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电影制作

加拿大

加拿大统计局将文化部门定义为基于艺术表现形式和遗产遗址的各种活动和产出。基于这一标准,文化统计框架包括传统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创作、生产、保存、组织支持和服务、制造和销售、现代艺术活动和遗产地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等整个经济活动链的供给和需求。具体来说,在北美产业分类中,加拿大文化部门主要指信息和文化产业以及艺术、娱乐和休闲产业。

文化部门相关统计1997加拿大文化部门增加值224.82亿加元,占GDP的3.1%;文化部门就业人员64.07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8%。

在加拿大看到的大多数电影是美国制作的。加拿大几乎没有自己的电影业。但是,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一样爱看电影,从上亿的票房就可以看出来。各大影院都在和美国同步上映新片,从2、3个月前甚至半年前就开始播放电影广告。比如现在电影院在主片上映前都在播65438+2月的圣诞档期预告。新电影上映前电视上也有大广告。在暑假期间,它也是一个很好的节目,大多数电影院都吸引了青少年。

以前提到加拿大电影,大多数人只会想到它的动画片和纪录片。165438+10月中旬,在北京电影资料馆举办的加拿大电影展上放映了五部近年来制作的加拿大故事片。许多中国观众惊讶地发现加拿大故事片如此精彩!

这五部故事片包括《给我自由》、《魔方》、《照亮你的路》、《凯拉》和《神圣的瑞安一家》。这五部电影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制作精良,艺术风格自然大气,体现了导演们对生活和艺术的认真探索,比如电影《给我自由》中,13岁的少女Onna在成长的同时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探索人生痛苦的原因。女导演莱娅-普尔以其精致多彩的电影语言感动了观众。莱娅·普尔(Leia Poole)是近年来颇有成就的女导演,她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备受瞩目:第一部电影《酒店女人》(1986)获得七项大奖,《安妮·特蕾斯特》(1986)和《埋伏的士兵》(1988)。《让我自由》是她的第六部故事片。

的确,在过去的20年里,加拿大故事片逐渐成为国际电影界不可忽视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一些高水平的加拿大艺术电影引起了电影界的关注,其中以德尼-阿刚导演的《美利坚帝国的衰落》(1986)和《蒙特利尔的耶稣》(1989)最为著名。《美利坚帝国的衰落》通过四男四女的自白,描绘了一幅西方世界个人享乐的画面。这部电影使德尼-阿刚成为加拿大最负盛名的电影导演。该片自5月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展映以来,已获得20多个国内外奖项,1986。蒙特利尔的耶稣从宗教的角度观察魁北克社会。这部看似荒诞残忍的电影,是对美帝国衰落中信仰探索的延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卫·克劳恩伯格(David Klauenberger)的1988改编自真实故事的《苍蝇》,恐怖片《死亡圈》等等。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制作了一批具有相当深度的电影,其艺术表达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一些年轻导演和他们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Atom Igoyan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在加拿大家喻户晓的青年导演,1995执导的电影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大奖,1997执导的《快乐死了》再次获得国际大奖。在此期间,大卫·克劳恩伯格导演的电影《碰撞》和《裸体午餐》和他在1980年代的电影一样广受好评。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成为近年来加拿大电影关注的焦点。除了这部电影,因张艾嘉的出现而吸引中国观众眼球的《红小提琴》也表现出了这一特点。故事讲述了一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的故事。三百年,五大洲,每一个接触过这把小提琴的人,都被激起了灿烂的火花。去年制作的《感官五重奏》描述了一栋居民楼里五个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每个人都沉迷于某种感觉,自我封闭,一个小女孩的失踪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早在1939年,为了扶持和发展国内电影业,加拿大成立了国家电影局,负责电影的制作和发行。目前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每年总预算6500万加元,可完成约100部作品。据统计,加拿大电影局迄今已完成9000部电影,分发给全球85个国家。政府还通过加拿大影视公司每年投入3000万加元支持公司拍摄国产电影,另有654.38+00万加元投入电影发行。公司对国产电影的投入最高可达制作成本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