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简介|欣赏|反思

破浪简介|欣赏|反思

1995彩色胶卷158分钟

丹麦/瑞典/法国/荷兰/挪威联合制作

导演:拉斯·冯·特里恩编剧:彼得·阿斯穆森拉斯·冯·特里恩摄影:罗比·默里主要演员:艾姆雷·沃森(饰演贝丝·麦克尼)斯坦·斯卡斯加德(饰演简)卡特琳娜·卡特里恩(饰演陶陶)阿德里安·罗林斯(饰演医生)桑德拉·沃林斯。

本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6;1996菲利克斯欧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7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摘要

故事发生在苏格兰阿伯丁群岛一个偏僻封闭的村庄。村民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自己道德的守护者,尤其是邻居的道德。长老会是这个村子的最高宗教权威,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无所不在。虽然时间已经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是根据当地教规,教堂里没有钟声,所以教区居民自然听不到教堂的钟声。妇女在教堂里不能说话,她们被禁止参加葬礼,甚至是家人的葬礼。如果他们犯了通奸罪,就会被逐出教会,实际上相当于被逐出这个山村,死后会被长老会判下地狱。

女主人公贝丝·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年轻漂亮,天真善良中带着几分天真,热情活泼中带着几分神经质。在这个充满严格规章制度和令人窒息的宗教氛围的小社区里,她的存在格外引人注目。与海上石油工人简的相遇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简是一名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石油工人。他们一见钟情,彼此相爱,很快就结婚了。然而,这一事件引起了长老会和大多数村民的反感,因为简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外国人和入侵者,是对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的挑战和威胁。那时,北海石油钻探业刚刚起步。这个与世隔绝的宗教村庄被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组成的国际钻井队“入侵”。他们喝啤酒,听令当地人厌恶的音乐。

这部电影以一个热闹的婚礼场景开始。贝丝,嫂子陶陶和一些亲戚朋友在村子附近的广场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官在婚礼上迟到了,贝丝又担心又生气。突然,一架直升机出现在村子附近的海面上,然后缓缓降落在村头的海边广场上。贝丝看到自己的心上人从天而降,欣喜若狂。飞机的门一打开,她就扑进了简的怀里。简由他的几个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朋友陪同,一群人直奔教堂。婚礼由教堂里的一名牧师主持。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能听出贝丝声音的人。教堂里的婚礼仪式结束后,人们陆续走出教堂。简的朋友特里看到教堂里没有钟时,又惊又喜。他问长老会为什么,但没有人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就在这时,天空还很晴朗,突然下起了雨。人们纷纷赶到村里的婚宴大厅参加婚宴。

这对新婚夫妇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简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他有很多知识和经验,包括恋爱经验。贝丝疯狂地爱着简。对于长期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宗教禁欲环境中的贝丝来说,这份爱是她身心解放的根源。简也深爱着贝丝。对于常年漂泊在外的简爱来说,这份爱是他疲惫的身心可以休息的港湾。新婚不久,第一次尝到爱情甘露的贝丝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品味着精神交融的喜悦和男女之间的爱情。

由于简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刚刚度过短暂的蜜月,她就要出海工作,贝丝离开婚礼时很难过是很自然的。简不在的时候,贝丝觉得度日如年。简约好给贝丝打电话,贝丝如约在村子附近的电话亭等候。因为简加班,她一时脱不开身,所以不能及时给她打电话。但是贝丝相信简一定会打电话,仍然在电话亭等着,然后她在电话亭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最后,她等来了简的电话,两个人通过电话告诉了对方自己的想法。等待的时间是艰难的。简回来得越近,贝丝就越焦虑。母亲和陶陶见到她时,都为她感到担心。母亲劝她说,这个村子的女人就是这样生活的。由于大部分男性都在海上工作,女性的家庭应该习惯一个人在家。陶陶是贝丝的嫂子,也是她最好的朋友。自从贝丝的哥哥去世后,陶陶一直没有再婚,而是一直住在他们家。看到贝丝的焦虑,只能安慰她。她无法见到心爱的人,贝丝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丈夫平安归来。有时她甚至会在半夜去教堂为简祈祷。

