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详细资料大全(河南登封风景区)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13公里处的告成镇。它是嵩山风景区八景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历史建筑的一部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了登封观星台,这是中国最早、保护最完好的观星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普建筑之一。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在世界天文学和建筑史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3月4日1961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65438年8月1日,位于嵩山腹地及其周边的历史建筑(少林寺(常住院、楚祖安、塔林)、东汉三阙(太史阁、少师阙门、齐木塔)、中岳庙、宋岳寺塔、惠山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介绍中文名:观星站外文名:登封?天文台?地理位置: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高塍镇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8:30-18:00景点级别:国家AAAAA旅游景区门票价格:40元著名景点:杨仪?姚笛音乐厅?高桌?弹痕周公祠?看着墙?傅锐?杏坛?羊城遗址博物馆保护级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之前必读,景点动态,景点介绍,重点信息,景点美景,景点热度指数,文物调查,建筑背景,建筑用途,建筑风格,治理开发,历史保护,建筑特色,四季划界,旅游信息,建筑位置,文物调查。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7.5。前后庭院分为七个部分,即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影站、大雄宝殿、观星站、天坛庙等。院内仿制安装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建筑背景观星台建于元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距今已有700年历史。它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天文科学建筑。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王勋受命进行历法改革,以恢复农业生产。先是郭守敬创造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组织了史无前例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27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是当时的中心天文台。经过几年的艰苦观察和计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终于在18年(公元1281年)编制完成。《授时历》计算的回归年的周期是365.2425天,是365天5点49分12秒,比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使用的阳历和公历差了一秒,但公历是教皇在1528年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了300年。与现代科学计算的回归年份相比,时间服务的日历只差26秒。建筑用途观星台是高大的蓝色砖石结构,由台体和测量尺组成。台体呈水桶状,作用是“白天参加日影,晚上观看北极星,以便只争朝夕”。观星台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标准摄影测量的实物,而且是自周公土贵摄影测量以来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巅峰。反映了我国天文科学发展的杰出成就,对研究我国天文学和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各种天文仪器:沈括浮漏、正字法、起义仪、景观符号、日晷。除了测量太阳影子的功能,当年的观星平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星等设施。元初“四海考”时,在此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在《元史》中有记载:“河南省濮阳市,北极34度太弱。”(“太弱”是古代的8/12)据孙写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重建元周公庙》,碑文写道:“砖拜台观星。台上有个漏锅,滴水向天。”由此可见,恒星天文台应该是一个具有测影、观星、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的建筑风格为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螺旋踏面环绕的台体和从台北北墙凹槽向北平铺的石月桂两部分组成。台体呈方斗状,四壁为水磨砖。平台高度为9.46米,平台顶部小房间高度为12.62米。顶边长8米多,底边长16米多。平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向内倾斜,其比例显示了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平台顶部的小房间建于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平台的北墙上有两个对称的踏板,人们可以从这里登上平台的顶部。圆形踏面边缘和平台顶部有1.05米高的台阶和护墙,均为砖墙,用石块封顶。为了引导站台顶部和跑道上的雨水,在跑道的每个角落都设置了一个水道孔,水道出口被雕刻成石龙头的形状。