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老赖是法院抓而不是派出所抓嘛

原告起诉后,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一般不会对被告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只有被告不按时履行法院生效的调解书、裁定书或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原告作为申请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

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义务,才有可能由法院采取执行强制措施:罚款、司法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百五十五条 ?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扩展资料:

政策依据

2013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明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相关工作操作规程。

今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

2016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2017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已于2017年1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07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1月,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联合惩戒体系建设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明确了44家成员单位11大类41项联合惩戒措施,布下了海南联合打击失信行为的天罗地网,最大限度地挤压了“老赖”的生存空间。

2018年7月14日报道,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的信息,发改委、最高法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落实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有关工作的通知》。

《通知》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分别与民航局、铁路总公司建立了数据传输通道,并实现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互联***享。

百度百科-失信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