简终于回来了,但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事故中受了重伤,大脑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经医生诊断,简有生命危险。即使她能活下来,也可能终身瘫痪。贝丝极度悲伤和沮丧。简被安置在镇医院接受治疗。陶陶在这家医院当护士,对简照顾得很好。简的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回家休养,但他还是不能走路,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打发时间。简的病也让贝丝坐立不安。本来就有点神经质的贝丝现在更加沮丧了。陶陶建议贝丝去镇医院看理查森医生,但这并没有帮助贝丝。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陪伴着一个像寡妇一样的瘸子,简觉得她的幸福不应该受到疾病的影响,于是建议她去找个情人。然而,天性善良忠诚的贝丝怎么会愿意这样做呢?不久,简的病情加重,被迫留在医院接受治疗。有一天,他跟贝丝说,她应该找个情人,去* * *,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当她和他在一起* * *,然后跟他说自己的* * *经历,就像他们在* * *。简还告诉贝丝,他需要爱,一旦他失去爱的感觉,他的生活就会停止。贝丝起初并不愿意,但出于对简忠诚的爱,她最终还是设法投入了其他男人的怀抱。贝丝的行为受到了教会和家人的鄙视,但想到这对简的康复有好处,她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

理查森医生其实很爱贝丝,看到贝丝在外面和别的男人约会感觉也不好。在一次公开向贝丝表白自己的爱情被拒绝后,他行使了作为医生的权力,理由是与生病的简生活在一起对贝丝的精神健康不利,并向陶陶建议将贝丝送往格拉斯哥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简从心底里不同意理查森的建议,但她被迫在诊断书上签字。然而,贝丝在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前,还是设法溜了回来。

简的病情时轻时重,理查森医生主持的对简的治疗方案也是无可奈何。然而,相信爱情的力量可以挽救简的生命,贝丝变得越来越忠诚,听从简的要求去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一天,她来到小镇附近的港口,上了一艘大船,被一个疯子虐待。她被刀子割伤,但由于她的机智,她得以逃脱。当她回到村子时,她被一群青少年欺负。神父见她被欺负,顶多只是把孩子赶走,看着贝丝走开。后来,筋疲力尽的贝丝回到家,恳求母亲为她开门,但母亲拒绝了。

尽管贝丝做了努力,但简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院也逐渐感到无力救治简。陶陶还建议贝丝不要为简做任何徒劳的事情。然而,贝丝认为简的病情没有好转是因为她对他的忠诚不够。一天,她让陶陶去医院为简祈祷,自己去了港口。在医院里,陶陶向奄奄一息的简祈祷,却遭到了理查森医生的嘲笑。贝丝又来到了那天她去过的大船上,任由虐待狂虐待自己。结果贝丝遍体鳞伤,鲜血直流,被送进了镇医院。手术前,她要求见简。看到简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她觉得有点上当了。进手术室后不久,贝丝的母亲赶去见女儿。没过多久,贝丝去世了。

然而,上帝没有欺骗贝丝。因为她的忠诚,简最终康复,从死亡中挣脱出来。当地法院审判了理查森医生,他被指控对贝丝的死亡负有医疗责任。最终结果是理查森被判无罪。长老会不仅可以决定当地教会是否可以有钟,还可以决定逝者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村里有两个墓地,一个是被长老会判上天堂的人的墓地,一个是被他们判下地狱的人的墓地。贝丝自然属于后者。然而,在贝丝的棺材被埋进坟墓的前一天,简带着几个朋友来到海边,用沙子装满了一个袋子。理查森医生也来帮忙了。晚上,他们来到停放贝丝棺材的地方,把贝丝的尸体抬出棺材,用沙子填满。

长老会的成员和教会的神职人员正在为贝丝举行葬礼。葬礼被遗弃了。除了神职人员,只有陶陶和理查森医生在远离坟墓的地方来向贝丝告别。牧师念了贝丝的句子:“贝丝·麦克尼,你是一个有罪的人。因为你的罪,你被判下地狱。”正在墓地附近的陶陶终于忍不住看到了这一幕,跑到了坟墓前,愤怒地斥责这帮人:“你们谁都没有权利判贝丝下地狱!”

当神职人员为贝丝举行葬礼时,简和他的几个朋友正乘坐一艘货船前往近海建筑工地。贝丝的尸体被包裹在一个简单的袋子里,放在货船的甲板上。简拄着拐杖吃力地走到甲板上,看着贝丝的尸体,忍不住放声大哭。晚上,简叫醒了几个好朋友,准备把贝丝的尸体扔进海里。简打开装着贝丝尸体的口袋,最后与妻子吻别,心碎了。这艘货船仍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穿过黑夜,迎来了黎明。简仍然沉浸在悲伤中。他的好朋友特里高兴地来到船舱叫醒他,并把他扶到甲板上。甲板上已经挤满了人。他们在听清脆悦耳的铃声。起初,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铃声来自收音机。不,它显然来自天堂。影片以这样一个场景结尾:在一个遥远的世外桃源里,两座巨大的钟来回摆动,发出悠扬的钟声,透过五颜六色的云层,海上的船只、海边的村庄、田野和群山依稀可见...

