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社会老年人福利的论文

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

摘要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给经济社会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吉登斯的老年人福

利主张启示我们要积极利用老年人自身的力量,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关键词吉登斯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弹性退休制度

一、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到来,福利国家面临新旧双重危机,传

统的左派与右派都无法解决福利国家危机的背景下,英国学者安东尼

·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积极福利思想。在其福利思想的框架下,他特

别针对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主张的核心就是把老年人

当成一种资源而不是负担,并且逐步废除固定的退休年龄。

在解决老龄问题上,吉登斯认为必须发挥老年人自己的力量,要

把老年人看成一种资源而不是负担。随着寿命不断延长和出生率的

下降,很多学者预测老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吉登斯认为这种老龄问

题是一种貌似旧风险的新风险。“在达到退休年龄时才开始发放的养

老金,以及‘养老金领取者’的概念,都是福利国家的发明。但是,这些

概念不仅与新的老龄化现实难以合拍,而且很明显地表现出依赖福利

的色彩。它们表现出能力的丧失,而且,从这些概念可以顺理成章地

推演出许多退休人士为什么感到失去自尊的原因。”“老年人必须由

国家照料的期望创造了一种同样有害的依赖文化(culture of depend-

ency)。”人到退休年龄便成为养老金的领取者,这种人为划定退休年

龄的办法具有两个弊端:首先,老年人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并被视

为负担,而且也确实成为了负担。其次,这种做法不能区别对待不同

的老年人,如有的老人身体状况好,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可以继续工作

而且愿意工作,在划定了退休年龄的情况下他只能退休。而如果有的

老人身体状况不行,他也必须工作到退休年龄。所以吉登斯主张要把

老年人自身看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力量,老年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只

享受权利而不承担责任的阶段,这样就必须逐步废除固定的退休年

龄。他还指出“规定必须到达‘有资格领退休金的年龄’才能享受养老

金福利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们应当可以自行选择使用这笔资金的

时间,这不仅使他们可以在任何年龄上停止工作,而且可以为他们提

供教育经费,或者在需要抚育幼儿时减少工作时间。如果个人既可以

选择提早停止工作,也可以选择多工作一段时间,那么废除强制性退

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就将是中性的。”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

自1999年来,我国便进入老龄社会。2006年2月中国人口老龄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

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

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

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

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

为:第一,我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居世界之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这就决定着我国老龄人数的庞大。虽然计划生育使我国

的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会有所下降,但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我国

老龄人口仍将是庞大的。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

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

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第

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不断降低,底

部人口萎缩,总体人口增长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这使得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要快于他国。相关研究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占

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

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而中国

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

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第三,老龄化

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总是与经济发

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

人均GDP水平、城市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老年人福利等方面都与

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养老的负担更重。除以上三点外,还

存在着地区间老龄化水平差异大等特点。

我国老龄化的这些特点和发展趋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老龄化导致社会负担加大。我国目前的老年抚养比为0.11左

右,即大约9个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而根据中死亡率

计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7,根据低死亡率计算,

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9。届时,个人、企业、社会

都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其次,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相对不足。虽然

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随着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的消

失,老龄人口的增多,必将引起生产人口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减少,

从而带来劳动人口的相对不足。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

人口的减少又必然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障碍,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滞

后又会使解决老龄化问题更加困难。总之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严峻的

社会问题,如何应对老龄化是我国重要的课题。

三、吉登斯老年人福利主张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启示

吉登斯的老年人福利主张告诉我们要会运用老年人自身来解决

老龄化问题,要将他们视为人力资源,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意愿,而要

做到这些改革退休制度是必须的选择。

我国现行退休政策源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

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

退休又放宽五年期限。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

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

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

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定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建国

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当时的全国人口平均寿

命只有50多岁,而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寿

命也提高到了72岁。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退休制度主要存在以

下弊端:首先,退休年龄偏低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众所周知的是劳

动者知识层次越高,所耗用的成本越高,而且参加工作的时间会略迟。

而在我国,目前只有少部分专家学者可以推迟退休外,大部分人的退

休年龄是偏低的,尤其是女性,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当

“人口红利”过后,劳动力资源减少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影响会更大。其

次,造成社会负担过重,老龄人的过早退休必然加重养老保险支付的

负担,同时也加重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的负担,在我国目前养老

保险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家庭的养老负担就会更重。最后,固定的退

休年龄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权利的充分体现。现行的退休年龄

没有体现老年人自身的意愿,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不愿退

休但必须退休,甚至因此患上退休综合症,有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差,不

愿继续工作,却不能提前退休,或者提前退休则面临退休待遇的减少。

另外男女退休年龄上的不平等,也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

因此综合上述因素的考虑,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调动老年人

的力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实行弹性退休制

目前我国政府正有准备提高退休年龄意向,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持反对意见的很多。他们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对于目前我国

国情来说不合适,因为推迟退休年龄会加重当前年轻人就业困难,对

于身体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和工作比较辛苦的老年人来说不公平等等,

可以说意见很难得到大致的统一。既然提高退休年龄争议很大,那么

实行弹性退休制会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就我国目前国情来说不

能跟吉登斯所讲的那样完全取消退休年龄的规定,我们可以实行符合

我国国情的弹性退休制。就我国而言过早的退休必然会加重各方面

的负担,因此可以在最低工作年限(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的基础上实施

自愿选择的弹性退休制。同时还可以根据退休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

的待遇水平,这样就可以做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鼓励人们推迟

退休年龄。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这样:女性选取55岁作为最低退休年

龄,在55周岁至65周岁之间,她们可以任意选择何时退休。男性可

选择60岁作为最低退休年龄,在60周岁至65周岁之间,他们可以任

意选择何时退休。当然根据行业的区别可以再继续细分。事实上弹

性退休制度已经成为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

政策主张,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采取其它各种手段充分发挥老年人自身的作用

积极培育和发展老年人自己的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各种兴趣爱

好组织、互帮互助组织等;鼓励健康低龄的老年人再就业,如设立专门

的机构帮助老年人才就业,积极搭建老年人信息平台等;鼓励老年人

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当环保志愿者等。同时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和

再就业权利方面的法律规定。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既可以有效地避免

退休给老年人带来的孤独与失落等消极情绪,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又可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让他们自立、自主、***同劳动,互相帮

助。总之,要利用多种手段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和活动性,让他们在

体验自身价值的同时减轻社会负担。

注释: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北京:中***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www.china.com.cn.

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