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张兆和:多情却似总无情(四)
三姐张兆和是张家第三个女孩,命中注定是不受欢迎的。据说她刚一落地,妈妈就哭了。奶奶很不高兴,因为她想要个孙子。
兆和回忆:我在姐妹行中无足轻重,倒也有它的好处,就是比较自由。没有人疼你,没有人关心你,你自由自在。我的脸黑黑的,全身胖乎乎,不愁会生病。没有人同我玩,我就一个人闷皮。
她本就不是一个很会表达自己不满的人。小时候,二姐抢了她的糖,她不敢抢回来,刚想哭,被二姐打了一下,说:不许哭,再哭我还要打你。她只好瘪瘪嘴,把眼泪强压了回去。
允和和兆和的年龄接近,又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起,好得像一个人,无话不说,但毕竟一黑一白,一胖一瘦,差异还是有的。
别看二姐允和的身体不好,可脑子好得不得了,兆和干的“坏事”,她全记在心里,可兆和就是不承认,像小孩子一样口口声声辩解“就是没有这个事情!”
兆和做不来女孩子的活儿,穿针引线,线头上打的疙瘩缝在布的正面,给允和留下了几十年的笑柄。
父亲请了一位女先生,教三姐妹音乐、舞蹈、算学。家里为她们专门置办了练功衣和软底鞋,姐妹们穿上后,得意地照了张照片。照片拿来后,三姐妹争着看,兆和顶顽皮,抢过去大叫:“丑死了,丑死了!”大姐、二姐拦也没拦住,她把自己的脸抠掉了。
大姐元和一直保留着这张照片。后来,她给允和和兆和每人翻拍了一张寄来。一拿到照片,允和耳边马上响起了兆和顽皮的声音:丑死了,丑死了……
1928年,上海,中国公学。
一个男子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满了人,他原来精心准备的开场白却一字都说不出来,就这么呆呆地站了十分钟,学生们就这样看着他,就像看一个羞涩的小孩子一样,彼此这么尴尬着,学生也没有起哄,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背过身,提笔在黑板上写:“ 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不是笑老师胆怯,而是觉得他很可爱,用笑声宽容了他的惶恐。
这位老师便是沈从文。
在张家四姐妹中,兆和并不算美,她长得黑黑的,功课很好,运动更出色,是中国公学女子全能运动第一名。她沉默而内向,然而沈从文认为这一切都恰到好处,他全心全意地爱慕着这个黑牡丹。
对兆和一见钟情,沈从文便开始给她写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
张兆和却很冷淡,他的信,她几乎一封也没回过。
做为老师的他开始展开对这位女学生的追求。当时张兆和追求者众多,不少男生给她写情书,她把这些情书编为“青蛙1号”、“青蛙2号”、“青蛙3号”……看完就放在抽屉里,也不回。
收到老师沈从文的信,她愣住了,看完后还是没有回。二姐张允和见了取笑说,这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13号”。
当沈从文将此事告诉胡适时,这位出色的“爱情大使”慨然表示要帮助沈从文解决难题,并认为如果自己出面,事情应该不会太难。然而,胡校长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量。
胡适对张兆和说:“他顽固地爱着你。”
张兆和的回答倔强而骄傲,她说:“我顽固地不爱他。”
“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为张兆和写了四年情书,一天都没落下整整四年,沈从文的痴情把张兆和逼得无路可退。
另一个文艺青年巴金给他出的主意,让他买书送给张小姐—可三小姐不在家,二姐允和出来看了看,看太阳那么大,叫他进来坐坐,等三小姐回来。估计沈从文本来就紧张,一听说三小姐不在家,愣愣地说了一句,“我走吧”,扭头就跑走了。
二姐说,人家大老远来找你,白跑了一趟,你得去请人家来家里玩才对。
没办法,三小姐只好屈尊去了沈从文住的旅馆。
当时沈从文正躺在床上发愣,三小姐敲了敲门,他打开门,吓得愣住了。
三小姐看着他那个呆样,但碍于二姐的命令,只好继续说:我家有很多弟弟妹妹,你来玩吧。
就这样,沈从文在苏州住了一星期,天天往张家跑,张家众兄弟姐妹都对他印象非常好。
在苏州住了一阵后,沈从文带着眷恋和希望离开了,临走前特意叮嘱兆和:“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允和帮他向父亲提亲,得到许可后,赶紧给三妹夫发了个电报,上面只有一个“允”字,一语双关,既是同意的意思也是发信人的名字。
兆和生怕她的沈二哥看不懂,偷偷又发了一封电报给他:“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兆和最终选择接受沈从文,固然是由于“他的信写得太好了”,也离不开家人的推波助澜。
校长也说沈从文好,二姐也说沈从文好,人人都说沈从文好。三小姐扛不住了。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冷酷了,是不是真的应该和这个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在一起。
“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还是用文字装点的,我总像有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这是张小姐的原话。
1933年9月9日,这是沈从文一生最幸福的日子。这场持续了四年的苦恋,终于通向了婚姻。在新婚之初,沈从文和张兆和一起啜饮着爱情的甜酒,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沈从文唤张兆和为三三,沈从文叫张兆和“ 三三 ”,而张兆和叫他“ 二哥 ”。他还写过一部名为《三三》的小说。他的作品里里的主人公,都是皮肤稍黑,清丽俊秀,率性纯真的女子,像极了张兆和。
婚后第二年,有了大儿子沈龙朱,婚后第四年,有了二儿子沈虎雏。这一家人,沈从文说湘西话,三小姐说合肥话,小龙说北京话,小虎说昆明话,实在有趣。
童话的结尾总是以: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结尾。然而,婚姻才是一个人修行的道场。
四姐妹中兆和的命运最为坎坷。沈从文先生和张兆和结婚后没几年,和女诗人高青子的一段暧昧关系,终是兆和心中永远的痛。
1935年左右,沈从文有事去拜访原民国总理熊希龄,但那天他不在,是由作为熊家的家庭教师高青子出面接待的,没想到两人兴趣相投聊得甚是开心,后来他们有缘再见,那次高青子便是好好打扮了一番,还是按照他小说里女主角的样式。