辨别和欣赏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洛曾断言,20世纪要么是宗教的世纪,要么是毁灭的世纪。乍听起来很震撼,但至少说明了宗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虽然尼采在上个世纪末郑重宣布“上帝已死”,但一个像宇宙中一粒尘埃一样生活在地球上的区区哲学家,能判断在浩瀚宇宙中自由漫游的上帝的生死吗?

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争论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电影中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总是伴随着第七艺术,从卡尔·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受难记》到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从基耶什·洛夫斯基的《十诫》到皮亚拉的《在撒旦的阳光下》,从让·雅克·阿诺的《玫瑰之名》到马丁·斯科塞斯的《基督的最后诱惑》 几乎每一位西方电影大师都曾触及宗教问题,这类题材的电影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出日益繁荣的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由丹麦、法国、瑞典、荷兰和挪威联合制作、丹麦电影导演拉斯·冯·特里恩执导的新片《破浪前进》是又一部宗教电影。该片在65438-0996戛纳电影节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虽然没有获得金棕榈奖,但受到了评审团和影评人的青睐,被授予评审团奖。此后在欧美乃至国际电影界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1996,被菲利克斯电影节授予欧洲最佳电影奖和评审团奖;1997年法国凯撒电影奖授予其最佳外语片奖,并在当年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角逐中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拉卢斯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世界重点电影词典》,1996年只收到一部全球重点电影,即《破浪》;著名的《工作室》杂志发起法国影评人和观众评选过去十年的十部世界电影,这部电影也名列前茅。美国著名影评人迪克·马尔科姆说:“1996,我看过的电影中,没有一部比《破浪前进》更惊险刺激。”欧美影评人普遍认为,如果不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就错过了65438到0996年电影界的一件大事。

《破浪前进》是特里翁的第五部电影。是一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改造画面营造浪漫神秘氛围,在电影语言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实验的电影。Trien是一个喜欢批评和责难的导演,他的魔幻侦探电影《犯罪的因素》(1984)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欧罗巴》(1991),这是一部隐喻德国政治事件的电影。他是丹麦电影界继卡尔·德莱叶之后最重要的导演,他的作品深受斯堪的纳维亚大师德雷耶和伯格曼的影响。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宗教、爱情和性的故事,充满了* * *、强烈的感染力和神秘感,展现了上帝对苏格兰一个社区的观察和审判。这是一部感情强烈的情景剧:它在武断而令人窒息的宗教氛围中点燃了强烈的爱情之火,充满活力和治疗作用的欢乐与教会的条条框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仿佛把人们带到了19世纪浪漫时期的英国,带到了勃朗特姐妹笔下那些超感官、震撼人心、晦涩难懂的故事。特里恩创作这部电影的两个决定性灵感来源,一个是丹麦裔美国人道格拉斯·Sk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复活的情节剧,另一个是德雷尔的电影《奥代》,这部电影也触及了发生在一个拒绝接受无法解释的事物的宗教团体中的奇迹。《破浪》宣扬牺牲生命获得救赎的天主教教义。然而,Trien在一个仪式性的爱情魔咒中把罪恶、惩罚和感激集于一身,似乎在告诉人们* * *的快乐等于修行,他的修行也招来了不少非议。

Trien喜欢拍摄有成熟想法的电影。《破浪号》从开始到完成需要五年时间,但这部电影的最初构思可以追溯到作者的童年时代。在谈到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时,Trien说:“我想拍一部展现善良的电影。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叫《金色的心》的绘本,给我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这本绘本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独自走过一片大森林的故事,口袋里只有几片面包。穿过森林后,她发现自己一丝不挂,一无所有。那本图画书的最后一句话是:‘但我能应付’。这句话表达了任何烈士都可能经历的严峻考验。那本绘本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虽然我爸爸认为那是最不值钱的绘本。破浪的故事一定是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它最初的想法,而《金色的心》里的主角就是电影《破浪》里的贝丝。我也想把它拍成一部宗教题材的电影,一部关于奇迹的电影,一部完全自然主义的电影。”

《破浪》的内容明显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当然与特里本人的宗教信仰有关。Trien的父母是坚定的无神论者,Trien本人年轻时对宗教持怀疑态度。后来,他觉得有必要归属一个忠诚的社会,皈依了天主教。从那以后,他一直想拍一部质疑宗教存在问题的电影。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也是特伦思考宗教的过程,他已经将这种思考融入到了电影中。

