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拥抱的四大前瞻科技,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汽车领域与科技紧密拥抱,科技创新正触发新一轮汽车行业竞争的序幕。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美剧《霹雳游侠》,在那个年代通过电影,人们已经开始展望未来汽车的样子。
细心的你会发现,无论是好莱坞科幻大片,还是紧张刺激的谍战片,似乎都离不开各种高科技的汽车,那些存在于想象之中所谓的“黑科技”,观众的第一感觉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但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前沿汽车技术距离现实越来越近了,特别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汽车黑科技,已经慢慢从虚拟走向现实。
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不再只是一种出行工具,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车展还是消费电子展(CES)上,车企们通过将最新科技整合在汽车领域,构建出未来智能移动生活方式,不断刷新我们对“汽车”的认知。这其中,科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绝大多数传统车企正积极调整战略,探索汽车与科技如何更好结合。
今天马拉车市将盘点那些正在慢慢向我们靠近的汽车黑科技,它们又会怎样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呢?
L5级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目前在汽车领域还属于发展阶段,更多的厂商已经达到了L2级自动驾驶,个别厂商已达到L3级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目前在汽车圈炒得火热,无论是新推出的车型还是中期改款车型,只要是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的,都会把这个当做一个卖点。在特定环境和道路上辅助驾驶员完成操控,虽然可以短时间不掌握方向盘,但却丝毫不能分神,随时准备应对特殊情况接管驾驶。其实目前的L2、L3级别不能算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最多算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而未来将会普遍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自动驾驶,是L5级别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车辆将全由电脑掌控,实现解放驾驶者的双手,你甚至可以在车内工作、睡觉,不用担心随时需要接管驾驶。
不过,目前L5级别在国内短时间内还很难实现,毕竟要考虑多各方面的因素,规范化的城市交通网络,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全面遵守等等,不过,自动驾驶在不远的将来会逐步实现,到那时,将改变所有人的出行方式。
生物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是一个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些主要生理和行为特征对其进行识别。它基于用于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软件组件,这些软件组件允许通过数学算法执行数据分析并重构人的身份并对其进行识别。
虽说生物识别已经不陌生,但如今在汽车领域的生物识别还未得到普及。不过在未来的汽车上,你将会看到大量的生物识别技术,届时我们将告别车钥匙,告别车辆启动按钮。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我们的指纹、面部识别等一系列生物识别技术。与此同时,生物识别技术的全面应用,还会为驾乘者提供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这将更好的预知风险,为驾乘者保驾护航。目前已有少数车企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来降低驾驶者因为走神或疲劳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脑机接口技术
用意念打开电视机、驾驶汽车、控制机器人,这些场景在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但实际上,未来20年,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机器会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
这需要“脑机接口”技术,它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2017年,美国科技狂人伊隆·马斯克成立了神经连接公司(Neuralink),这家科技企业致力于把人脑与电脑连起来,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和任何带有电脑芯片的设备进行交流。2018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也计划开发下一代脑机接口技术,目的是提高军事人员的能力。因为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军事人员通过大脑控制无人机等设备,同时还可以增强军事人员的记忆力等。
试想一下,在未来你只需想一下你要去的地方,通过芯片将你的想法传输在车载电脑中,电脑便自动帮你规划出路线,搭配自动驾驶技术的协同工作,将你送到你所想的地方,是不是想到就很酷。
智能公路
要想实现自动化,智能公路成了现行条件,未来的智能公路可能会采用特殊材质进行铺设,而这样的特殊材质可以实时传输公路上行驶汽车的车辆信息、路面信息、交通情况等。
有相关技术人员描绘了未来的“智能公路”的美好前景:早上,司机启动汽车发动机后,车载大功率计算机也同时被打开,随即从一系列的地球定点卫星那里接收到信息资料。汽车上路后,位置检测器开始工作,电视显示器随时指示出汽车行驶的位置。
车载计算机会分析处理来自公路上的交通监测设备的城区网络信息。这时仪器屏幕便显示出五条通向办公地点的路线,按一下按钮,屏幕即显示出一条红色轮廓的最佳路线。如此一来,有效帮助车辆提升驾驶安全的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交通拥挤。
马曰:
目前,各大车企对于前瞻性技术的研发都是不遗余力,因为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配置功能或者技术革新,掀起新的时代潮流。其中最热门也是大多数人都看好的是和AI结合后的产物,也是汽车逐步智能化后,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之类的高大上应用,也许在当下认可度、实行度还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实现的那一天离我们并不遥远。
随着以上技术壁垒逐渐击破,汽车行业将迎来新的产业竞争,届时,率先实现以上技术量产化的车企,或将有更高的话语权与行业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