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诗的最后两句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成为杰作?

《离间计》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名作。我见过很多地方的人问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否可以倒过来。很多人从配韵的角度分析,当然不能颠倒。但一般认为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唐诗三百首编成《五绝》),并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贾岛是谁?对于一个能和韩愈玩的诗人来说,推敲格律并不容易,所以如果要从配韵这方面来分析,恕我直言,意义不大,意境也没什么可谈的。这首诗之所以千古传唱,就是结构,这种意境一旦失序就会大打折扣。让我们先看看这首诗:

给缺席的学生留的便条

当我在一棵松树下询问你的学生时,他回答说:“我的老师去采草药了”。但是穿过这些云,我怎么能知道是朝着山的哪个角落呢?。

简单地说,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注意从写作到写作的过渡。这首小诗从写到写的过渡是什么?

当我在一棵松树下问你的学生时:这句话以一棵松树和两个人开始。虽然只提到了男孩,但我们都知道省略了主语“我(贾岛)”。贾岛在一棵松树下问男孩:你的主人在哪里?

“我的老师,”他回答说,“去采药了”:这句话继承了前一个问题,并解释了问题的内容和原因。童子说师父去采药了,贾岛必然会问去哪里采药,不必写出来,直接进入下一句。

但是朝着山的哪个角落:想象一下有人问你去太古里的路。你肯定是一边指着方向一边说在那边,而男孩肯定也是一样,一边指着广阔的山脉一边说但是朝着山的哪个角落。

穿过这些云层,我该如何分辨?:没错。如果你在拍电影,镜头会沿着男孩手指的方向慢慢拉出,映出高耸的山峰。这时,贾岛一定问了很多问题:师父在哪里?你在哪里收集的药?在山顶还是在山脚下?是在前山还是后山?

讲道理,贾导也很幸运能遇到一个脾气好有耐心的男生。如果他想满足我的坏脾气,我告诉你主人不在这里,但他不在。你为什么不试试?

全诗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包括地点、人物、事件和范围。最后还有一句空白的话,意思是:反正就在这雾山里面,去找吧。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叫开放式结局。如果贾岛生活在现代,他一定是一位伟大的导演。他只用了四个镜头,不仅把这段对话写得活灵活现,还把那个从未露面的隐士的样子嵌入了观众的心里。他似乎与面前巍峨的大山融为一体。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真正的隐士的样子吗?

如果最后两句话颠倒过来,那么:“当我在一棵松树下询问你的学生时,”他回答说,“我的老师去采草药了”。穿过这些云层,我该如何分辨?,而是向着山的哪个角落”。读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过渡的结构混乱,逻辑不合理。而以“却向着山的哪个角落”结尾,就不会有“不知云山在何处”的开放式结局,观众的思考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在作诗、绘画和拍摄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留下空白,而不是用密集的信息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