说到宗教,我们就不能不谈到上帝。说到上帝,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是“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几乎在各种宗教建立后不久就被提出,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无非两个:上帝存在或者上帝不存在。或者还有第三种,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可以分为两类: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和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包括怀疑上帝存在的人)。拍宗教片的导演也可以分为相应的两类。有的导演否认或怀疑上帝的存在,有的则坚信上帝的存在。Trien显然属于后者。

有趣的是,特里恩说,“我是一个天主教徒,但我并不欣赏天主教教义本身。”他对宗教的态度与丹麦早期的电影大师德雷耶颇为相似。德雷耶在他所有的电影中都攻击宗教,但他从不攻击上帝。特里恩写《破浪前进》时也是如此。德雷尔的《圣女贞德和格特鲁德的苦难》当然影响了他的《破浪前进》的创作。在《破浪》中,特里恩不去思考上帝的存在,而是探究谁来敲响天堂的钟声。那些各级教会能代表神的旨意吗?他们是神的化身吗?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教区居民进行道德评判吗?

影片中教堂钟声的比喻意味深长。美国影评人肖恩·罗森哈恩(Sean Rosenhahn)在评论一部关于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传记电影《时间简史》时表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曾把上帝比作一个制钟者,挂在高耸的教堂塔尖上的钟自然被隐喻为来自天堂和上帝的声音。然而,在那个偏僻的苏格兰山村,那些自以为是的长老会牧师们居然把声音都屏蔽了。宗教教义在各级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解释中往往被歪曲。他们要么是因为能力有限无法解释清楚,要么是因为个人利益故意做出歪曲的解读。

Trien在多部电影中展现了权力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破浪前进》中,他还将宗教机构描述为一种权力机制,比如苏格兰小社会。特里恩没有批评这样一个诚实的社会,而是同情它。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很真诚,包括贝丝的母亲和祖父、长老会教徒和虔诚的牧师。他们都极其忠于自己的信仰。可悲的是,他们从不考虑自己的信仰是否合理。特里恩认为,人们往往对宗教问题感到困惑,往往以一种过度的方式理解和对待宗教问题。但是,如果你想创作一部情景剧,你必须设置一些障碍。对于《破浪》的创作来说,宗教问题是一个合适的障碍。

Trien之前的电影大部分都有讽刺的特点,但是在《破浪》中人们看不到这种特点。他是这样解释的:“我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时候,人们常说,所有的好电影都有某种形式的幽默,除了德雷尔的电影以外的所有电影。在德雷尔的大部分电影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幽默的痕迹。我们可以说,当幽默被引入作品时,人们会对作品产生距离感。在《破浪》中,我不想远离叙事和人物的强烈感情。”他认为这种强烈的情感投入对于拍摄这部电影非常重要。因为Trien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是被禁止强势的,他可能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才能体验和表达强势的感情。他的家人看了这部感情片后批评了他。他的叔叔是纪录片导演,认为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而他同样在电影圈工作的哥哥也认为这部电影很无聊,没有意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拍摄给予大力支持。

影片中贝丝与上帝对话的场景简单而充满张力,为这部宗教电影增添了人道主义的声音。在这一点上,特里恩还保持着与德雷耶的继承关系,因为德雷尔对宗教的态度归根结底是人道主义的。同时,Trien这样做也是出于电影表达的需要,否则贝丝与上帝沟通的心理活动无法更好的表达出来。贝丝是她所信仰的宗教的产物。她与几种不同的权力机制发生冲突,包括医院和医生行使的权力。她本性善良,只能用对上帝的忠诚坚守阵地,用坚强的意志和纯洁的心灵抵御来自世界的一切打击,承受爱情难以承受的痛苦。

尽管特里恩和德雷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电影表达方式也不同,但他们都以同样的热情探索“大陆电影”的风格。与人们对电影艺术“视觉化”的过分强调相反,德雷耶认为电影为创新艺术表达带来了一种重要的可能性,这就是“抽象”。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定义了“抽象”的含义:“艺术家为了表现电影的精神内涵而远离现实的意志。”

谈及电影造型的特点,《破浪》的画面构图简洁明了,色彩清新统一,尤其是连接故事篇章的风景画面,如同古典油画一般,把人带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和19世纪的英国。《破浪前进》的拍摄地点是在苏格兰西北部的矽卡岩岛上。这里的风景很独特,有大面积的荒地和陡峭的岩石。它壮丽而美丽,冰冷而古朴,又有些原始。特里恩说:“起初,我想在丹麦日德兰半岛的西海岸拍摄这部电影。后来,我想去挪威,爱尔兰,然后比利时奥斯坦德。最后,我决定在苏格兰拍摄。大部分剧都是在矽卡岩岛拍摄的,这绝对不是巧合。在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这个岛是许多画家和作家居住的地方。”在拍摄外景的时候,摄制组已经对布景进行了处理和改造,但还是不够。Trien和他的创作团队在后期制作中使用电脑手段对画面进行处理,使布景最大程度地符合导演心中的艺术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其巧妙的处理手法,很难看出人工加工的痕迹。从完成的影片来看,几乎没有任何数字处理的痕迹。

