理条件来看,左手放在指板上时,最自然的手指关系是中指靠近无名指,而不是食指靠近中指。这种情况下,在现代教学中,尤其是小组课中,往往采用先学容易的手型,由易到难的顺序。但是这个课程从一两个手指并拢,其他手指分开的手型开始,难度会比较大,初学者手型也不稳定。
2.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内容比较齐全,但练习曲在最初的学习中过于单薄。一般是通过重复几节来练习,比较枯燥。
(3)“霍曼”
《Homeman》目前在中国仍是广泛使用的教材。作为一本老教材,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但是有扎实的音乐实践感。还需要沃尔法特、凯泽等其他技术教材的配合。作为启蒙课程,霍曼有以下优势:
1,教材内容,以音乐教学为主。每首乐曲都是以两部分的形式演奏的。从简单的音阶到大型的音乐,有两个部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会激起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是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是一对一的课无法实现的。
2.先按照小提琴的四根弦进行课程教学,然后从无降号、一至三、一至三对调号进行系统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每个调号的降号情况,了解降号的作用和意义。对于老师来说,更方便的是把基本乐理的知识插入其中进行讲解。
因为霍曼这门课比较老,也有一些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地方。
1,教材还缺少一定量的练习曲作为基础教学内容,而且整个课程以歌曲为主,没有收录一些传统的基础练习曲,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掌握一些技巧,学习不够系统。教材的选歌在孩子看来很陌生,缺乏童趣。
2.和Shinozaki的小提琴课程一样,Homan的课程中学习手指关系的顺序是从最难的手型开始,所有手指都是分开的。新手手指无力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手指不容易分开,而且不稳定,容易变形。
(4)初学小提琴100天
目前,笔者向同学们推荐国内小提琴教育家张先生的《初学小提琴100天》和主编的《初级小提琴教程》。《初学小提琴100天》是之前的四本下属书?启蒙?、?基础?、?萌芽?、?展望?的副本。广泛应用于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提琴教学中。它的优势在于综合性强,强调循序渐进,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严格。从左右手技巧到音色节奏的教学,非常适合初学者。
1,系统的基础训练,即完善的右手弓教学和合理的左手指位学习。弓是小提琴教学的基础。拉弓技巧是小提琴演奏的关键。良好的弓段分布和弓步。教材中对错弓的学习、连弓的学习、换弦的练习都有极其有益的专题研究。左手指法教学中,前几个音主要学习两指三指的关系,这是手指舒适自然的状态,然后学习难度更大的手形,一个一个增加难度。这套教材通过这种更加合理自然的学习顺序,逐步发展手指功能,为建立良好的音准奠定基础。
2.更全面的教学内容。《100天》中主要有音阶、练习曲、歌曲三个部分,分别编排,供老师选择。
(1)音阶是掌握调性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材同时为初学者安排了大调和小调的学习。通过这种比较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很自然地理解大调和小调的区别。
(2)练习曲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演奏技术。每节课都包含针对性很强的学习内容,由易到难。从最初的每根弦的音符记忆和手指位置,到各种弓、节奏、音型,都有涉及。在后来出版的新版《100天》中,增加了第三基础教学,为以后深造做准备。
(3)之后教材还安排了很大一部分音乐,通过音乐运用和巩固所学的技能。音乐综合体现音准、节奏、弓的学习,初学者的小音乐能让学生在刻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教材《100天》的缺点是:教材中的歌曲难度略大,有些歌曲孩子不熟悉,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同时,早期版本的“100天”中有音视频资料,但后来被取消了。最近发表在新编的《100天》上,使这套教材更加完善。
(5)《小提琴初级教程》
作者使用的另一本教材是梁倩主编的《小提琴初级教程》,也是受益匪浅。其内容更加完整实用,使用周期长,更适合分组教学。涵盖了“100天”的大部分内容。同时包含了接下来四遍的升、降两个八度,小提琴学习必修的wohlfahrt、Kaiser等重要练习曲的内容,以及综合必修音乐,包括Ridinger、Seitz的作品,并有教学指导和内容提示,方便家长在自己的辅导中使用。整个教材可以达到上海音乐学院三年级的水平,避免了购买大量教材造成的重复和浪费的尴尬。在这本教科书中,梁倩先生自己也提到了教科书的缺点。当时由于种种原因,不具备出版音像资料的条件,非常可惜。所以作为老师要配合其他视听资料,让教学更加全面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