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和平与成龙的完美结合——评电影《醉拳》
《蛇形刁手》的大卖证明了制片人吴思远对幽默功夫电影(动作+喜剧)的判断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观众对蛇形刁手的认可也印证了成龙的潜力。于是,两人决定趁热打铁,准备拍一个升级版的蛇形刁手。
就在两人苦思要拍什么的时候,恰巧制片人吴思远有一次在饭局上看到有人喝醉了,猜测:醉拳;喜剧-动作片。一瞬间,醉拳的想法产生了。临走时,他们和袁和平商量了一下,两人一拍即合。他们想尽办法第二次向Lowe借成龙,在《蛇雕手》中表现出色的袁小田和黄正利再次上阵。于是制片人吴思远+导演袁和平+主演成龙+大师袁小田+反派黄正利的《醉拳》组合正式成立。
天作之合。
《醉拳》继承并强化了《蛇雕手》中的成功因素。成龙的功夫小子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醉拳》中的黄飞鸿比《蛇形刁手》中的苻坚更活泼外向,对观众更有亲和力。
由袁小田扮演的苏是他演艺生涯中最成功的角色。不仅直接催生了苏、醉人、醉拳等一系列衍生作品红遍大江南北,还成为了日本经典街机游戏《拳皇》中镇元斋的原型,可见这个角色的影响力之大。
然而,《醉拳》最大的成功要归功于动作导演袁和平对这种武术形式的精彩设计。
在电影《醉拳》上映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醉拳是什么样子的。《醉拳》发行后,几乎成为模仿抄袭的唯一范本。就连成龙本人,在几年后的《醉拳2》中,也只是略微升级了《醉拳》中的相关动作设计。
作为“天下第一武手指”,袁和平有两大绝活:一是“量身定制”,即根据每个动作明星自身的长处,设计符合其特点的动作形式;二是“化虚为实”。对于各种不同流派的功夫,袁师傅都能用最生动准确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在这部影片中,袁师傅仅仅按照传世的“醉八仙”配方,就成功地在观众面前“还原”甚至“定义”了醉拳。
而且最后还是成龙自己的何仙姑招,真是神来之笔!(也就是展现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但遗憾的是,成龙和袁和平作为全港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两位功夫大师,在醉拳之后并没有合作。直到30年后的2008年,他们才在《功夫之王》中再次合作(由成龙和李连杰主演,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说,醉拳的成功更是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