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信息 大转折

片名:

《大转折之鏖战鲁西南》(上集)

《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下集)

类型:

地区:

语言:国语对白

片长:230分钟

上映时间:1997年9月27日

职员表

出品人:王晓棠导演:韦廉

分场导演:赵毅军,石伟,虞石束

烟火导演:于泽

副导演:窦向阳,沈东

编剧:姚远,王玉彬,王苏红,韦廉,李宝林

制片主任:张正力

副制片主任:李从喜,赵永生,睢菊芳

制片:张正力,刘桐生,宋欣

剧务主任:曲成根

责任编辑:王强,刘德珠

摄影:王乃聪,桑华,陈远良

分场摄影:朱鹿童,鞠峰

特技摄影:李丙心,魏泽明

空中摄影:石绍升

烟火组:魏新才,邱必奎,王其军,杨奎,张玉堂

美术:崔登高,孙永印,张飙

分场美术:高强

剪辑:刘先林,王秋月

服装:聂淑丽,赵美,王莉

化妆设计:王家平

化妆:周智明,王晓明

道具:冯其孝,张华梓,王成满,仝彦峰

置景:刘金勇,裴校信,胡成初,黄明伟,王胜民

照明:张振声,张跃武,刘建辉,章建根

枪械:王振辉,常来波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卢 奇 *** 傅学诚 刘伯承 *** 古月

配音:周贵元

孙维民 周恩来 路 希 任弼时 马永胜 *** 常宁国 张际春 王兰武 李 达 郭连文 杨勇 宁晓志 陈锡联 周光大 陈再道 龚和平 杜义德 制作发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出品

八一电影制片厂 摄制、底片拷贝加工单位

中国交响乐团 演奏

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合唱团 演唱

八一摄制洗印车间 洗印

美亚镭射影碟有限公司 发行

剧情简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96年摄制,描述了194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故事。

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 *** 中央 *** 所在地延安,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空前规模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 *** 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品"字形战略格局,经略中原,彻底改变敌我战略态势,为夺取全国胜利迈出了坚定而关键的一步。

为实现这一战略思想,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在鲁西南与敌人鏖战,先后取得郓城、定陶、六营集战役的胜利。接着,又攻克敌重兵把守的羊山集。此时,颇感不妙的国民党当局紧急调集35万大军日夜兼程扑向羊山集,并企图利用当地连降暴雨洪水猛涨之机,袭击我军。面对严重的敌情、水情和党中央发来的"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电报,刘邓彻夜未眠,毅然决定立即南下。部队在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未及休整的情况下,冒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过黄泛区,渡沙河、汝河、淮河,向大别山英勇挺进,并胜利到达目的地。在大别山区,我军不仅与国民党军队周镟战斗,安抚帮助因为支持革命而受到国民党残余势力报复的民众,还要与革命队伍内部的错误思想进行不懈斗争。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刘伯承与 *** 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让给对方,表现了极为真诚与珍贵的战友情谊。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坚持战斗,经历了极其艰苦和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最后以伤亡近半的代价,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了战略进攻。

精彩视点

该片分为上、下集:《鏖战鲁西南》和《挺进大别山》,是继《大决战》之后又一宏篇巨制。这部纪实性的故事片,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多角度、多层面,战争场面激烈、紧张。 *** 、刘伯承、 *** 等领袖人物扮演者都是为观众熟悉的演员。在拍摄羊山集战役时,撇开对战争场面的描绘,选择指挥部中刘邓饮咖啡时的谈笑风生,战场的状况则通过无线电传达给观众,这种表现手法可谓匠心独具,创造了独特的情境和氛围,凸现了刘邓成竹在胸、运筹帷幄的大将风范。影片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和精神风貌,昭示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行动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