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有什么脍炙人口的诗歌吗?
代初期文风复古,但无大的建树。天顺以后,出现茶陵诗派。这是一个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派,开导了前七子的先路。弘治、正德间,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崛起,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后有杨慎、唐寅诸人。嘉靖、隆庆时期,有后七子者继起,为李攀龙、王世贞等。其中王世贞博学高才,较有大篇名篇。攀龙卒后,世贞独霸诗坛。到万历中叶,公安派、竟陵派又起。此派以袁宗道、宏道、中道称为公安三袁,袁宏道为中坚。明末有以陈子龙为首的几社作者及夏完淳,以其炽烈的爱国精神,为明代诗歌谱下最后的光辉篇章。清代诗歌大不同于明代,它是学古而非摹古。清诗适应此规律,在总结明代复古逆流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前代遗产,进而超明越元,出现了抗衡唐宋的新局面。特别是以纳兰性德、钱谦益、朱彝尊、陈维崧、袁枚、仓央嘉措、苏曼殊、龚自珍、王士祯、曹雪芹、郑板桥等一大批诗词俱佳的文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佳作。
纳兰性德,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木兰词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虞美人 清·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虞美人 清·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画堂春 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菩萨蛮 清·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杨慎,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
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明·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贺新郎·赠苏昆生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
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
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类湿青衫透。
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
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
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
我亦是,中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