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病了,我拒绝付给大姑子护理费
1.
晓玉的婆婆病了,年后就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住院,住院期间医院还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直到了3月份,情况才有所好转。医生说,可以放心出院了,在家里静养即可。
晓玉老公张军有一个姐、一个妹子,大家都在同一个县城里工作、生活。这次婆婆生病了,就是兄妹仨轮流照顾的。
晓玉的老公公去世好几年了。婆婆平时一个人住,孩子上学期间,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小姑子一家三口就住在婆婆那里。
婆婆出院那天,晓玉上班没去接。下班回到家,却看到婆婆在自己家里,晓玉有些意外,婆婆不回自己家,怎么来到她家?张军说母亲这次生病,特别想儿子,所以出院后,就住到了儿子家。
子女都有照顾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道理晓玉知道。只不过公公去世前,对家里的财产和婆婆的养老问题做了安排。婆婆的晚年,由张军的妹子负责。
而且这次张军把婆婆接到家住,事先没和晓玉商量过,晓玉心里自然有点不痛快,但面上却没露出来。
2.
回娘家时,晓玉却忍不住和父母抱怨,说张军不和她商量,就把婆婆接家住了。
平时,自己工作忙,还经常值夜班,张军是开班车的,也是经常一天不挨家。现在把婆婆接在家,谁来照顾啊?再说,婆婆的赡养问题早就决定了嘛。
父亲劝她不要急,不要埋怨,先问问张军是怎么安排的再说。父亲还再三叮嘱,叫她不要和张军闹别扭。
晓玉知道父亲的心思。父亲是怕她在婆婆住家这事上处理不当。
自己是独女,将来父母老了,无兄弟姐妹可以分忧,只有老公可依靠。现在把老公得罪了,怕将来有难听话听,有难办事办。
晓玉心里叹了口气。
张家虽有儿子,但并没有像绝大多家庭一样,由儿子来继承大半家业。张军的父亲去世前,财产做了这样安排:钱,给婆婆二十万,大姑姐十万,张军二十万,小姑子十万。公公婆婆住的带院的小楼一栋,给小姑子,前提是小姑子要照料母亲到去世。
那栋小楼前面是铺面,后面带院,位置还十分好,虽在小县城,也是价值八九十万的。明眼人都知道公公婆婆是明偏小姑子。大姑子说自己是嫁出去的人,得不得财产无所谓。晓玉不服,为这事和老公吵过好几次。
3.
可财产的安排,最终还是按照公公的意愿执行了。大家都到律师那里签了字,大姑姐和张军领了钱,小姑子家住到了婆婆那里。
一晃眼,几年过去了,姐弟仨相处得还不错,并没有为财产分配闹得互不来往。
只是这次婆婆住自己家来,让晓玉很不痛快。不过想着婆婆也就住几天而已,晓玉就没说什么。
一星期后,婆婆还没搬动的意思,晓玉就问张军,张军说,婆婆思念儿子孙子,暂时就不回去了。
晓玉火了,“这个暂时,是多少?要说清楚。想念孙子,孩子天天在县城里时,也没见做奶奶的有空来看一眼。如今孩子外出读书,思念孙子了,可住我家也看不到孩子。最重要的事是,谁照顾你妈?这星期我已经请假2次了,以后我不请了。”
“请个假怎么了?我也请了。”张军也很不耐烦。
“你请假,那是你妈,我请假呢?”
夫妻俩又吵了起来,不过吵归吵,俩人谁也没去问婆婆什么时候搬走。
婆婆搬不搬走的事随着二人吵架之后就不了了之。
可没过几天,又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4.
这个周末,小姑子约了大姑子一起来晓玉家吃饭,说大家聚聚。晓玉知道,她们是来说事的。
果然,饭桌上,大姑子先说了,自己退休了,孩子在外上班,家里没什么要紧事,她妈妈病后休养,她照顾半年。因为老人想住在儿子家,她就要搬到张军家和母亲住。
晓玉还来不及说什么,张军就爽快的应了。晓玉也不好说什么,也答应了。
小姑子也说了,说大姑子作为子女,照顾父母是应该的。不过她和张军也不合适袖手旁观,亲兄弟,明算账,她建议,她和张军给大姑姐付护理费。张军也没意见。小姑子说,“那我们就意思意思一下,一家1千元。”
晓玉在旁冷眼看着,看张军答应了以后,才慢条斯理的对张军说:“这1千元,是你付,不是我们家付。”
不等张军说话,晓玉转头对小姑子说:“爸去世时,小楼给了你,一个条件就是你要养妈妈。如今,这护理费,应该能一个人出。还有,妈住我家,吃我的住我的,作为子女,我应该负担。可你们请的护理人,吃的谁付?住的谁付?”话一出,静悄悄的一片。
晓玉接着说,“我今天开了口,不养婆婆恶名是背定了。我也不在乎再说几句得罪你们。做人不要只顾捞好处,该承担责任时,也担起来,别把责任分给别人。”
小姑子脸上挂不住了,哭哭啼啼的和晓玉吵了起来,大姑姐和张军也说晓玉。晓玉是聪明人,知道在吵下去自己要吃亏,就刚才一走了之。
5.
晓玉在娘家住了一星期才回家。到家时婆婆已经搬走了。
张军也回家来,不过对晓玉爱理不理的。
又过了一个月,大姑姐约三家人吃饭,晓玉也去了。饭桌上,虽没人提婆婆的事,但是气氛一直很闷。
饭局结束时,小姑子还是忍不住恶心了晓玉一下:“还是嫂子好,将来一人照顾伯父伯母,无需他人帮助。这样就不会像我一样,约兄弟姐妹孝敬父母一下,还落个不是。”
晓玉不客气的回答道:“我这人啊,唯一的优点就是不会偷奸耍滑。却也容不得别人糊弄我。”
大姑姐看两人搭话不对劲,就赶紧插话题,把她妹子拉走了。
张军和晓玉虽然闹了一下别扭,但后来互相也谅解了。不过有一次,晓玉背地里听到张军和他的朋友聊,意思是晓玉这次对他母亲不孝,将来他也不会照顾晓玉的父母。
晓玉很是伤心,可为了这事也不能把婚给离了。成年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不堪啊。
怎么办呢?大活人还会被尿憋死!晓玉决定找一份事做,攒一部分私房钱,将来父母老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这年头不是有句话流行:能用钱摆平的事都不是事。有了钱,还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