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戒定慧,熄贪嗔痴 |《略论第9课》

文/扬蹄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晴

佛语常说,“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自修学以来,关于“戒定慧”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做得挺好的,也觉得自己修得不错,所以“贪嗔痴”并没有显现。但是近期有烦恼,这是事实!我也有点儿不太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准确说是心态。不喜欢自己的浮躁,不喜欢自己做事虎头蛇尾,总是东一榔锤西一棒头,半途而废的样纸。

看样子是我对“戒定慧”理解不够深刻!实施不够入心。应修一修、学一学、观一观、改一改。

“ 彼调伏者,即是戒学。 ”能调伏的,首先是戒学。我们学戒、持戒,就是帮助我们调伏内心。戒律的要领是“此应做,此不应做”。 从表面上看,禁止的是行为。但实质上,是止息烦恼的相续。 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当六根对六尘时,就会产生六识,引发贪嗔痴。

当贪嗔痴开始活动,却没有智慧的观照时,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进而起惑、造业。所以当烦恼生起时,我们不要给它提供土壤,浇水角肥,而要用戒律制止它。所有犯戒的行为都来自内心的烦恼,把心安顿好了,自然就不容易犯戒。

“ 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做,依于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 ”具足定,就是通过学习戒律,对善恶行的止与作(止善与行善)非常明确。知道学佛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把心安住于该做的事,并在做的过程中保持正知正念,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专注于一个境界,让它稳定延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力量,使心不再摇摆不定。

“ 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 ”当心始终安住于一个所缘境,有了定力之后,还需要通过学习经教获得空性正见,去观察所缘境。在观照过程中,我法二执力量会被逐渐消解,引发般若智慧。

具足戒定慧三学,才能有效调伏烦恼。如果把烦恼比作贼的话,戒就像把贼捆住,让他不能行动;定是把贼降伏,让他不再乱喊乱叫;慧是把贼消灭,让他再也不会出现。同样是调伏,但重点不同。

看看最近的自己,这本书还没看完就急着翻下一本书。有的事情正在做,脑子里就在构建下一件事情要做什么,做着做着就忘记了自己在怎样的状态中,还对做过的事情隐隐担忧。感觉自己做事效率好低,整个生活状态都很不对!像是猴子在捞月亮,那么努力、努力到用尽全力,结果却逃不过一场空的徒劳。感觉自己在焦虑,却又找不到自己焦虑的原因。

没有戒,就始乱终弃、随便开始又半途而废;没有定,就没有安住现在,不得安宁;没有慧…哦不!戒、定两个环节都还没修好,何来的智慧观照?通过学习,了知自己的因果,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想要处于安静祥和的状态,就得观修佛法,引法入心,不断观想。毕竟~我们想什么,忆念什么,最终就会成为什么:)

《佛理》篇,纯属个人心得体会

本着学习一点,分享一点的心态,呈现出的是个人对佛理的理解

佛理博大精深,加以个人的想法和同学们在读书会上的经历分享,更加贴近生活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本人认识尚浅,敬请谅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当,欢迎探讨指正

感恩

参考文献:济群法师的《略论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