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入门书籍推荐
《影视导演基础》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王欣雨。本书是这方面的基础教材,为业内外热爱影视导演的人提供一些知识和帮助。
2.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之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和核心。作者是达德利·安德鲁。
3.聚焦平面设计:从概念到屏幕。
《焦点平面设计:从构思到银幕》是由后朗出版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2010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卡茨。
4.《导演摄影课》
导演摄影教程2014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杰奎琳·弗罗斯特。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导演和摄影师开设的课程。
5.青年电影手册
国内第一本专业书籍《电影评论、导演对话、电影理论、电影创作与展览指南》。以“线上汇聚电影人的力量”为目标,关注新人的成长与发展,关注中国电影商业与艺术的新浪潮趋势。现在主编是程青松。
6.“制作电影”
拍电影是电影大师费里尼的生平故事。在这本书里,他回忆了自己飞逝的时光,讲述了自己对电影的奇思妙想,以及电影和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透过他率真幽默的文字和个性化的艺术诠释,我们将重新领略字里行间迷人的“费里尼风格”。
费里尼被公认为电影史上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他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鲁·塔尔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三位一体”。他导演了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如《甜蜜的生活》、《阿玛科特》、《八个半》、《路》、《卡比拉的一夜》和《流浪者》,并获得了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和各种电影节奖项。
7.电影语言语法
本书是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妮尔·阿里洪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它的专业性、实用性和经典性得到了世界各国影视院校的认可。该书涉及电影制作中的关键问题,如摄像机位置、场景调度、剪辑等。,并详细论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景的处理,镜头位置三角形原理的应用,内外反手等。
全书结构严谨,清晰准确,近500幅插图贯穿始终,便于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此外,对《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等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深刻揭示了扣人心弦的奥秘。
8.如何指导演员:导演必修课
好莱坞明星导师朱迪思·韦斯顿(Judith Weston)在书中分享了自己30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度剖析导演与合作中演员的心理状态,帮助导演在纷繁复杂的布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演员提供准确细致的指导。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十余年,被翻译成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韩语,被世界各大影视大学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列为指定读物。他介绍的剧本分析方法、排练技巧以及从选角到拍摄的一系列指引,不仅对导演有指导作用,还能开拓演员和编剧的眼界和灵感。
9.导演的诞生:我的第一部电影
这是一次有趣而坦诚的当代导演访谈,聚焦仅由第一部独立故事片成为世界电影界的十位“新人”。他们的成长背景、性格、兴趣、机遇都不一样。他们包括出身非专业阶层,赌上家当的林克莱特,勇敢突破高层制片厂的门德斯,在宝莱坞放弃金饭碗做会计的卡普尔,两次获得金棕榈奖的卡斯特里卡,处女作票房超过《泰坦尼克号》的莫迪森,事业巅峰时变轨,从此成为“电影节奖收割机”的依纳里图。
在洛温斯坦的指导下,导演们回忆了刚执导筒时的种种艰辛,从寻找资金、演员、拍摄场地,与剧组成员并肩作战,到最后拍完电影节,为读者开启了最疲惫的重生之路。路上有搞笑,有悲壮,有血腥,有锋芒,味道和他们的作品一样精彩。
10,用眼睛说话:图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这本书介绍了空间、线条和形状、色调、色彩、运动和节奏等基本视觉元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控制视觉结构,表达人物的情感,表现故事的主题,进而创造更具表现力的形象。
作者布鲁斯·布洛克(Bruce Brock),拥有30多年的影视行业工作经验和电影教学经验,对影像的视觉结构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该书已被翻译成五种语言,是电影专业的经典课程。
11,导演创作全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剪辑、导演、拍摄、美拍、录音等部门的职能、合作重点和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导演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方法、拍摄技巧、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揭示了如何让如此庞大的分工明确的拍摄团队精诚合作,圆满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这本书强调低成本的数字制作技术,以帮助创作者在有限的预算下确保最佳的创造力和专业性。作者非常重视从实践中磨砺技巧,所以提供了很多需要实际操作的有效评价和练习。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创作者开发可信和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来,这本书已使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使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并制作出扎实的好电影。
12,电影艺术(影印第10版)。
作者对电影的“形式”和“风格”的概念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思考,并以详细的电影实例对电影的元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释了形式系统(叙事和非叙事)和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景调度和声音)在电影中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这本书内容广泛,从电影制作的技术讲解,到构成电影的要素的系统回顾,再到电影分析方法的演示,电影史的总结,都简单、周到、全面。10版全面介绍了电影的数字化制作、发行和放映。
13,高手出手(第三卷)
《大师的镜头》(第三卷)是《大师的镜头》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继承了该系列作品解说简单、插图清晰等写作特点,从镜头移动、布景设计、场景调度等方面为读者梳理出65,438+000个经典案例,达到使影片脱颖而出的神奇效果。
《高手过招》系列前两卷以故事场景设计为主,而《高手过招(第三卷)》作为前两卷的升级版,更多的是对工作室作品的还原和提炼。每章基本都总结了拍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镜头选择、深度调度、布景设计、取景、构图等。读者可以选择通读整本书,也可以选择随身带着书主镜头(第三卷),作为技术手册随时阅读。
14,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这本书是世界电影的全球史,是使用最广泛的电影史课程。该书围绕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电影媒介的使用如何随时间变化,形成了哪些规范?电影行业的状况如何影响电影媒体的使用?电影媒体使用和电影市场的国际趋势是如何出现的?《大纲》呈现了一百多年来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描绘了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汀·汤普森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名誉教授。她拥有爱荷华大学电影硕士学位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影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刘别谦的无声故事片。另一位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的雅克·勒杜电影研究教授。
15,“什么是电影”
安德烈·巴赞一直被认为是“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什么是电影?《电影的圣经》这本书一直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学生的必备书籍,也是电影评论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16,“我拍电影的时候在想什么”
本书是历时8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的第一本自传性散文集。在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30多年的创作生涯,讲述了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渊源和理念,记录了每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该书不仅汇集了电影大师的哲学和灵感,还讲述了一位导演从赊账拍戏到在全球各大电影节获奖的励志历程。
17,编辑方式
该书以问答的形式开篇,讲述了默奇剪辑《教父》、《对话》、《现代启示录》、《英国病人》等重量级影片的创作经历。在这些对话中,默奇对剪辑、电影乃至整个艺术的想法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沿着他的创作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他和同时代的科波拉,
卢卡斯,一群有才华的留着胡子的年轻人,如何从独立制作开始,成立反好莱坞的西洋镜公司,然后创作出《现代启示录》这样的标志性作品。书中还谈到了与创作密切相关的“题外话”,如文学、音乐、易经、梦境等。无论是电影人、影迷还是小说家等艺术家,或许都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8,好莱坞类型片
这是体裁研究领域的一部标杆性著作,奠定了它的历史和理论基础。本书以形式美学、文化研究、产业分析和符号学为基础,将电影创作视为产业体系与观众互动的动态过程,探讨类型片如何应对人类的基本文化冲突,表达社会理想,并随时代变迁而演进。
作者重点介绍了好莱坞黄金时代西部片的六种重要类型,警匪片、硬汉侦探片、神经喜剧、音乐片和家庭情节剧。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将艺人、资本、观众之间的复杂博弈层层剥离,揭示出具体故事被大众认同、被创作者重复或再创造的深层机制。书中的经典判断在电影史上得到了验证,对我们理解今天的类型片创作和文化也有启发。
注:以上内容引自北京上影易来科技官方账号“伊美上影电影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