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萤火虫之墓》兄妹俩的遭遇让人痛心了吗?
电影《萤火虫之墓》,因为萤火虫,以为是个和侧耳倾听一样清新小美好的故事,竟不知如此沉痛,在战争年代当活着和吃饱都是个问题时,很多挣扎只是延缓悲剧,节子好可爱,好懂事,哥哥好棒,只是哥哥和节子的遭遇让我一直想到奶奶和老韦这一路来的心酸苦楚和不容易。也许我真的错了,真的太骄傲了,太以为是了,生活中那几根鸡毛算什么啊。可我也不敢再看了,有点乱,可能因为在高速堵了几小时没脾气了,希望赶快回到家洗个热水澡,愿心中世界和平。
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姨妈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临组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防空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电影表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信有很多人为清太与节子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实际上我相信高畑勋导演更希望表现的是在战争后人性当中的无知,以及无知可能带来的悲惨命运。在母亲去世后,清太与妹妹节子被亲戚领养。
毕竟是寄人篱下,清太感觉遭受到了亲戚的不公平对待,毅然决然的带着妹妹离开亲戚家住到了河边的防空洞里。倔强的清太带着妹妹独自生活,因为没有食物来源只能去附近的人家讨要食物,在一次又一次的给予后,邻居劝清太带着妹妹回到姨母家,或者去工作,可这些都被清太否决了。遭到拒绝后,清太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不仅偷窃附近田里的瓜果,还在战争来袭的时候偷窃镇上的财物及粮食,甚至为敌军来犯而感到高兴,因为可以饱餐一顿,正是因为清太的自以为是以及无知才导致了妹妹逐渐走向死亡。
节子的声音很可爱,形象也很讨人喜欢,很痛心兄妹俩的遭遇,战争只会让人民受苦,前一刻还在嬉笑嘱托,转身就阴阳两隔,以为只要熬过去就能等到最终的依靠,殊不知早已只剩下自己。遭遇战争的人该有多绝望,先死去的人是痛苦的,可活着的人呢,继续快乐的活着,感觉对不起死去的人。可如果自我了断,亦不是死去之人所期望的。4岁的节子和14岁的清太和像他们一般大小的孩子们,还有好多个明天没见到,就永远见不到了。希望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流离失所,痛苦挣扎,希望每个人都有来得及的明天。
好像是在逃避,每次看这部看不到二十分钟就会退出来,可能是本来就知道这是个悲伤的故事,看到战争,就会想到死亡、分别,一直都不敢去看,这一次硬着头皮看完了,压抑、悲伤的情绪随之而来,我想,这是一部看过一次就不会再看的片子,应该是不敢再看吧。看完除了难受还是难受,节子全程哥哥地叫从开头到结尾,奄奄一息的时候心痛到不想说话。比较下来,我们还是很快乐的,至少没有战乱纷争,没有父母双亡,没有尖酸刻薄的阿姨,没有迫不得已的低声下气,没有让你喘不上气的生活,我们很幸福,也要努力活下去。
每次看完电影总会习惯性的去网上看一看评论,可是这部电影的影评和短评我是真的不喜欢。看到那么多人批判这部电影,甚至是用极其恶毒的语言来戏谑,类似于“我是怎么养死我妹妹的”这种话都能上热评,顿生寒意。一部动画电影为何会招致这些观影人如此深的恶意,爱国情怀的爆棚为何偏偏现于电影艺术方面,为何我看出的不是日本对于二战失败的惋惜,而是导演对战争的讽刺,你我可以不表示同情,但别加戏,面对电影,请收敛恶意。
看完这个电影的感受,就是生在和平年代有多么幸福,清太和节子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战火纷飞,战斗机空袭摧毁了这一切,清太的母亲在战争中死去,父亲做为海军军官征战前线,小小的清太带着妹妹节子,被迫离开,被迫成长,被迫接受这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苦痛,小小年纪尝尽苦滋味,片中暖人心的大概就是兄妹俩,在一大片萤火虫的光的海洋里 ,嬉戏打闹大笑的场景。后来妹妹因为缺少食物营养不良,最终也离开了他,他将妹妹火化,肩披萤火虫的光走着,我本来也很软弱,但我有需要我保护的人,再苦我也会撑下去,哪怕遍体鳞伤,哪怕伤痕的,太沉重了,这个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