说起用计算机参与电影创作,Trien给人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为电影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我们从一个叫做欧洲剧本基金会的组织那里得到了一笔剧本写作拨款。那些审查和选择剧本的人的工作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为了改进他们的工作,负责人分析了电脑发来的十几个脚本。他们声称计算机可以判断一部电影制作计划的艺术品味和商业利益。破浪的剧本得分很高。它的公式可能非常好:一个水手和一个处女的故事,浪漫的风景,这些因素应该是计算机非常欣赏的。”

在摄影方面,影片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摄影师扛着相机拍摄的,摄影师在现场捕捉事件的过程,就像如实报道突发事件一样。《破浪》的纪录片风格非常明显。其实Trien在拍摄欧罗巴的时候就已经试验过复杂的技术手段了。拍摄《破浪》时,他在探索电影语言上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肩扛相机拍摄宽银幕电影。这种做法的效果是方便让镜头始终聚焦在演员身上,同时每个镜头都与前一个不同。这就需要摄影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灵活性,捕捉演员稍纵即逝的即兴表演,演员也在不断变化的摄影角度和场景中不断激发新的灵感。演出时演员台词和剧本不一样没关系,拍摄时镜头跳也没关系。镜头运动与演员相互激发、相互融合的拍摄方式,对摄影师和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Trien懂得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敢于大胆地使用和引导演员,最终成功完成了一次富有挑战性的艺术探索。摄影师罗比·默里曾是德国著名导演WIM·文德斯的老搭档。一开始他并不适应这种拍摄方式,但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自己在摄影上的探索。

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布景的制作上。“拍摄的技巧来自我创建王国的经历,”Trien说。“我几乎采用了和那部电影一样的拍摄方法。因为看起来有点常规,所以我觉得应该尽可能给电影一个现实主义的形式,一个更纪录片式的形式。如果用某种程式化的手法拍《破浪》,我觉得是不能支撑这个故事的。通常,人们会选择电影的风格来强调叙事,但我们的做法正好相反。我们选择与一般叙事相反的风格,排除一切强调叙事的可能。我们做的是采用一种风格,像滤色镜一样放在叙事的前面。这会让人想到加密电视,必须解密才能在电视上看电影。在这里我们对影片进行加密,然后观众再进行解码。我赋予影片强烈的纪实风格,实际上是取消了,与纪实风格背道而驰,这说明我们接受故事本身。”

电影的剪辑非常豪放,不拘泥于任何既定的规则。“因为我们拍的场景一般都很长,每个场景和另一个场景都不一样。演员的表演非常自由随意,不需要按照精确的指导去表演。”

演员的表演在这部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演员用忠诚和纯粹的情感引导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人们一看到这部电影,就会立刻进入它所营造的情感世界,被它的极度张力所吸引。饰演贝丝的小姨子、也是她的好朋友的女演员凯瑟琳·凯西·吉(Kathleen Carthy Gee)在谈到与特里恩的合作时说:“拉斯有家长式的作风,但他是一个好父母,他想解放他的‘孩子’,而不是让他们与他发生从属关系。对于拉尔斯来说,拍摄《破浪》的过程似乎是一个解放和自由的过程。拍摄很辛苦,但拉尔斯的信任是对我们最好的兴奋剂,他最根本的愿望是给大家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然后,他什么都不管了,而是让大家自然地拍电影。对我来说,这是唯一的表演体验。”

艾姆雷·沃森饰演贝丝这个角色,对于一个从未经历过电影表演的演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特里恩做了很多尝试来选择一个演员来扮演贝丝。后来,在看了试镜的录像后,他认为这个角色应该给艾姆雷·沃森。他被艾米丽的情感表现深深打动了。艾米丽的表演非常纯净自然。

在拍摄现场,Trien是一个经常缺席的参与者。助理总监莫顿菲尔德负责现场管理和执行总监的指令。他们的合作几乎没有冲突,配合非常默契。莫顿本人也执导过很多当代丹麦电影,当特里恩待在监控室的时候,他能够非常自如地承担起导演现场拍摄的任务。严肃的宗教主题、善良的英雄、历经磨难而最终创造奇迹的故事、自然主义的叙事构成了《破浪》的基本特征。特里恩不仅继承而且超越了德雷尔对“欧洲电影”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