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电影圈有哪些大事?
在经历了令人失望的贺岁档(私人定制)之后,春节档再次爆发了惊人的票房容量。算上年底的《一步之遥》和《智取威虎山》,电影版的《爸爸去哪儿》创造了电视综艺改编的神话。如果说之前湖南卫视的《幸福的家》只是一场小打小闹,那么这部在春节假期斩获近7亿票房的“纪录片”就不容忽视。但快男题材的《我就是我》和中国好声音题材的烂片票房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邵逸夫的去世真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
《白日焰火》获得了2月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廖凡也同时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更让人惊喜的是《白日焰火》的商业成就——1.02亿人民币的票房或许不在全年票房前50(截止65438年2月29日中国大陆2014票房暂列第65位),但《白日焰火》特殊的宣传策略值得很多文艺片借鉴。2014还有其他质量不错的文艺片,最终因为宣传策略的问题受挫。黄金时代才51510000,难言之夏10000,按摩才1000多,蓝骨才44。反而是中法合拍的老电影《夜莺》悄悄拿了2000万人民币。一部怀旧概念的烂片《同桌的你》在市场上毫不客气地拿下了4.56亿的票房,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于是,年末匆匆一年就成了国产片的必备技能。只是如果都是“同桌的你”和“那年匆匆”这种素质的话,真不知道这种类型还能走多久。