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近况
我是老师,也是家长,个人觉得:家长没有必要帮助孩子做手工作业!
学习和作业过程不是“亲子游戏”!更不应该像“涵涵妈妈”一样“积极、主动 地帮助或代替孩子思考”!
且不论作业是否合理,但是我不知道,家长和老师在看到孩子满教室的“家长手工”和满教室、满校园的“家长作品”将做何感想?!而诸如此类的"家长代工",对我们孩子的启蒙教育,带来的又将会是什么?
说个小故事:在手工课上,老师拿出爱因斯坦的很不像样的小板凳说:“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手工作业”!
爱因斯坦难过地从桌子里面拿出两个更糟糕的板凳说:“老师!我觉得我交上去的已经是我做的最好的了!”
并不是动辄就拿伟人说事,只是我们做家长和当老师的应该明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个性有差异,理解能力有高低,有好多知识和能力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我们做家长的切不可短时间过度的“辅导”让孩子“改错”,甚至家长直接“代劳”,达到家长自己“臆想中的预期”。
像问题中的家长们遇到的“作业烦恼”,其实就是家长这种急于求成或“担心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的不信任”心理作怪,或者不会利用机会、启发或教育孩子。孩子的事,我们把放心交给孩子自己做就可以了!这一点,西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是科学,是信任,是锻炼,也是机会!正是因为孩子没有经历过,不一定做的很好,所以才让他亲自经历、亲自体会。这才是孩子真正成长的机会,科学的成长过程。
时代在进步,我们当老师做家长的,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孩子的教育过程和任务最主要的不应该是陪读或孩子的作业辅导,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创造更加科学、合理、积极的成长环境。否则面对学习和作业,家长会累成狗喘不过气来,孩子可能没上初中,就对学习索然无味,甚至直接厌学!
说一个在我们教师行中很普通的故事!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在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身后,普遍都会有这样无数个、同样的故事和同样经历学生!
有一次上作文课上,我评完作文,发现某个女生正在非常认真的“享受”我点评的她的作文中“精华”,被她的“认真所触动”,我很随意也很夸张地说了一句:你是我们二班的“才女”!而当时真实情况是:高一的来自农村的她,可能整天脸都保持不干净,成绩基本倒数,唯一的优点是偶尔会写篇像样的作文!之后,她再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时,她已经某大学研究生在读了!用她的话说:在我未表扬她以前,她竟然不知道她是“才女”!天地也!良心也!我哪里承认你是才女了!
这个故事,不得不承认是“奇迹”,但是个人认为,我们每一个老师、家长面对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完成和制造“类似”的奇迹,只要我们更换个思路和做法,为“奇迹”的诞生,做好准备:
1、完全地、非常信任地把孩子自己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做!
当然,孩子做出来的肯定是“爱因斯坦的第二个,甚至第一个小板凳”!这个过程,我们家长老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眼光放远一些,一定首先取长,发展孩子的长处,再慢慢补短!
上面的故事中,我的做法就是首先“取长”,在“长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也会努力去“补短”的!
2、“毫不吝啬地及时地表扬自己的孩子”,激发和延伸孩子的学习兴趣!
个人的经验是:“就是做的再不好,再错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
孩子在做的不好,甚至做“错”的时候,是最需要我们老师、家长支持、理解、认可的时候,我们在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去挖掘、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最忌讳的是像老师对待爱因斯坦的作业的一样的态度:糟糕、生气、这个你也不会、这么简单你怎么能做错!虽然“批评”有时候也不失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方式!
唯有这样,在遇到像上面的那个女生一样的机会时,孩子才可能自己“把握住”机会!我们也才可能会更有效地延续孩子学习和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家长)!“ 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代替表扬,更能直接地激发和延续孩子的学习兴趣!
把孩子自己的事,放心教给孩子自己去完成,去经历吧!否则我们做的永远只是“累于作业的辅导”,而不是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后记:
学习和作业的过程,是孩子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独立的,排他性的,也就是说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是别人无法帮助完成的。这个过程没有先后,没有好坏,甚至没有错对,只有自己的经历,只有自己的经验。(这应该也是对学历最朴素的理解和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