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努力拼命一把,但没有动力坚持下去怎么办?

一开始,设定小目标,让自己先达到,获得反馈。再继续往下走。升级打怪般的,朝着目标前进。

很多人有目标,但是设定得不够具备操作性,所以也很难坚持下来。

还有,很多人把目标当成了策略,之前看《超级演说家》,里面的冠军刘媛媛,她提到自己逆袭北大时靠的是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好的策略。

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通往目标的路径越不明显,你就会越懒。在你的起点和目标之间,一定要精心的策划一个路线,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一定成功,自己现在走在哪一步上。目标、愿景、抱负、价值观都不能替代你的策略。策略是最重要的,比任何其他的东西都重要。

刘媛媛考研,决定挑战一次北大,决心跨专业考北大的法硕。

她很清楚,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的自己要考上有多难,在考前,她花了两周的时间潜心研究策略,最终制定了可以百分百考上的策略,然后开始潜心努力。

6个月后,她的考研分数出来了:远超北京法硕分数线30多分,排名全国第十!

所以,有目标后,更要学会制定计划!

很想努力拼命一把,但没有动力坚持?三个方法送给你

2.让坚持有反馈

你想一下,一个人走进了沙漠。茫茫一片,无边无际。要走多久,才能走出呢?

一开始,肯定没信心了。这么大,得多久吖。

有人说,信心比黄金贵。在努力这件事上,其实规则、坚持、自律更贵。

如果你学会分割,小块反馈。一件事就会变得有章法。比如著名的“20英里法则”

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组织了3批人进行试验。

她们要从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到东北部的缅因州,这被称为“美国大陆最长的距离”。

很想努力拼命一把,但没有动力坚持?三个方法送给你

这段3000英里的路程,地貌十分复杂,且常有恶劣天气。

看看每组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第一组选择在好天气时快速行进,一天行进40-50英里,坏天气时休息,1英里也不行进。

第二组队员信心满满,出发就很有激情,每天行进50-60英里,看似3个月就能到达终点。

第三组选择每天行进20英里,天气恶劣时,他们要进20英里,天气晴朗,他们也只行进20英里。

5个月后,人们以为前两组会先到,出人意料的第三组先到达了终点。

你觉得意外么?吉姆·柯林斯不解,调查后才得知原因。

原来,第一组容易被好天气诱惑,被坏天气干扰,无法坚定地执行计划。

第二组很有信心,但急于求成,后来渐渐松懈下来,便失去了斗志。

而第三组人,他们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