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玉电影中的英雄

英雄二号

至于武术中“南拳北腿”何时出现,有专家考证应始于清代中后期。北腿是池腿(或弹跳腿),南拳是洪拳。习练武术的人往往把洪熙官视为洪拳的创始人,认为洪拳是在洪熙官之后才流传到卢阿柴、黄泰、黄麒英、黄飞鸿,才真正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武术流派之一。然而,很难了解洪熙官的生平事迹。至于他,和胡,都是福建南少林的俗家弟子,所谓最原始的故事材料都不可信,只能听他们说是因为清兵烧毁了南少林。直到晚清后期,这些人在一位匿名人士撰写的《甘龙下江南》中进行了系统细致的传奇式解读,才让原本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洪熙官和方世玉的故事,有了真正的通过戏剧和电影进行二次创作的文学蓝图,从而传播得更加广泛——反思一下,这个过程与三十六人的故事何其相似 如宋江,在宋朝占据梁山,被民间流传加工,被明初的施耐庵写进了一部奇书《水浒传》?

很多朋友不喜欢港台电影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天马行空、面目全非的改编,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一些文学经典却不是。《金瓶梅》脱胎于《水浒传》,主人公的真实故事化为各种社会情境的画面,可谓百炼钢变软指;鲁迅的《故事新编》颠覆和解构了先秦文学中的几个经典人物和典故,其手法与我们现在所推崇的“后现代主义”如出一辙;郭沫若所谓的新编历史剧(如屈原、蔡文姬),用古代的比喻来描述现在,结合现代的思想来塑造古代的人物。即使这种情况是对言情的合理改编,如一些专家所说,但说到本质,恐怕和港台片的做法没什么区别。

此外,港台影视剧对经典作品和经典人物的篡改还有一个独特的方式,就是将不同作品中自成体系的人物故事巧妙嫁接(甚至创造性地移植经典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桥段),拼凑在一部作品中,从而产生难以想象的奇妙效果。例如,亚视的洪熙官和台湾的青年英雄方世玉都专注于闫永春和咏春拳创始人洪熙官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实际情况是,历史上严永春的丈夫是梁,她和根本就是陌生人,民间流传的故事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会有恩爱论呢?这真的是一个错误。还有两集由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将金庸名著《剑与恨之书》中陈家洛领导的反清组织红花会移植到电影中。原来,金庸虚构的红花会莫名其妙地与民间传说方世玉扯上了关系,而方世玉不仅成了陈家洛的义子,还帮助红花会摆脱了内讧!故事生动有趣——而金庸本人在创作武侠小说时尤其擅长。在《剑之书》中,维吾尔族“民间圣人”两代情与红花会成为朋友。射雕英雄传和水浒传有关系。郭靖其实是梁山好汉郭胜的后代。至于金庸和影视剧导演,是有超强的想象力,还是聪明到偷懒,见仁见智。

也许在武侠世界里,方世玉还没有洪熙官出名(虽然有“少林方门”承认他是开山祖师,但那只是后辈的传言,并不属实。有些人甚至考证说历史上没有方世玉!),但在影视行业,他的名气远胜于他哥哥。因为相比于洪熙官被传统言情赋予的成熟稳重的性格,方世玉鲁莽、聪慧、坚强的少年英雄形象似乎更受观众欢迎,所以早在国内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1928)拍摄的同年,一部以“打方世玉”为主题的后续作品问世。五六十年代拍了几十集黄飞鸿系列,之后是关于方世玉的电影,有十几部。20世纪90年代,在成功诠释了武术大师黄飞鸿的经典银幕形象后,著名功夫影星李连杰开始将拍摄《方世玉》作为其公司的开山之作。虽然由演员萧芳芳扮演的方世玉的快乐母亲苗翠花抢了李连杰的很多风头,但李连杰版的方世玉仍然很精彩,它相当成功地塑造了爱恨分明的聪明顽皮的角色。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动作场面:李连杰和胡慧中在观看人群的头顶上高高在上比拼,以示潇洒身姿,而赵文卓和李连杰则在断头台的低矮夹层里身手敏捷地搏杀;此外,李和赵在印染车间里用长棍和短棍互相攻击——这种高低、长短的巧妙对比,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因此,元奎和袁德获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奖是实至名归。

据有关记载,洪熙官出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他是少林弟子,洪拳的创始人。

早在司马迁就已经知道“越(岳)人喜欢互相攻击”,但是“攻击”的人也是好战的,打架的。广东堪称中国武术第一故乡。广东出了无数著名的义和团,如肇庆人蔡九义,随洪承畴部队驻守辽东,任武将。1642年,洪承畴战败后,蔡九义愤然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少林武术。经过八年的苦练和主管师傅的悉心教导,蔡九一于1650年回到肇庆,带回师傅赠予的《少林拳秘史》一书,秘密开始收徒,传授少林武术,以求东山再起。

