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说礼的分集介绍
我们与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如何称呼对方。可在很多人眼里,“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在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眼里,“称呼”虽然简单,但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可这样寻常的一件事竟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在称呼自己配偶的时候,究竟还存在哪些误区呢?西方人称呼对方可以直呼其名,包括孩子对父母的称呼。在他们看来,姓名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就是让人叫的。但在彭林教授看来,中国与西方不同,我们自古以来就崇尚“礼”的要求。那么,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长辈时,究竟有哪些讲究呢?按照“自卑而敬人”的原则,敬词往往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词一般用于称呼自己或者家人。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不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敬词、哪些是谦词而闹出笑话。那么,这些容易被曲解的词都有哪些呢?
在我么的日常交往中,尤其是正式场合,我们称呼对方最应该把握的一条原则就是多采取敬语,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那么反过来,当我们在向对方介绍自己或者称呼自己的时候,又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有什么讲究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彭林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礼仪”,敬请关注第二集《学会称呼》。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求职还是参加各种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如何在短时间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多年从事礼仪研究工作,在他眼里,举止得体、服装整洁都是表面的工作,在这些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它正是人们取胜的法宝。
从手到脚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处处却体现出人的修养和内涵。虽然这是几千年前古人总结出来的礼数,但对今天的人同样适用,那么除了手和脚以外,《礼记》里对人的容貌还有什么要求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彭林说“礼”》之《以情动容》。 “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尊礼重礼的重要表现。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许多公***场合感受到对老人和孩子的体贴关怀。那么,在中国古代,为了体现对老人的尊重,当时的人们都是怎么做的呢?有八个字记住了,就是叫做“在朝序爵”,就是以爵位就是他的官位的高低为序;“在野序齿”,就是在民间以年龄的高低为序。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要求孩子们像古人那样对待长辈,但古人对长辈的那份恭敬之心依然为我们所提倡。那么,除了面对长辈,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师生之间,面对为我们传道授业的师长,“坐”和“立”也有很重要的讲究。“坐”和“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姿态。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那么,这个“坐相”和“站相”都有什么标准?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算是一个知礼懂礼的人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彭林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礼”,敬请关注第五集《我的位置在哪里》。 出门会友,我们常常有礼物相赠,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们究竟该送什么样的礼物才是合适的呢?有了合适的礼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登门拜访了。当我们来到主人家的时候,如果门是关着的,我们可以通过敲门或者按门铃让主人知道就可以了。但如果主人家的门是虚掩着的,里面还有人说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样做?主客交谈的时候,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到他人家里做客的时候,好客的主人往往会留下客人就餐或者邀请我们出席酒宴。那么在就餐时,为了不失礼,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彭林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礼”之《做客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