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是怎样形成的
在冰川或冰盖(架)与大海相会的地方,冰与海水的相互运动,使冰川或冰盖末端断裂入海成为冰山。还有一种冰川伸入海水中,上部融化或蒸发快,使其变成水下冰架,断裂后再浮出水面成为冰山。
冰山大多在春夏两季形成,那时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每年仅从格陵兰西部冰川产生的冰山就有约1万座之多。在冰川或冰盖(架)与大海相会的地方,冰与海水的相互运动,使冰川或冰盖末端断裂入海成为冰山。还有一种冰川伸入海水中,上部融化或蒸发快,使其变成水下冰架,断裂后再浮出水面成为冰山。
大多数南极冰山是当南极大陆冰盖向海面方向变薄,并突出到大洋里成为一个前沿达数公里长的大型冰架,冰架逐渐断裂开而形成的。北极冰山多来自于格陵兰岛冰盖,但格陵兰岛缺少大型冰架,而是有许多发源自内陆冰原的冰川伸入格陵兰岛沿岸的峡湾,冰川前端断裂脱落形成冰山,进入峡湾,再通过峡湾进入广海。
冰山产生的速率在北冰洋为每年280立方公里,在南极洲为每年1800立方公里。冰山多见于南大洋以及北大西洋西北部。此外太平洋东北部的阿拉斯加湾以及南美洲南部内陆的阿根廷湖由于冰川延伸至此,也可以见到少量小型冰山。
冰山生物链
数万年来,在漂向大海的过程中,冰山从空气中获得许多矿物质。在融化过程中,冰山释放富含营养物质的粉末,给浮游植物提供养料,这些浮游植物又养活了磷虾。冰山周围积聚了有机物,其食物链一直延伸到海鸟。威德尔海海域的冰山估计有1000座,它们的生物生产力难以估量。不仅如此,冰山附近的磷虾大多自然死亡沉入海底,从而也带走了所食的浮游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冰山在漂移融化过程中,释放铁一类的矿物质,使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生物体富含叶绿素:它们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磷虾成群活动,以浮游植物为食;海燕和南极臭鸥涌向冰山,从那里捕食磷虾;冰山周围的水母以浮游生物、磷虾和小鱼为食;冰鱼也以磷虾为食。尽管科学家在这项研究中还没有观察到食物链的最上端,但如此丰富的食物可能吸引逆戟鲸一类的大型捕食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