在平台北墙的中央,有一条上下直通的凹槽,它的东西墙是分开的,南墙上下垂直,距离诗鬼南端36厘米。诗鬼是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所以又叫“测天尺”。它的表面由36块方形青石板铺成,下部为砖基。诗鬼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桂居住在子午方向。圭面刻有双水道。在水路的南端,有一个方形的注水罐;北端有条带状的排水槽,排水槽东西两端有排水孔。池塘和运河的底部南高北低。注水后,整个水渠可以自己灌满,不用的时候可以把水排掉。在排水槽的下部,有一个接水石座,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上面刻着一个水槽。管理和发展中国的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对古表进行了改革,创造了比传统的“八尺表”高五倍的表。它的结构、方法和阴影测量原理在元的《文志》中有详细描述。当时元代建造的高表记载为铜制,而贵屿为石制。这张桌子高50英尺,宽2英尺4英寸,厚65,438+0英尺2英寸。它被种植在诗鬼南端的石头基座上,地面和基座的高度是65,438+04英尺。诗鬼的高度是36英尺以上的桌子,两条龙被铸造在桌子的上端。龙的身体半贴在桌子上,一根6英尺长、3英寸粗的“横梁”被举在空中。从横梁中心到桌子顶部有4英尺,从诗鬼顶部到横梁中心有40英尺。诗鬼长128英尺,宽4英尺5英寸,厚1英尺4英寸,高2英尺6英寸。GUI表面的中心和两侧刻有刻度以测量阴影长度。为了克服高阴影的缺陷,在诗鬼上增加了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作的景观符号,以接受太阳阴影和光束阴影。景观符号下有一个盒子,盒子的一端装有可旋转的轴,轴上嵌有一片宽2寸长4寸、有穿孔的铜片,南高北低,根据太阳的高度调节角度。正午时分,阳光穿过景福北侧的小洞,在贵福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太阳倒影。向北和向南移动景观符号,寻找从桌子末端横梁投射的横梁阴影。这种通过景福小孔形成的束影清晰真实,细如发丝。当光束阴影平分太阳像时,就可以测出太阳阴影的长度。登封天文台的直墙和诗鬼是郭守敬创建的高度计系统仅有的实物实例。不同的是砖槽直壁代替了铜表。经过实地调查和计算。直墙高度、石桂长度等结构与《元史》所载一致。从诗鬼的上边缘到直墙的高度是36英尺,从桌子凹槽的上边缘到它的上边缘是4英尺,这是放置横梁的地方,就在小房间的窗户下面,非常适合人们在桌子顶部操作。从这里到桂面有40英尺。通过模拟光束和景观符号,证明了观测平台的测量误差相当于1/3角分的太阳天顶距误差。观星台现在是对外开放的文物旅游景点。世界历史建筑之一的历史观景台,位于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周公庙,距周公观景台20米。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65438年8月1日,位于嵩山腹地及其周边的历史建筑(少林寺(常住院、楚祖安、塔林)、东汉三阙(太史阁、少师阙门、齐木塔)、中岳庙、宋岳寺塔、惠山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特色观星台由台体、石圭和观星槽组成。平台有小有大,形似水桶。台面是方形的,由水磨砖制成。平台高度为9.46米,带平台顶部的棚高为12.62米。戏台下侧16米多宽,上侧约为下侧的一半。在平台的北面,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用砖石踏板和梯子建成,环绕平台,使整个建筑布局看起来庄严而雄伟。平台顶部两侧明显收缩,建有矮墙(女儿墙)。在平台顶端两端的小屋中间,有一个从底部到顶部的开槽“高桌”。就在槽的北面是36块青石瓦石圭(俗称量方)。石桂通长31.19米。天文台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中国天文科学的巨大成就。测绘站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处的告成镇北部。建于唐代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影子测量平台也被称为“周公景观测量平台”。平台以青石为材料,分为基座和石柱两部分:基座有大有小,呈梯形圆锥体,两侧略有歪斜,宽窄不一。石柱是表,基座是月桂。四季都圈定在观景台上,还有一个“观景台”,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姬旦建造的。是古代先民测量日影、验证四季的仪器。商朝灭亡后,建立了周朝。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周朝想在中原建都,也就是洛阳。为了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为东都洛阳寻找准确的天文依据,周公姬旦建造了“望月台”。中国的传统节气分为四天:冬季、夏季、春分和秋分,这是周通过在观察台上实地观察而确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冬四季得以确定。周公影子站旅游信息在郑州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坐专车去登封。建筑位置中国古代天文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15km的高城镇北部,东经113 08306 315,北纬34 24169 13。中国很多天文学家都在这里做过天文观测。《李周地官图说》载:“以土圭之法,量土之深,求太阳之景(古《影字》,下同)为地中太阳之景,以五寸为尺,谓之地。”东汉郑玄引用郑忠的话说:“土圭长五寸。盛夏至日之日,立八尺台,其景适土归等,谓之地。今颍川阳城自然。”天文馆南二十米处,今仍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馆南宫刻制的纪念石台,台南镌刻“周公景观台”字样。桌高196.5 cm,约为唐尺8尺。桌下石台座北缘6.6 ~ 37厘米,接近唐尺1.5尺。由此可知,此表类似于屠圭的《李周景观测量论》。观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