这让沈从文不禁欢喜,两人还真是越走越近,一度要到了禁区边缘。后来沈从文难以忍受这种伦理的煎熬便向张兆和坦白了,很自然张兆和生气的回了娘家。
沈从文无解,这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觉得她能帮助自己解开这个难题,便赶紧跑到了梁家,向林徽因讲了整件事的缘由,对于沈从文这场精神上的出轨,林徽因评价中肯:“ 他的诗人气质造了他的反,使他对生活和其中的冲突迷茫不知所措。”
七七事变后,沈先去南方谋差事,从北京到昆明,走了八个月,期间他不停的写信给三小姐,让其赶紧带孩子一起从北京去昆明相聚,其实仔细的想一想,让三小姐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异常活跃的四岁和嗷嗷待哺的一岁)加上小姑子一起跟着盲目徒步,这日子不堪想象。
沈从文是浪漫且文艺的,张兆和却是理性又务实的。
解放后,被郭沫若称作粉红色文人的沈从文,背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曾经自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邀请沈从文来到他们清华的家休养。
不久,兆和收到丈夫的信后,回复——我读了信,心里软弱得很。难得人间还有这样的友情……可是人家对我们好,无所取偿地对我们好,感动得我心里好难过!听说徽因自己也犯气喘,很希望你能够振作起精神,别把自己的忧虑再去增加朋友的忧虑,你的身体和神经能在他们家里恢复健康,欢喜的当不止她一人。
兆和很关心沈从文的写作,关注他是否全力以赴,会不会停下手中的笔。“你不适宜于写评论文章”,她告诉他。她觉得机智的“短文”会毁掉作家的天赋才华。她认为这些短文是“琐琐外表的事情”,不希望丈夫把精力用在写作这样的东西上。
她对从文说:“你有你本来面目,干净的,纯朴的,罩任何种面具都不会合适。你本来是个好人,可惜的给各种不合适的花样给Spoil了。”
在丈夫最困惑艰难的时候,是兆和支撑了这个家。
1969—1972年,兆和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挑粪种田劳动,后转赴湖北丹江干校。二姐允和听说,兆和挑粪种田,还和冰心结成一对红。
凌宏(大姐元和的女儿)感叹:三姨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她是最后的闺秀中一个娇生惯养的弱女子。到了老年,居然能在干校承受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以致她的脚趾都变了形、走了样。后来回到首都,她又光荣地当上了修鞋匠。三姨津津乐道地自夸技术还挺棒的呢!
因为性格不合,沈从文和张兆和很少在一起。两人都在北京,却住在两处。沈从文每天吃了饭便走,儿女满室,竟然也没几句话。
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却这样互相折磨。
尽管如此,无论何时,张兆和都是沈从文眼中最美的风景。
1969年,“沈从文站在乱糟糟的房间里,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对我说:‘这是她(张兆和,此时已下放湖北咸宁)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接着就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哭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又伤心又快乐。”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离世,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湘西。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三三:“三姐,我对不起你。”——这是他最后的话。
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
生前与这位二哥关系很好的四妹张充和也给他写了一幅挽联: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字其人。
二姐允和去看兆和:“孩子们说,三妹在休息。我轻轻推开沈二哥和三妹卧室的门,三妹站在床前,并没有睡。我轻轻抚摸着三妹的手,我们在书桌边坐下,三妹很平静安详。我默默无言,不知说什么好。倒是三妹先开了口,像叙述一件别人的事。她说二哥感觉气闷和心绞痛,三妹安慰了他,匆忙打了几个电话。三妹又说:“过去在他五年的病中,我时时刻刻在他身边。他一时不见我就叫唤,我总飞快地回到他身边。”
允和说:“你这五年也太累了。除了照应沈二哥,你什么也做不了。”
三妹还是那样镇定、安详。这安详内含着一颗哀沉的心。几十年的生活证明,沈先生是多么好的人,三妹与他同甘***苦,经历了重压和磨难,为此三妹的性格都有了许多改变,很少有人能相信她原来是那样的顽皮活跃。
大儿子龙朱回忆,我有一件毛背心是用深红和浅咖啡色四块拼成,非常好看,却是妈妈用旧毛衣毛裤的断线一段段搓捻接打而成,妈妈在去乌龙埠难童学校教课时,偶尔从半路水田坎边农村小店带回来几块荞糕,成了我们至今难忘的美味。
现在人们都说妈妈是名门闺秀,可是我似乎从来没有见过她的纤纤素手,我记忆中印象最多的却是冬天贴满橡皮膏的手指,比手指粗大得多的指关节。
谁说张兆和不懂沈从文?她举全家之力整理沈先生的遗稿,编选书信和全集。她在小羊宜宾胡同住所的阳台上“复兴”了一个小小的花园——那些花的名字,用的是沈从文书里那些女孩子的名字。
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兆和这样说: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必须经历的生活。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
她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对人无机心,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素朴,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
2003年2月16日,张兆和也溘然长逝,有过轰轰烈烈地相爱,有过菜米油盐的平淡,有过抱怨和纠结,有过相濡以沫的坚守,一切都将归于尘土。久别的沈从文在远处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