方世玉的父亲酷爱武术,是肇庆一家大丝绸经营户。他和蔡九义经常在一起学习武术,友谊非常深厚。自幼习武,师从蔡九一,师从、、方美玉、梁,学习少林武术。后来被称为“少林十虎”。在老师的影响下,天资聪颖的洪熙官不仅刻苦学习,苦练内功,还赢得了师傅的青睐,传到了少林。短短几年间,洪熙官不仅领悟了少林功夫的精髓,还练就了深厚的功底。由于对满清统治的汉人怀有深仇大恨,为了反抗清廷,提高弟子武功,蔡九义带领热血少年洪熙官、方世玉等人于1668拜全州南少林寺方丈为师练习南少林武功。悟性很高的洪熙官,融合了南北少林的武功,内外兼修,拳脚并用,练就了少林绝学,刚柔并济,浑然天成。据近年在福建莆田发现的《南少林门派拳谱》记载,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得到密报后,朝廷派重兵围剿泉州少林寺。在剑下,洪熙官、方世玉等人寡不敌众,众僧四散,少林寺毁于一旦。洪熙官、方世玉等人凭借高强的少林武功,躲过清兵和鹰的追捕,偷偷潜回广东。

1673年,在清兵的追捕下,洪熙官东躲西藏,继续在大佛寺练习少林功夫。同年3月,平南王尚可喜上书朝廷,请求退位;八月,康熙命平西王吴三桂、京南王耿仲晶撤出三藩;6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吴三桂起义,爆发“三藩之乱”。这一次,吴三桂秘密联系尚志新参与叛乱,并派间谍进入佛山发展地下武装。雨要来了,广州的诡异气氛可想而知。洪熙官趁乱招募仁人志士,建立地下武装。

为实现蔡九义大师扶明灭“清廷”的遗愿,洪熙官等人不仅聚集大佛寺,还在西禅寺(今西华路上的广州府四中)设立城外据点,由方世玉兄弟负责。方家是丝绸生意的大老板,方家兄弟只是利用在西郊打工的“西方仔”(纺织工人)来招揽人才。然而,该条目不被允许。而是多次与黑帮式的“机房男孩”斗智斗勇,暴露无遗。最终,他们被特工处发现了。在逮捕过程中,许多人当场被杀,方世玉等人逃回肇庆。

此时,被清兵四处追杀的洪熙官也潜回肇庆。洪熙官与方世玉商议,反清基地应设在肇庆鼎湖山的隐青云寺。他们暗中收弟子少林武功,广纳贤才,与英国人聚在一起谋大事。不料被汉奸出卖,清兵包围了青云寺,打算一网打尽,杀光他们。

洪熙官凭借他在少林武术中的独特技巧,挥拳出击,杀出重围。从此,他隐姓埋名,游历山野,吸收数百种武术的精华,进而掌握少林武术,自创洪拳,四处游历,秘密传授。时至今日,洪拳自成体系,拳法激烈多变,招式浑厚有力,在全国武术爱好者中影响广泛。传说洪熙官活到了93岁(道光初年),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丹凤眼拳刺死了一个女孩。除了精拳和拳法,他又擅长少林棍。

黄飞鸿,本名黄希祥,字大云,南海西樵芦洲村人。清道光于24年7月9日出生于佛山。他超过7英尺长(65,438+0.83米)。他是岭南武术的一代宗师,也是济世救人的名医。其父是晚清“广东十虎”之一(不是广东十虎,而是王、黄、苏黑虎、、周泰、谭、、李、陈铁之、梁坤)。洪飞五岁随父学武,65,438+02岁时,跟随父亲在街头巷尾,一家一家,励精图治。后来铁桥三(粤东十虎之一)的得意弟子林福成,把铁拳、飞重等绝技传授给他,在宋会那无聊的地方学得无影无踪,武功日臻完善。后来,黄飞鸿跟他父亲在广乐山开了一家博物馆,收他为徒。黄麒英去世了,黄飞鸿继承他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代宗师。他是当时武林南派最年轻的武学教练。一生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聘为军事进攻教头。相传他一生独门绝技有双飞墩、女刀、罗汉袍、无影脚、铁拳、单双虎爪、工字胡夫拳、罗汉钱镖、四象龙棍、姚家耙等。因其出色的虎形势,在武林中享有“虎狂”的雅号。此外,黄飞鸿还擅长舞狮,被誉为广州的狮王。

1924年8月,广州商业集团总经理陈濂波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之机,在广州发动武装暴动,放火掠夺。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包,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一张照片,也毁于战火。黄飞鸿无法承受这个沉重的打击,所以他变得沮丧并生病了。他于去年冬天去世,享年77岁。黄飞鸿的身后是沮丧和贫困。幸好弟子邓秀琼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下。在林世荣和邓秀琼的帮助下,莫桂兰和黄飞鸿的两个儿子搬到香港,建立了一个博物馆,传授黄飞鸿的遗产。1983死于香港。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梁坤(铁桥三世)等。,甚至开玩笑说出了一个“广东十大杰出青年”,把各个时代的武侠人物混在一起...但是,在历史和社会意义上,那些戏谑的人物和历史上真实的人呢?

首先,以黄飞鸿为例。生于清末,卒于1925。他死后,几乎没有钱可葬。他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成名,都是因为大量港剧题材的传播,并不代表黄飞鸿本人是一个多么杰出的人物。当然,不能否认他作为武术家的杰出,但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作为一个对社会和大众有多大贡献的人而存在,所以不能说他“杰出”。

其他人,如方世玉和梁坤,甚至存在于虚构的小说中。真实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他们的人,也没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流传到今天,所以他们不可能是“杰出人物”。我们只从一些记载中知道方世玉是乾隆年间的肇庆人。与新会人胡、滑县人一起拜少林禅师为师,从事反清复明事业,后被朝廷杀害。洪熙官死里逃生,在广州的一座寺庙里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